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汇区

2012-04-09

河南水利年鉴 2012年0期
关键词:堤防抗旱防汛

源汇区

【饮水安全】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因地制宜”和“建管并重”的原则,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全年投入资金750万元,通过管网延伸的方式,解决空冢郭镇潘庄、翟庄、何王庄、前朱、王官、关庄、崔岗,大刘镇大陈等8个行政村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快速推进,提前完工通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在已建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中,抽调人员深入各供水点,帮助解决供水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积极探索管理办法,为农村饮水工程长期高效运行创造良好条件。为加强水源和用水户水质检验,对已建供水工程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取水化验1次,确保供水安全。

【防汛抗旱】一是筑牢思想防线,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准备。二是强化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的防汛指挥部,负责全区防汛指挥调度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乡镇办为单位成立了9个防汛指挥分部,负责本辖区内的防汛工作。实行区级领导包分部,区直部门包河段、包险工险段的制度,将人员安置转移、防汛抢险任务等各项责任和措施逐级分解到区、乡、村、组、户,明确各自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进一步修订各类防汛工作方案、预案,对各项措施的可行性和周密性逐项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四是认真开展汛前检查,落实安全度汛措施。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组织开展防汛抢险知识培训,确保抗洪抢险的需要。六是施行防汛督查机制,加强防汛值班和汛情通报。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政令、信息畅通。针对年初无有效降水、小麦大面积受旱的现状,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和源汇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抗大旱、抗久旱、保丰收,迅速组织农民群众抗旱浇麦,积极争取抗旱资金,购置抗旱设备,集中开展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夏粮丰收。

【农田水利】充分发挥“红杯赛”的激励作用,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制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图和实施方案,全区累计清淤沟渠246条、12.7万米,新建、维修桥涵65座,新打、维修机井289眼,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733公顷,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80公顷,新增除涝面积1287公顷。

【河道管理】一是推行标准化堤防示范段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出动各种机械300余台次,人工5000余人次,完成土方3000余立方米,清除堤身杂草53.33公顷,整修堤防20千米,建设标准化堤防3公里。二是加大堤防日常养护工作。雨后及时上堤排查,处理堤身隐患10余处,并对堤面辗压严重的堤段排水晾堤,乘墒集中上土平整。三是加强重点水利工程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管理规程及操作规范对唐河防洪闸进行管理养护,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四是积极做好唐河治理工程配套工作。对唐河河道内树木及其他附属物进行清理,确保工程顺利开工建设。五是非法采砂治理工作。大力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加大沿河宣传力度和重点堤段的监控力度,对顶风作案的采砂者坚决打击,有力维护了河道管理正常秩序。荣获漯河市“河道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水政水资源管理】一是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紧紧围绕宣传主题,通过宣传车辆和设立咨询台,在市区主干道、各乡镇广泛宣传,提高节约用水意识。共出动宣传车30余辆,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张贴标语、宣传画70余张,悬挂横幅24幅,设立宣传板面17个,发送手机短信1500余条。二是严格水行政执法,加大涉水违章案件查处力度,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荣获漯河市“水政水资源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李新平)

猜你喜欢

堤防抗旱防汛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夏季防洪防汛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防汛当前莫添乱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防汛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