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2012-04-10鞠桂萍郝晓梅李冬松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4期
关键词:抗凝患肢溶栓

林 红 鞠桂萍 郝晓梅 李冬松

林红:女,本科,主管护师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病因一般为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且好发于下肢。此病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曲张等。在急性期可进行手术取栓,但临床上大多数情况下经过抗凝和溶栓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也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DVT患者43 例,其中男28 例,女15 例。年龄58~73 岁,平均(65.4 ±3.2)岁。入院后全面了解病情,密切观察患侧肢体的疼痛、动脉搏动、温度、颜色及肿胀程度等情况[1]。每日定人员、定时间、定部位为患肢测量膝关节上下15 cm 的周径,并与健侧肢体相比较,若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若患肢颜色红润、肿胀消退说明缺血症状得到改善;若患肢皮肤青紫苍白、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应及时通知医师,积极处置,并观察用药后有无出血倾向[2]。

2 护 理

2.1 患肢护理

2.1.1 病室环境 每日多开窗通风透气,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湿度适宜,鼓励患者深吸气呼吸,做扩胸运动。保持皮肤干爽清洁,床单位干燥整洁。严禁患者及他人在病室内吸烟,防止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管内膜变化引起胆固醇沉着。

2.1.2 患者体位 血栓形成后患者应卧床休息10~14 d,抬高患侧肢体,高于心脏平面20~30 cm,以增加血液回流。膝关节微屈15°[3],腘窝处避免受压,以免引起血液回流不畅而下肢肿胀,同时活动踝关节。休克患者应给予休克体位,并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不良刺激。

2.1.3 加强患肢锻炼 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4],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预防作用[5]。但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且应避免碰撞患肢而导致血栓程度加重,应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下肢深静脉再通和建立侧支循环。若活动时疼痛可休息片刻,休息后继续活动,直至达到预期目标。并做足背伸屈运动,每日数十次,每次3~5 min,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血液瘀滞,缓解肿胀疼痛[6]。

2.1.4 患肢保暖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身体的局部组织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变得青紫、苍白,此时患肢应适当给予保暖,但禁用冷、热敷疗法,因为冷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血液的供应,而热敷会使组织代谢增加,加剧缺氧[7]。

2.2 疼痛护理 疼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症状。患者常常因为剧烈的疼痛而导致睡眠质量不高,精神状态不好,所以医护人员应多关心、帮助患者,通过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来帮助患者充分休息,再通过放松疗法,例如听音乐、看书等来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疼痛。

2.3 用药护理 深静脉血栓患者全身应用足量抗菌药物,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抗凝药物治疗,配合疏通循环的中药,活血行气,通痹止痛。

2.3.1 溶栓疗法 使用的药物为尿激酶,给药时常采取患肢踝上方10~15 cm 结扎止血带,从足踝浅表静脉推注小剂量尿激酶,使溶栓药物从浅表静脉经过交通支最终到达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部位,以达到治疗效果。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溶栓时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大剂量尿激酶的使用也应该注意出血的危险,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静脉穿刺时护理人员应有计划的选择、利用足背静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穿刺完毕后充分按压穿刺点,压迫时间不少于5 min[8]。

2.3.2 抗凝疗法 使用的药物为低分子肝素,给药时常选于腹壁皮下深层脂肪注射。抗凝疗法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关键,虽不能溶解血栓,但是它可以延长凝血时间来避免血栓的蔓延和再发。通过低分子肝素钠与抗凝血酶的结合,阻断血小板聚集和破坏,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9]。

2.3.3 祛聚疗法 使用的药物常为低分子右旋糖酐、丹红、疏血通等,给药时多采用静脉输液的方法。目的是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凝集。有炎症者可抗炎,常作为辅助用药。2.4 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尤其是茶水,茶叶有促进排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也可饮少量的酒,有活血的作用。患者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粗制面粉、玉米等,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少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以达到既维持全身营养供给,又不给胃肠道及心脏增加负担的目的[10]。

2.5 心理护理 患者因受疾病的折磨和对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恐惧感、焦躁不安,所以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热情地对待患者,消除患者就诊时的恐惧心理,再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水平、性格特点及社会背景,有针对性地向他们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指导患者及家属增加对疾病的认知,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11],从而解除顾虑,积极配合。告知患者家属勿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开导和安慰[12]。每次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后,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应及时给予患者鼓励的答复,使患者渐渐地放松紧张情绪、增加信心,为患者的快速康复打下基础[13]。

2.6 并发症的预防

2.6.1 出血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平均约为8.3%[14]。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紫癜及血尿、血便等情况。严格执行医嘱,用药剂量准确。指导患者选用软毛的牙刷及避免用手抠鼻孔以防出血,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吐、头痛、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的表现,一旦发现立即通知医师。

2.6.2 肺栓塞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在血栓形成后的1~2 周内发生。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皮肤的色泽、温度、肌张力、足趾循环及运动、感觉功能。急性期时应注意观察患肢有无皮肤颜色和肿胀的变化,防止肢体坏死。注意患者有无胸痛、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烦躁不安的表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嘱患者平卧位,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通知医师处理。本组有1 例患者突发胸痛、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烦躁不安,由于发现及时,积极给予溶栓等治疗,病情最终得到治愈,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2.6.3 便秘及压疮 患者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变慢,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骨隆突、背部等部位长时间受压易形成压疮,所以定时给患者进行翻身按摩,避免不良影响。禁止按摩、按压患肢,以免血栓脱落发生肺动脉栓塞。

3 健康指导及出院宣教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给患者及家属发放宣教手册[15],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制定适宜的饮食处方[16],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且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由于弹力袜可部分替代患肢受损的静脉瓣膜功能,增加下肢的压力来增加下肢回流和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供氧,是DVT 主要的辅助治疗之一。所以当患肢的肿胀和疼痛消失、足背温度、动脉搏动恢复正常后,患者应选择大小适合自己的弹力袜下床活动。当患者出院后继续穿弹力袜3~6 个月或弹力绷带包扎,休息时患肢抬高,加快组织消肿、减轻肿胀,增加下肢回流。切不可久站久坐久行。注意患肢的保暖,避免穿紧身的衣物及鞋子。医护人员应建议患者遵医嘱继续服用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酶原的时间,并教会患者应注意的事项,如有异常及时回院复诊。

4 结 果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干预,43 例患者中,只有1 例并发肺动脉栓塞,由于发现及时,经过积极的治疗,病情得到及时的控制。余病例均无病情加重及并发症发生,出院时均能穿弹力袜后下地行走。

5 讨 论

对于下肢骨折术后DVT 的患者,临床上必须高度重视。抗凝、溶栓、解聚虽然是非手术治疗急性下肢DVT 的有效手段,但在抗凝、溶栓等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血栓脱落引起心、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上护理措施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组病例通过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宣教手册,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系统、深入的了解自己的病情,从而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更加顺利的完成疾病的治疗过程。在院期间从体位、疼痛护理、保温等方面加强对患肢的护理,同时辅助医师完成对患者的对症用药治疗。整个病程中,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使患者时刻保持放松,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为疾病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病程长,在护理方面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全程的护理与预防工作,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从药物、饮食、心理、患肢护理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更完善的治愈患者。

[1]王 华,符晓艳,周华东.高龄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8A):49-50.

[2]唐贺玲,刘玉欣,单丽霞主编.外科疾病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4.

[3]黄红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5):399-401.

[4]董国祥主编.实用血管外科学及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202.

[5]钱 多.一例动静脉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5):464-466.

[6]胡德英,田 莳主编.血管外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

[7]罗春梅,任 敏.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加静脉溶栓术后病人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47-1048.

[8]赵继明,赵 虹,范遵兰,等.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20):29-30.

[9]刘玉全,王梅芳,涂明利,等.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疗效比较[J].医药导报,2008,27(11):1357-1358.

[10]胡 迪,周 舸,柳畅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9,24(11):38-39.

[11]成 咏,葛伶俐,余 枫,等.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和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B):43.

[12]林 懿,王燕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A):43-44.

[13]张文静.3 例腹腔镜结直肠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天津护理,2006,14(5):271.

[14]Vedantham S,Thorpe PE,Cardella JF,et al.Quality improvement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lower extremity deeo vein thrombosis with use of endovascular thrombus removal[J].J Vase Interv Radiol,2006,17(3):435-447.

[15]王娜卿,刘秀红,李 湛,等.不同教育程度妇科患者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情况及健康宣教需求[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094-1096.

[16]黄 巍,陈舜杰,吴谷奋,等.肝素联合尿激酶用于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导管封管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28-29.

猜你喜欢

抗凝患肢溶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