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梁工程混凝土外观缺陷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2012-04-10李福强

河南建材 2012年1期
关键词:棱角拆模螺杆

李福强

河南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450052)

1 公路桥梁混凝土外观缺陷种类

在桥涵混凝土外观质量方面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施工缝拼接不好,部分错缝严重。

2)气泡、麻面多,有的模板缝附近露沙明显,有的甚至毛边周围发黑,既影响美观,又降低了混凝土抗侵蚀、耐破坏的能力。

3)混凝土表面颜色不一致,斑点、花纹较多,严重的呈“迷彩服”状。

4)部分有跑模、缺棱掉角现象。

5)拉杆去除后孔洞未填塞,有的标段临时预埋钢筋用电焊截除时灼伤了混凝土,表观焦糊。

2 公路桥梁混凝土外观缺陷成因分析

1)施工错缝的原因是模板陈旧变形,拼装后产生间隙,施工中又未适当填密封。

2)气泡、麻面多主要是混凝土和易性欠佳、振捣不合理造成的。各标段所用砂级配不良,水泥出厂后存放期过短,混凝土流动易性较小(有些不到2 cm),对振捣要求较高,而施工时在振捣方面又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有些部位还与分层太厚、模板的清洁度有关。露沙现象出现在模板缝间或内部渗漏的接缝上,其主要原因是水灰比大,砂率小,模板缝大且未适当填密封;“模板缝毛边周围发黑”,是由水泥浆和水渗漏后与大气综合作用产生的。

3)混凝土表面颜色不一致的原因在于:①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合比控制不严,在人工计量时尤为突出;②混凝土施工前模板清洗不干净,含有锈迹或杂物而造成斑点;③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碎石集中砂浆过少而出现石头影子造成暗斑;④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水泥砂浆过少,以致混凝土表面砂浆不足,碎石隐约可见而造成暗斑;⑤养护条件不完全一致。

4)跑模、缺棱掉角现象的原因是:①模板加固不牢靠;②振捣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振捣时间长,致使模板变形跑模;③地基不牢,支撑不够,以致高空中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模板变形混凝土跑模;④模板使用时间长,本身变形;⑤竹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⑥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⑦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造成缺棱掉角。

3 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技术措施

要控制好混凝土外观质量,防止缺陷的出现,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施工工艺;混凝拆模和养护。

3.1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

模板采用钢模或竹、木模均可,尽可能采用组合钢模板或大模板,虽然成本较大,但可以大大提高工效,并可明显提高混凝土光洁度,改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要求模板板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无错台。采用拼装式钢模板,如其拼缝较多,还要敷衬光面板(如用环氧类胶贴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如果钢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接缝十分严密,并且采取了刮腻子等措施,以保证脱模后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拼缝痕迹,可不敷衬光面板。光面板厚度宜大于3 mm,采取一次整体拼装大模板,脱模时可整体移动,大大减少拆模和装模时间;光面板以竖放为好,要紧贴模板,防止其起拱造成墙面凹陷不平。光面板的接缝要求宽度应尽量小,用透明胶带纸粘结,粘结时一定要注意抚平,不得有皱纹。任何一点皱纹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都有明显反映。为脱模方便,浇注前光面板上涂刷一层新鲜机油为宜。

模板支撑横档或竖档的接头要有一定的搭接长度,以防接头处发生变形。模板支撑系统采用穿墙对拉螺杆时,锚固在模板两侧外层的竖档或横档上,并辅以内撑及少量的外撑,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胀模现象。为节省成本,在混凝土内的螺杆上套一个直径比螺杆略大的塑料套管,对拉螺杆可周转使用,抽出螺杆后用水泥砂浆将孔眼填平。当不采用对拉螺杆时,支撑必须加密,支撑要绝对牢固,两幅墙身之间要设剪刀撑,混凝土浇注时必须两侧对称同步上升才能保证不跑模、不变形。另外,不管采用何种支撑方式,混凝土上料运输的脚手架不得与模板系统发生联系,以免在脚手架上运送材料和人工操作时引起模板变形。

非承重模板拆卸时,要保证混凝土上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光面板拆下后要及时清洗保养,忌用砂纸打磨或刀刮,以免造成毛糙面。

3.2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应重点注意:

1)选择同一产地、同一品牌、同一颜色的水泥、砂、碎石和外加剂等原材料,并且同一单位工程尽可能采用同一批原材料。原材料应干净无杂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原材料不完全相同而造成混凝土外观颜色不一致或斑点。

2)加强水泥的现场检查。对每批进场水泥都要检查其出厂合格证,并现场抽样送实验室试验,测定其强度、初终凝时间、安定性等指标,只有全部合格才可使用。

3)随时检测,对砂场的砂进行筛分、杂质含量。

4)控制好砂的级配,选用中砂且大致均匀,不能都用规定级配的最大极限百分比,这样有利于混凝土密实光洁。

5)水泥在拌和物中,如用水量多,坍落度过大,则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较多气孔,因此,应按配合比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用水量。

3.3 混凝土施工工艺

混凝土施工工艺要应掌握好混合料的搅拌、浇注、振捣3个环节。

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投料,计量准确,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拌合场配备磅秤和容器,通过过秤才能进入搅拌机,搅拌必须均匀,对机制砂石料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 min。为防止离析,当倾落高度大于2m时,必须设串筒。设置专人将模板边离板的混凝土粗粒料扒到中间,以免形成蜂窝麻面。

外加剂以水剂形式掺加,选择搅拌机的适当的转速和搅拌时间,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尽可能平整,所使用的机具应不渗漏,转载次数尽可能少,以防混凝土漏浆、离析,失去均匀性。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外观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分层振捣,混凝土运送到工地现场,通过溜槽、溜管、输送泵或人工反铲进入模板内,以防离析。混凝土分层厚度一般为30~40 cm,上下层同时浇筑时,前后距离相差不小于1.5m,分层往返浇筑时,保持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其初凝时间(约为90 min)。

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能够一次浇筑的混凝土最好不要预留施工缝,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其留置在不防碍视线的部位。另外,没装模板的混凝土外露面,在混凝土初凝前后应收浆抹平,尽量使混凝土外露面颜色协调一致,表面光滑平整,灰刀痕不明显。

3.4 混凝拆模和养护的技术措施

3.4.1 混凝土拆模

1)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使混凝土粘在模板造成麻面、蜂窝或缺棱少角。

2)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1.2 MPa以上),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

3)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碰撞棱角。

4)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3.4.2 养护

1)拆模后,对混凝土应及时(最多在浇筑后12 h)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为7天。否则可能出现收缩裂纹而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2)洒水养护应根据气温情况,掌握恰当的时间间隔,在养护其内保持表面湿润,并采用适当材料覆盖,注意不要使用脱色或不干净覆盖材料。

3)单位工程尽可能采用同一条件养护,结构物各部分物件在拆模之前应保持连续湿润,否则会颜色不一致。

4 小结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可以避免公路桥梁工程混凝土外观缺陷的产生,能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棱角拆模螺杆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曝光
处世之道
一种同轴式挤出机用混炼输送机构
建模与拆模:华杰课堂改革的一个剖面
注塑机PVC注塑螺杆
观山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解析
善待有棱角的干部
注气口前后段螺杆中聚合物熔体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