APP下载

“公安微博热”下的冷思考
——当前公安微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4-12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博文公安机关公安

赵 黎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鞍山分校,辽宁 鞍山114044)

“公安微博热”下的冷思考
——当前公安微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 黎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鞍山分校,辽宁 鞍山114044)

微博已成为当下用户最活跃、影响力最强的信息传播平台。目前,国内公安微博呈现出集群式爆发的态势。但看似繁荣发展的公安微博,却在微博内容的量与质、反应速度的快与慢、语言风格的正与谐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公安机关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精心打造形式新颖灵活的信息互动平台;创新方法,不断探索符合网络时代特点的群众沟通技巧;强化管理,建立健全适应公安工作发展的长效运营机制。

公安微博;网络平台;微博管理

微博由于具有操作便携化、传播即时性以及表达个性化等特点,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广大网民的青睐。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仅新浪微博就超过2.5亿用户。微博已成为当下用户最活跃、影响力最强的信息传播平台。在此背景下,公安微博应运而生。自2010年2月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在新浪网推出官方微博“平安肇庆”,成为国内第一个公安微博之后,全国很多公安机关都推出了自己的微博。借助公安微博,搭建网络平台,增强警民互动,已成为各地公安机关的共识。面对不断升温的“公安微博热”,笔者认为,当前看似繁荣发展的公安微博,尚存在一些令人担心的隐忧和问题。

一、公安微博的概念及种类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互联网)、WAP(手机上网)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共享。所谓公安微博,就是公安与微博的结合体,是指公安机关或者民警以真实身份在网站上开设的,基于粉丝关系,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网络平台。

目前,国内的公安微博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公安机关单位形式注册的官方政务微博,如“平安北京”、“平安肇庆”、“公安网络发言人”等。另一类是民警以警察身份注册的个人微博,如“段郎说事”、“永安警长”、“孙毅警务室”等。

二、当前公安微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安微博的量与质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公安微博目前已呈现出集群式爆发的态势。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公安机关仅在新浪、腾讯网开设的官方微博就已达4000余个,经过认证的民警个人微博约5000个。如果单从这些量化的数字来看,方兴未艾的公安微博在众多政务微博中确乎独领风骚。然而,仔细浏览其内容后不难发现,公安微博的发展水平却是良莠不齐,而且普遍存在着量与质的巨大反差。具体表现为:

1.博文数量大,内容质量差。与原有的博客相比,微博的内容最多不超过140个字。这种精短的信息表达形式使得公安微博更新速度较快,每天发表数篇甚至十几篇博文的公安微博不在少数。但网友们对如此“高产”的公安博文却大多反应平平,主要是因为这些博文内容质量普遍不高:转发的多,原创的少;“官腔”的多,亲民的少;搪塞应付的多,真诚沟通的少。的确,随手打开一些公安微博,大多数都是以转发文章为主,而且转发的又多是些网上轻易就可搜到的法律法规以及防盗、防火方法等内容,着实难以吸引网友们挑剔的眼球。微博上为数不多的原创博文,又多是语言生硬刻板,八股气息十足的官样文章,与公安网站上的内容如出一辙。在一家公安分局的微博上,笔者甚至发现了一篇先进民警千余字的事迹材料,被“切割”成十余篇博文发表的情况。如此不顾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滥竽充数的博文在公安微博上大行其道,势必会令原本满怀期待的网友们大失所望。

2.粉丝人数多,转发评论少。由于目前公安机关在对微博工作进行考核时,习惯于把微博的粉丝数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参数,因而许多公安微博的管理者都在如何增加粉丝人数上煞费苦心。但熟悉微博运作规律的人都知道,粉丝人数其实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姑且不论这其中包含着多少虚假不实的“僵尸粉”(指微博网站为吸引加“V”微博用户而人为增加的大量有名无实的粉丝),单就其真实粉丝部分而言,仅凭其数量的多少来评价微博的好坏显然不够科学。因为粉丝的“关注”并不等于“关心”,“反响”并不等于“响应”,“收听”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微博的忠实听众。微博最重要的特征是互动。最能体现公安微博与网友互动程度的量化指标,应该是网友对公安博文进行有效评论和转发的次数。这一点恰恰是当前许多公安微博的“短板”。一些首页上显示拥有数万甚至数十万粉丝的公安微博,其发表的博文却长期无人问津,鲜有网友进行评论和转发,基本上处于自说自话的尴尬境地。

3.宣传调门高,管理水平低。由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公安微博这一新生事物得以快速蓬勃地发展。特别是2010年12月20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提出,广大公安民警“要善于借助网络微博等新型媒介搭建警民互动平台,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进一步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之后,各级公安机关的官方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但其中不乏一些盲目跟风的充数应景之作。由于某些领导对公安微博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只是在口头上高调“重视”,而缺乏相应的科学管理举措,结果使得公安微博如同曾经遍地开花的“局长热线”和“局长邮箱”一样,成为另一种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有的公安微博只是把公安网站中的文章标题照搬到微博上,长期无公众参与;有的公安微博由于被问及敏感问题,就擅自关闭微博的评论功能,结果引发博友们的强烈不满;有的公安微博在经历了成功开通,粉丝数呈井喷式增长的短暂火爆之后,便迅速无人问津,出现停止更新的现象;还有的公安微博由于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网络知识,甚至出现了官方微博只关注一日本女优的情况,使当地公安机关一度陷入警察形象危机之中。

(二)反应速度的快与慢

微博的迅速崛起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当记者,时时来分享”的信息传播理念已开始被网民们普遍接受。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中,网民可以使用手机等移动上网设备,随时随地记录并上传有关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占据网络舆论的制高点。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公安机关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时,却往往在信息披露上反应迟缓,相对滞后。当公安官方微博经过逐级请示,最终态度审慎地发布有关“权威消息”时,网民们早已先入为主地接纳了那些“草根微博”事先发布的信息和观点,使警方丧失了引导网络舆论的主动权。例如,2010年在浙江发生“钱云会事件”后,有关“钱云会是为村民维权而被人故意碾死”的传闻,很快通过微博在网民中广为传播。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民意,当地公安机关的官方微博却始终处于失语状态,结果错过了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等到乐清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钱云会系交通事故死亡的事故原因时,这一事件的网络舆情热度已经迅速升温,难以进行控制和引导,造成当地维稳工作的极大被动。

我们同时注意到,一些公安机关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微博即时传播的特点,对一些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敏感事件快速反应,与网民们及时互动,从而有效引导了网络舆论,获得了网民们的高度认同。如2011年春节期间,在著名“网络意见领袖”——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通过微博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之后,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世渠第一时间通过实名个人微博迅速予以回应,从而拉开了警民联手“微博打拐”的序幕,不仅解救了一大批被拐卖的儿童,而且也为公安机关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不过,微博的信息披露速度也并非越快越好,某些公安机关为了单纯追求快速轰动效应而开展的有关扫毒、反扒等行动的“微博直播”,便引来了众多网友的质疑和忧虑:如果抓捕对象因在网上浏览公安微博而提前获知了警方的行动内容,岂不会导致行动失败甚至造成公安人员的伤亡?可见,那种盲目求快的“微博直播”,其效果或许会适得其反。

(三)语言风格的正与谐

用语刻板生硬,文风“官味”太浓,是现在很多公安微博普遍存在的通病。尽管作为公安机关的官方微博,其发布的文章理应正式一些,但从网民反馈的信息来看,那些始终板着面孔在用公文语言发布信息的微博文章,确是导致目前公安微博网民关注度较低,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公安微博的博文作者大多是公安机关的政工干部和宣传民警,由于工作习惯使然,他们的写作风格显然与网友们熟悉的“网言网语”互不搭界。例如,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在开通之初的宣传语是:“各位朋友:北京市公安局”平安北京“微博今儿起和广大脖友见面了。最新的警方资讯,最快的防范提示,您身边警察的新鲜事儿,您最想了解的服务举措,都会织进这个”警察围脖“里……”但这样的问候语言,却没有获得网友的认同,有网友直言是“作秀”。有的甚至说“怎么发条微博都这么官方啊,没什么实际意义,废词貌似非常多”。在发现由于语言风格过于正统而导致与网民沟通失败之后,“平安北京”迅速作出了调整,一改官方微博的严肃面孔,开始用一个居委会大妈平易近人的关切口吻,以辖区频繁出现的案件为切入点,讲述提醒小故事,其平民化的语言风格这才逐渐被网民所认同和接受。

为了利用“网言网语”与网民进行有效沟通,各地公安微博的管理者在语言风格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如上海警方的“凡客体”防范电讯诈骗微博:“爱打电话,爱发短信,爱装警察,爱装法官,爱装检察官,也爱说电话欠费、法院传票、银行转账、恶意透支、涉及洗钱、安全账户……我不是神马,也不是浮云,我是电讯骗子,警察一直在找我,如果我找你,马上拨打110。”这一风格独特的公安博文在新浪微博上好评如潮,一周被转发3万多次,收到评论3万余条。成都崇州市济协派出所在获知一名出逃几个月的犯罪嫌疑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之后,便模仿淘宝广告的形式在公安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风格十分贴近年轻网民的博文:“亲,您今天终于来自首了,我们包接包送,管伙食!您要给我们五星评价哦!”这篇博文推出之后,崇州市济协派出所微博的粉丝在数小时内就激增了100多名。网友在留言中表示对警方的支持:“不喊亲的派出所,不是好警察。”其实,网友支持的并非“淘宝体”或“凡客体”的文风,而是公安机关放下身段办实事的亲切态度。语言风格只是警民互动的手段,不管正统还是诙谐都只是一种形式,其目的还是为了使公安微博能通过这种互动交流,更好地为网民服务。

三、公安微博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精心打造内容新颖、形式灵活的信息互动平台

公安机关与民众安全直接相关,广大民众也希望了解公安机关的工作运转情况。因此,置身网络时代的公安机关必须适时转变观念,实施警务公开,通过打造公安微博这种迥异于官方文件的信息平台,来与社会公众进行即时便捷的互动和交流,解答群众咨询,做好便民服务。在内容方面,公安微博应特别强调紧密围绕网民们的需求。例如,“安徽公安在线”微博针对大量新驾驶员因在驾校学习时形成的错误认识,极易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情况,及时推出了“改掉驾校坏毛病”小栏目,将新驾驶员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予以逐一纠正,结果得到了网友的好评和称赞。在形式方面,公安微博可利用其短小精悍的特点,灵活运用“微提示”、“微发布”、“微展示”等活泼多样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充分体现其“微言大义”的功能。另外,公安机关还应充分发挥微博互动性较强的特点,通过推出“微实验”、“微访谈”、“微话题”等互动类活动,来吸引网友们的广泛参与。这些互动活动还可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合作,进而扩大公安机关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

(二)创新方法,不断探索符合网络时代特点的群众沟通技巧

公安机关借助微博,坦诚地走到承接民意的最前沿,在这个网络平台上聆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采纳群众建议,受理群众投诉。这种与网民在线互动式的沟通与交流,一定程度上能够疏导群众的不满情绪,缓和可能激化的社会矛盾。但与现实中的群众工作有所不同的是,公安机关通过微博与网民进行沟通,必须符合网络时代的特点,遵循网络传播的规律,契合大多数网民的心理。因此,公安微博一定要注重细节,从微博的头像标识、昵称选择、介绍资料的措辞,到在微博上何时说、说什么、怎么说,都需要精心设计和考量,尽量寻找一种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力求达到最理想的沟通效果。在这方面,广东“平安肇庆”微博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他们的工作人员在公安微博值班时,都会在微博上贴出自己的照片,并用网友熟悉的语言方式和粉丝交流。他们有人负责发新闻,有人普及相关知识,有人专于调节气氛,有人擅长与网友交流谈心……即使是面对微博评论中言辞犀利的指责和批评,管理员也坚持不删除,只要有实质性内容的,一般都予以回应。“在骂声中倾听民声,在咒语中体察民情。”这种极具亲和力的沟通形式,受到了网民们的欢迎,也使“平安肇庆”微博真正起到了沟通警民关系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强化管理,建立健全适应公安工作发展的长效运营机制

公安微博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与公安机关缺乏微博管理的制度措施,尚未形成长效运营机制有关。要使公安微博发挥更大的功效,公安机关必须在管理上多下功夫。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微博信息的发布、研判、审核和评估都要制度化。通过制定一系列科学、规范、有操作性的制度,来指导公安微博逐步走上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其次,要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公安微博与传统媒体不同,必须保证24小时专人值守,才能避免网友即时提问而警方无人应答情况的发生。因此,公安机关应选配一批具有较强文字功底和应对舆情经验的专职人员,以轮流值守的形式不间断地开展微博管理工作,从而实现与网民始终保持顺畅即时的沟通。再次,要实行部门联动机制。公安微博管理部门与其他警种之间,以及各级各地公安微博之间,都要建立整体联动关系,形成合力来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进而不断提升公安微博的社会影响力。最后,要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对于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微博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网络知识的普及和培训,通过邀请网络媒体、专家学者和开博民警交流培训等形式,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学习、交流和研讨,以适应网络社会对公安微博提出的更高要求。

[1]孙永祥,刘依.公安微博的现状分析及管理思考[J].公安学刊,2011(4):63.

[2]廖建春.公安微博的作用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2.

[3]公安微博:实践与前景[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2:7.

[4]何春中.处置舆情和突发事件考验公安微博监督无所不在[N].中国青年报,2011-08-18.

[5]李妍.官员微博教程[J].中国经济周刊,2011(49).

[6]庄会宁.微言大义——公安微博纪事[J].人民公安,2011(18):11.

[7]王峰.@平安:公安微博的烂漫花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12-30.

D631

A

1673―2391(2012)08―0027―03

2012—04—27

赵黎,男,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鞍山分校。

【责任编校:边 草】

猜你喜欢

博文公安机关公安
第一次挣钱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谁和谁好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
公安报道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