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民征迁安置

2012-04-09

河南水利年鉴 2012年0期
关键词:干渠南水北调库区

移民征迁安置

【概况】2011年是河南省南水北调干线征迁和移民安置的决战之年、攻坚之年,全年1.1万试点移民和6.49万第一批移民后续帮扶工作扎实推进,8.61万第二批移民搬迁任务按时完成,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庄严承诺的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基本实现。截至年底,南水北调总干渠批复河南省实施规划的2.58万公顷建设用地完成移交2.44万公顷,总干渠涉及搬迁的11212户45771居民全部完成搬迁,保证了总干渠工程全线掀起建设高潮。全省大中型水库和新建水库移民安置、后期扶持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拨付移民(征迁)资金65.2亿元,确保了移民征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到河南视察时,都对河南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移民征迁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在考察河南省工程建设和移民征迁工作时向郭庚茂省长反馈意见说:“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问题上,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南水北调办、省政府移民办一班人非常能战斗,沿线市、县十分支持,让我深为感动。河南段的建设形势越来越好,干线征地拆迁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施工环境之好前所未有,桥梁、铁路、电力等专项迁建之顺前所未有,各项准备工作扎实程度之高前所未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试点和第一批移民后续工作。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涉及6个省辖市、10个县(市、区)、12个移民安置点、1.1万人,2009年8月底搬迁结束;第一批移民涉及6个省辖市、25个县(市、区)、81个移民安置点、6.49万人,2010年9月4日搬迁结束。2011年的移民后续工作主要任务是继续做好移民房屋修缮、人口核定、各种手续办理、生产用地划拨分配、奖金发放、就业创业、生产发展等搬迁后续工作,努力解决好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至年底,试点移民有关后续工作已经全面完成,生产发展稳步推进。第一批移民后续工作中,完成移民房屋修缮4279户,占需要修缮任务4300户的99.51%;生产用地全部移交到村,并分配到户;移民人口公示复核全部完成;过渡期生活补助按月发放;各种手续办理基本完成;各地普遍举办了生产技能培训班,共培训196期29868人,转移劳动力11788人。已迁移民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帮扶下,生产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移民群众总体和谐稳定。

第二批移民迁安工作。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涉及南阳市淅川县101个移民村8.61万人,规划安置点115个,涉及6个省辖市、20个县(市、区)。2011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在上年基本完成移民新村房屋主体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完成移民新村建设任务,按时完成移民搬迁,认真做好移民搬迁后续工作。第二批移民较试点和第一批移民人数更多、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移民干部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继续发扬“顾全大局、克难攻坚、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全力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按时完成了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圆满实现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为争时间、抢速度、保质量,至上年底基本完成了第二批移民房屋主体工程建设。在本年度移民新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注意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了移民新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同时,高度重视移民新村建设质量管理,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继续坚持行之有效、效果较好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把好“五道关口”,坚决贯彻“四位一体”,认真落实“三项机制”,努力做到政府放心、移民群众满意,确保了移民新村建设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于2011年5月陆续完成了移民房屋及公益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按时搬迁创造了条件。第二批移民集中搬迁人数多、时间紧、情况复杂。从2011年3月份开始移民搬迁准备工作,建立健全搬迁组织,详细制定搬迁方案,落实各方责任,解决有关问题,并于4月19日召开动员大会。把搬迁任务、时间、车辆、路线、装车、卸车、安全、服务、保障、分工、值班、应急等都作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把搬迁任务落实到人、到户、到批次,努力实现“平安搬迁、文明搬迁、和谐搬迁”的目标。5月5日在邓州市举行了第二批移民搬迁启动仪式。在搬迁期间,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24小时昼夜值班,统一指挥搬迁,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省交通运输厅开辟绿色通道,保证运输车辆快速、免费通行,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为移民群众免费分发食品;省公安厅组织做好移民搬迁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维护,确保移民平安顺利搬迁;省卫生厅组织各地派出救护车辆和医疗卫生队全程跟踪保障;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搬迁期间天气预报;各市县都成立了移民搬迁指挥部,指挥协调本地区移民搬迁,县(市、区)领导亲自带队组织移民搬迁,并跟随车队一路护送。8月25日,农村外迁移民集中搬迁完毕;10月26日,社区移民搬迁结束;12月底淅川县内安置移民搬迁大部分完成。

第二批移民搬迁后,及时开展了后续帮扶工作。各地按照省移民安置指挥部的要求,在移民搬迁的当天都发放了一周左右的生活必需品,保证了移民的临时基本生活;落实了县乡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移民户活动,及时了解和解决移民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制作了包含帮扶人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帮扶承诺等内容的“爱心帮扶卡”,发放到每个移民手中,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安排了超市开业,方便移民生活;及时安排卫生室开诊,组织乡镇卫生院提供医疗服务。在移民搬迁后,各地都开展了移民人口公示和初步调查,为移民人口核定打下了基础;组织对移民房屋逐户进行排查,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房屋及时进行修缮;组织兑付了移民过渡期生活补助,保障移民基本生活需要;及时开展了有关手续结转,方便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各地还开展了移民生产用地划拨、土地整理和分配到户工作;及时开展移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积极谋划和实施生产开发项目,帮助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跃移民文化生活,向移民送医送药、送文化、送科技,帮助移民实现平稳过渡。截至12月31日,第二批移民已经完成了人口公示和核定,各种手续接转普遍开始,过渡期生活补助陆续按期发放,房屋维修基本结束,移民生产用地绝大部分移交到移民村,大部分安置点已经分配到户。举办培训班152期,培训人数17044人,转移就业人数10754人。

农村外项目。丹江口库区农村外项目涉及南阳市淅川县3个集镇迁建,36家工业企业和169家单位淹没处理,道路、电力、电信、广播电视、水利等大量专项项目恢复改建,以及库底清理等。在2010年工作的基础上,2011年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制定了农村外项目实施意见和奖惩办法,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实施进度进一步加快。到12月底,马蹬、老城、滔河3个集镇建设详细规划已经完成,“三通一平”基本结束,部分项目开始施工。专项设施建设中,鹳河大桥等4项工程建设完成,上集城区客运码头等15项工程继续施工,3个项目完成一次性补偿,其余均处于设计、招标阶段。工矿企业完成一次性补偿企业9家,其余5家继续协商处理有关问题;完成复建1家,其余6家正在进行规划或复建准备。需要复建的企事业单位有的完成建设,有的正在施工。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要求,除县道X011线、宋岗电灌站复建要到2012年底完成外,其余农村外项目建设在2012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

移民监督评估。2011年的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监督评估工作,分移民安置监理和监测评估两项。移民安置监理任务涉及试点、第一批和第二批移民搬迁安置,监理内容主要包括实施进度、安置质量、资金管理、后续帮扶等;监测评估任务涉及试点、第一批和第二批移民生产生活恢复评价。库区移民监理分为3个标:一是南阳市外迁移民安置监理标,包括南阳市邓州、唐河、社旗、新野、卧龙、宛城等6个县(市、区)的库区移民安置监理,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二是郑州、平顶山、新乡、许昌、漯河等5个省辖市移民安置监理标,包括上述5个省辖市所属的18个县(市、区)的库区移民安置监理,由河南黄河移民经济开发公司承担;三是淅川县移民安置监理标,包括淅川县内农村移民安置、农村外项目和库底清理监理,由江河水利水电咨询公司承担。试点移民监测评估工作由江河水利水电咨询公司承担。在监督评估过程中,3个监督评估单位按照合同要求,认真履行监督评估职责,强化进度和质量监理,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按期报送监督评估报告,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监督评估任务,有力地支持了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工作。

移民迁安包县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2011年继续实行了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包县工作。除上年已经完成移民迁安包县任务的5个省直厅局包县工作组撤回外,其他20个省直厅(局)的包县工作组,由一名实职副厅级领导带队继续常驻20个移民迁安县(市、区),履行督促、指导、帮扶等移民迁安包县职责。各工作组坚守在工作一线,加强沟通协调,狠抓帮扶政策落实,并结合本厅局职能,在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全力支持移民迁安工作,促进了移民迁安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作出了较大贡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征迁工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途经河南省731千米,征迁安置工作涉及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等8个省辖市、43个县(市、区)、140个乡(镇)、1045个行政村。国家批复工程建设用地2.58万公顷,其中永久用地1.05万公顷,临时用地1.53万公顷;需拆迁居民房屋11212户,搬迁居民45771人;占压事业单位334家,占压电力线路1339条,通信(广电)线路3961条,各类管道209条(处)。国家批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总干渠工程征迁安置总投资235亿元。

建设用地移交。截至本年底,河南省总干渠建设用地累计移交建设用地2.44万公顷,其中永久用地1.12万公顷,临时用地1.3万公顷。批复实施规划明确的永久用地、新增永久用地已全部移交,保证了总干渠工程全线掀起建设高潮。河南省总干渠规划跨渠公路桥梁共724座。截至本年底,695座桥梁引桥用地已经移交,完成比例为96%;702座桥梁的绕行用地已经移交,完成比例为97%。剩余桥梁引桥、绕行方案已在确定之中。河南省总干渠涉及铁路交叉工程28处,其中黄河北14处建设用地已移交,黄河南14处建设用地已全部具备移交条件,有11处铁路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另有3处涉及宁西铁路的施工单位尚未进场。

专项设施迁建。河南省南水北调总干渠、临时用地、跨渠桥梁和铁路交叉工程涉及电力、通信、广电和各类管道共5563条,其中电力1402条,通信3546条,广电412条,管道203条。截至本年底,已完成迁建5065条,其中电力1223条、通信3334条、广电394条、管道114条。未完成迁建的专项还有504条。其中已确定完成时间节点的专项445条,其余59条受总干渠工程建设方案制约尚无法确定完工时间。

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安置。河南省总干渠共搬迁居民11212户45771人,已全部完成搬迁和建筑物拆除。各市(县)对搬迁群众采取临时措施全部给予了过渡安置,保证了工程按时开工建设。搬迁群众新房建设进展顺利,截至本年底,已完成建房或搬入新居的有10839户44348人,其余搬迁群众也得到了妥善安置,新房建设要求于下年入冬前全部完成。总干渠永久用地涉及737个行政村,生产用地已全部调整到位。

总干渠影响处理。总干渠影响包括交通影响、灌溉影响和边角地处理等内容。根据批准的实施规划,截至本年底,河南省总干渠需修建连接路1789条,已完成修建696条;需新打井3525眼,已完成1980眼;对总干渠建设用地形成的边角地问题,已组织市县进行调查,其中部分市县的调查成果已经过征迁设计、征迁监理单位复核。

征迁投资。国家批复河南省南水北调总干渠征迁资金235亿元,根据与项目法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签订的征迁任务与投资包干协议,河南省包干使用征迁资金216.5亿元。截至本年底,河南省累计下达征迁资金150.18亿元,占包干资金的69%。按照国调办综经财函〔2011〕170号文件要求,河南省各级征迁机构8月底账面征迁资金余额应控制在18亿元以下,河南省各级严格执行国调办指示精神,按时完成了国调办要求的控制指标,2011年8月底干线征迁资金余额16.16亿元,9月底为15.66亿元,11月底为15.09亿元(含铁路交叉工程征迁等预拨款),12月底为14.29亿元。

工程用地手续办理。河南省穿黄工程、安阳段、新乡试验段、南阳试验段工程永久用地手续已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批准面积884.376公顷,占总干渠永久用地总量的8%。对于其他渠段永久用地手续办理工作,河南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国调办在郑州召开用地手续办理工作座谈会;会同省国土资源厅举办了总干渠用地手续办理培训班,对具体办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截至本年底,各渠段勘测定界成果已全部提交市县国土部门;黄段、安阳市穿漳段、郑州2段、许昌市段、平顶山市沙河渡槽、北汝河倒虹吸工程使用林地手续办理完毕,剩余16个设计单元中,13个渠段林地可研成果已完成,省林业厅正在审查,其它3个渠段林地可研正在编制;除南阳陶岔渠首工程外,各渠段建设用地申请已全部交县级国土部门;用地手续办理工作费用已全部拨付各级国土部门;征地告知、听证、确认工作部分市(县)已完成,其余市县正加紧落实;压矿审查意见黄河北除焦作2段外已全部完成,黄河南正在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除陶岔渠首外已全部完成;项目法人关于总干渠工程用地未批先用情况的说明尚未落实。大营料场采矿权手续已办理完毕并交付建设单位。

建设环境营造。为确保工程顺利建设,河南省采取了强有力措施,全力营造良好施工环境。一是建章立制。各级均成立了建设环境维护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省南水北调办与各市征迁机构签订了建设环境维护目标责任书,各省辖市也分别与县(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明确阻工问题处理机制。省、市、县各级征迁机构均建立了阻工问题处理机制,第一时间迅速反应,现场处理问题,确保工程建设。三是设立警务室,采取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阻工人员。四是各级征迁机构会同建管单位对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并逐一提出了处理的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影响工程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施工对群众的影响,比较突出的是强夯和爆破施工。对此,根据中线局意见,河南省暂从征迁预备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由地方负责,对郑州、许昌、平顶山等市涉及的强重夯影响问题进行了一揽子处理,明确由市(县)包干处理相关问题,达到了预期效果。

征迁信访维稳。河南省高度重视干线征迁信访稳定工作,研究制定了征迁信访处理机制,深入开展了征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各级征迁干部变上访为下访,倾听群众呼声,妥善处理征迁群众合理诉求,取得了征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维护了总干渠沿线社会和谐稳定。征迁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没有发生一起伤农害农事件,没有发生一起集体越级上访事件,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实现了和谐征迁的目标。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2011年,河南省下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年度预算结余资金34658万元,库区基金4582.9万元,下达了4000万元后期扶持应急资金,直补资金9.4亿元,共涉及1567676人。2011年,完成了对上年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数年度审核和丹江口库区第一批65551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工作,确定本年度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数为1567676人。根据中央财政下拨资金情况,商财政厅下达并组织发放了9.4亿元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其中,丹江口库区试点和第一批移民领到了移民直补资金;与财政、邮政储蓄部门共同组织各省辖市清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沉淀资金0.52亿元;分省、市、县3级组织完成了1236个移民扶持项目验收工作;组织编制并下达了本年34658万元后期扶持结余资金年度预算项目;下达了0.4亿元后期扶持应急补助结余资金项目。商省财政厅出台了《河南省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年增加移民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组织编制了共224亿元的《河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移民扶持专项规划》、《河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河南省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河南省贯彻国家14部委文件5年项目规划》移民扶持专项规划。

2011年,小型水库移民困难问题处理工作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要求,组织编制并下达了全省小型水库移民2011年度7500万元预算项目,涉及移民31万人,同时对全省2010年前下达的16950万元小型水库移民预算项目的实施情况,开展了检查监督,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了跟踪问效。

【在建水利工程移民迁安工作】2011年,河南省审核通过了《河口村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制定了具体的移民搬迁安置方案和安置小区建设方案、生产用地征用划拨方案。对确定搬迁的移民798户3004人,采取在济源市克井镇佃头村建设新型社区的形式集中安置。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讨论制定了《河口村水库工程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实施管理办法》,为规范河口村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管理,推动工作顺利进展提供了制度保证。2011年,河南省启动了林州河头村等第3期剩余移民3600人的安置容量调查、初步安置方案的编制等工作。省发改委下达盘石头水库移民资金计划1000万元,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下达国家水利投资1亿元,解决了盘石头水库后续移民的资金短缺的难题。

【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2011年省移民办加大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力度。初步摸清了陆浑水库回流移民9125人进城定居的意向,已安置回流移民880户4709人,占回流移民总数的51.6%,并组织编制了《洛阳市解决陆浑水库回流移民问题方案》,上报国家有关部委批复。完成了新安县峪里区域小浪底库周地质灾害的方案审批、工程治理与验收工作,完成投资500万元;协调省直6部门安排部署小浪底水库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组织黄委会设计院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省政府同意的关于新安县横山村154人生产生活问题处置意见,对焦作市政府进行了督促与协调。配合专家组完成了燕山水库工程竣工验收和移民安置验收,并在验收后组织省水利设计公司、燕山水库建管局、平顶山市移民办、叶县移民局等单位,对遗留问题进行座谈,提出处理意见。

【移民资金管理】截至2011年年底,省政府移民办共收到移民资金上级拨款61.5亿元。其中,西霞院移民资金0.01亿元,河口村移民资金1.1亿元,南水北调干线征迁资金4.3亿元,丹江口库区移民资金56.1亿元,南水北调配套征迁资金0.3亿元。共拨(支)移民(征迁)资金65.2亿元,满足了各项工作开展的需要。

省移民办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定期通过月报表制度及上报信息等途径,及时了解资金实施进度和动态,督促各地严格按照计划下达并规范使用移民资金。抓好审计监督,对南水北调工程干线征迁、丹江口库区移民、各类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及西霞院水库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等方面进行重点审计检查和督办,并与省监察厅联合开展对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资金进行专项效能监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审计、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落实,确保了移民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转。通过以会代训、省办重点组织与市级全面组织相结合等方式,分别在新乡、平顶山、南阳市举办了南水北调干线征迁、丹江口库区移民资金管理培训会议,从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入手,切实把好移民资金管理关。加强制度建设,相继出台《河南省政府移民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丹江口库区报账单位征地移民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河南省政府移民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移民资金管理的通知》、《河南省政府移民办公室关于南水北调干线征迁资金及丹江口库区征地移民资金使用核销的补充规定》、《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实施管理费使用意见》等文件,为进一步搞好南水北调移民资金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

【综合服务】全年省政府移民办共组织、协调、服务各类大、中、小型会议40多次,累计服务4000余人次。组织接待上级领导调研、考察、专项稽查等8余次,接待到河南考察移民工作的省外有关部门9次。起草、撰写各类文件、材料200余件,办理国务院、水利部、省直、厅直来文及市、县来往文件8万多件。编发各类移民简报180多期,《河南移民》专刊12期,为各类新闻媒体提供并刊登移民征迁新闻稿件200多件,在河南移民网站发布移民工作动态及各类信息800多条,图片400余幅,信息流量达9万余人次。司机班全年累计安全行驶约54万千米,日平均出车达1800千米,满足了移民征迁各项工作的需要。为了使省移民办的征地移民档案进一步规范,对机关综合档案室的文书档案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规范,共整理档案667盒、10748卷。按要求将2000年以前的共1791卷文书档案移交省档案馆。2011年6月份,省移民办被省档案局评为档案移交工作优秀单位。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245起、1340人(次),其中集体来访85起,957人次,处理群众来信97件,为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海东)

猜你喜欢

干渠南水北调库区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突变理论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库区防护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南水北调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
超声波流量计在兰干渠上的应用
东河塘干渠防渗改扩建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