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伦理学视野中的代际公正问题

2012-04-12衣永红

关键词:海德格尔代际伦理学

衣永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社科部,辽宁 沈阳 110847)

责任伦理学视野中的代际公正问题

衣永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社科部,辽宁 沈阳 110847)

公正性问题是现代伦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入关注和探讨,代际公正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汉斯·约纳斯为代表的责任伦理学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责任伦理学的角度思考代际公正问题,必须从理论渊源、方法论、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代际公正;责任伦理学;恐惧的启示;善

“公正”无疑是现代伦理学的一个关键词。进入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时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公正问题也是具有历史性的,由此便引发出所谓的“代际公正”问题。然而对于这一问题,理论界却一直难以提供有力的论据做支撑。以汉斯·约纳斯为代表的责任伦理学的出现,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一、代际公正问题——新时代的理论困惑

不可否认,代际公正问题只是到了现代社会才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人们关注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维持自己的生计尚且困难,根本无暇顾及后代人的发展问题;其次,像我们中国古代那样的社会,由于等级制度森严,代内公平尚无从谈起,更罔论代际公平问题;最后,彼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并非如今天这般强烈,资源短缺的矛盾并未凸显出来,所以人们也不会关注到代际公平问题。因此,完全可以说这是一个新时代和新视野中的新理论问题。

代际关系分为共时性代际关系和历时性代际关系。[1]前者指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几代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几代人尚可直接交流和对话;后者指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当代人和前代人以及未来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从现实人类延续的角度讲,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似乎是应该得到广泛认同的,但是如果从理论的角度讲,当代人和后代人,尤其在历时性代际关系中是不能平等对话的。从占有资源的时间性角度讲,无疑未来人对当代人来说是处于弱势的。那么“凭什么我要关照未来人的利益”便是一个不得不回答而其实又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好回答的问题,因为关照未来人势必会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这样评价:“不用说,这个问题是困难的,它使各种伦理学理论受到了即使不是不可忍受也是很严厉的考验。”[2](P224)而这个问题又是不可回避的,不回答它,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的人类延续就只能停留在空想阶段。

在汉斯·约纳斯为代表的责任伦理学中,代际公正问题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问题,他旨在从自然中,尤其是生命现象中引申出一种既能满足“理性的要求”,解释人类生命的尊严,又能奠定我们对后代责任的一种律令。他主张从长远而非眼前利益出发,应站在人类整体而非个体的立场上,建立一种前瞻性和关照性的伦理学。

二、责任伦理学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调

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被称之为一种生命哲学,要分析他追求代际公正的道路,还必须深挖其理论渊源。我们都知道,约纳斯是海德格尔的犹太籍得意门生,在海德格尔和新神学家布尔特曼的共同指导下,他完成了自己非常有价值的博士论文,探讨了古罗马晚期诺斯替宗教问题。进入现代,哲学转型的一个重要基调就是拒斥形而上学,而与大多数现当代哲学家相比,约纳斯恰恰没有拒斥形而上学问题,而是以它为核心。他一生关注的问题有三个,即“在有关万物的宇宙图示中人性的位置;奥斯维辛之后上帝的意义;伦理学的本体论基础。”[3]作为海德格尔的弟子,约纳斯和其他几位犹太籍学生一样,与海德格尔之间有着难解的缘和怨。海德格尔后来选择的政治立场使他们最终分道扬镳,但是不可否认,他的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的影响。虽然他后来从理论立场上对海德格尔持批判态度,认为他的政治选择和理论缺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此在”被抛到一个对它来说本质上异样的冰冷世界中,这就是海德格尔会错投希特勒怀抱的原因。但是,他在阐述自己的责任原理的时候,用的依然是存在主义的分析方法,只是将其应用范围拓宽了。在约纳斯看来,科技文明时代和诺斯替宗教时代一样,都存在一种深刻无家可归感。在当今时代,科学成功地揭露了虚幻的迷信和所谓的信仰,却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意义危机。这种危机的根源则是理论界长期以来深刻的二元对立传统。因此,责任伦理学的首要任务是打通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界限,克服主客二分的哲学倾向。正是这种倾向造成了技术时代人与自然的截然对立,也同时造成了人的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如何克服这种倾向呢?约纳斯的伦理学要完成一个由“此在”向“存在”的过渡。在他看来,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和人的意识现象都有共同的基本目的,那就是生存。正是这种新陈代谢的生存目的,使生命现象和意识现象有了整体的连续性,这实际上是一种整体自然主义观点,这也使得约纳斯的伦理学倍受争议。

三、从责任伦理学的方法论看代际公正问题

在解决代际公正问题上,汉斯·约纳斯的目光是从人类延续的角度直接面向未来的,所以他的伦理学又被称作“远距离的”伦理学。为了使这种远距离的伦理学能够引起人们更切近的感受,约纳斯给人的未来树立了一道恐惧的场景,这就是“恐惧的启示”。在他看来,在技术文明社会,技术已经不是为人所控制和运用的工具了,在技术面前,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成了技术的人,“技术时代的绝对命令是一切皆可利用,一切皆可制造,一切皆可消费。”[4]因此,技术的力量之于人类未来的前景来说是令人恐惧的。约纳斯正是看到了这种恐惧之预见性力量和忧郁的未来图景之警告功能,为了唤起人们面向未来的责任,使人们对技术的危险性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印象,必须将一种岌岌可危的图景和幻影放大在人们面前,以一种“比较未来学”鼓励人们去思考最糟糕的景象。“对人类的图像保持威胁,以此来保证我们自身的真实图像能够彻底地从这些图像中逃离出来。”[3]从这种“恐惧的启示”可以看出,约纳斯在伦理倾向上赞同霍布斯的观点,那就是人们更容易被恐惧所激励而不是被德性所驱动。“对我们而言,恶的观念绝对比善的观念要容易;它更直接、更强制,更少考虑意见差异和风格差异……恶借助于唯一的在场把其观念强加于我们,然而,除非我们反思仁慈,否则善只能悄悄地呈现,且不知不觉地得到维持。”[3]可见,约纳斯是想通过这种恐惧的启示唤起人们的责任感,通过这种直观的想象使人们形成对未来人负责的自知,从而实现代际公正。

四、从责任伦理学的价值取向看代际公正问题

“正当”与“善”是两个基本的道德价值概念,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一种伦理学的性质。在伦理学史上,目的论或价值论认为,“善”优先于“正当”,他们以人的行为的价值效果为最终的道德评价标准,功利主义是其典型代表。道义论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道德规范的标准应当是一种合理层次上的行为约束,因此一种正当的规范行为才是有可能普遍化的道德行为,所以“正当”应优先于“善”,代表人物是康德。

约纳斯的理论立场是目的论的,但是他的观点却迥别于功利主义的目的论。他的着眼点不在于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人权观念,而在整个人类的千秋万代。所以他的责任伦理学核心概念仍然是“善”,但是他把“善”的范围拓展了。在约纳斯看来,“善”不是功利主义所追求的利益和效率,而是生存、存在、生命的欲望。因此,他将他的目的论扩展到了自然界中的生物,这实际上是赋予自然界以人所有的特性。自启蒙运动以来,这样的做法都是在宗教意义上来进行的,而约纳斯却并没有循着这条路前进,实际上,他是在主体价值之外寻求一种客体价值。通常我们所理解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在这里,主体是目的,客体是手段,这种价值论就是造成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源所在。而在约纳斯看来,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也是有目的的,生命的欲望和冲动构成了这种目的的基底。可见约纳斯是通过这种目的论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不是贬低了人,而是抬高了自然。但是,约纳斯也绝非是自然中心主义的,他所做的一切还是为了在技术时代维系人类的存在。“人类必须存在下去”,这是责任伦理学的绝对律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展开的,约纳斯正是通过协调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代际关系。那么,这种协调是怎样进行的呢?这就又涉及到了以“善”为核心的目的论和以“正当”为核心的道义论的区别。约纳斯的伦理设置是有层级的,在他看来,伦理学不能只建立在主体间协约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上。据此他认为,在一个社会中,地位高的人理应比地位低于他的人负更多的责任,同样,由于当代人对自然和未来人处于绝对的优势,所以理应对自然和未来人负责。从某种角度讲,这种设定是合理的,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与契约论相比,这种责任伦理学在可操作性上略逊一筹。

五、责任伦理学对代际公正问题的现实思考

约纳斯把胡塞尔通过“移情作用”认识他人的理论推广到一切生命体上,把“面向事物本身”的口号改为“你去看,你就知道”。这样,道德直觉便是身临其境的观察和价值评估的融合。在这里,约纳斯设定了一个责任原型——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这样,“你去看,你就知道”可以让我们想像一个母亲看到孩子的饥饿症状而心生不忍。新生儿是个主体,但不是做决定的主体,而是需求的主体,是权利的承担者而不是义务的承担者,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是互惠的契约关系,而是要为子女负责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的关系。但是为了人类的世代延续,这是一种绝对律令。这里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循着“你去看,你就知道”的口号,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爱孩子的画面,也可以看到父母虐待孩子的画面,如何必然产生这种责任律令呢?对此,约纳斯认为,人们要有身份认知,父母就应该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否则就会产生立场错位,必然导致错误的行为方式和结果。同样,在一个社会中,地位高的人应该起到一种监护人的角色,为地位低于他的人负责。可以看出,约纳斯的理念中带有一种很浓的家长制色彩,因此在制度设计上,他比较倾向于专治制度。“专制主义更有利于在紧急状况下强制推行紧缩政策,把责任伦理学付诸实施。当然这种专制政府必须具有善良意志、广闻博见以及良好的洞察力。”[5]当然,他的这种对制度的选择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现有的两种制度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推行需要经济,它具有克服过度消费的优势,但是内部容易滋生官僚主义,从而难以避免惊人的浪费。而资本主义推行利润经济,这样利于降低成本,节省自然资源,却有严重刺激消费的倾向,因此必须在两种制度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和妥协。在约纳斯看来,未来人的存在是压倒一切的绝对律令,所以他比较倾向于专制制度。当然,他对社会主义的专制倾向理解主要依据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但是对硬性制度的诉求无疑为我们解决代际公正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诉求,否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在各种利益的博弈和扯皮中走向流产。

[1]吴忠民.论代际公正[J].江苏社会科学,2001(3):44-50.

[2](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著,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美)理查德·沃琳著,张国清,王大林译.海德格尔的弟子—阿伦特、勒维特、约纳斯和马尔库塞[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张旭.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2):66-71.

[5]方秋明.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汉斯·约纳斯责任伦理学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赵立人〕

On the Issuesof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in Vision of Verantwortungsethik

YIYong-hong
(Departmentof Social Sciences,Liao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847)

Fairness is the core issue ofmodern ethics,and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gradually coming into view with people’s concern and discu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sues.Verantwortungsethik represented by Hans Jonas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us to solve this problem,and we must consider from theoretical origin,methodology,values and system design if we want to reflect on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rantwortungsethik.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Verantwortungsethik;fear of the relelation;goodness

B82-069

A

2011-11-20

衣永红(1979-),女,黑龙江大庆人,讲师,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应用伦理学。

·云冈文化研究·

1674-0882(2012)01-0051-04

猜你喜欢

海德格尔代际伦理学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