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水利

2012-04-09

河南水利年鉴 2012年0期
关键词:重点县农田水利节水

农村水利

【农村饮水安全】2011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连续第7年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入省委、省政府持续实施的十大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并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列为“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评选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配套资金,狠抓工程建设。各级水利部门加强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服务,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确保了高标准、高质量地按时完成建设任务。2011年国家分3批下达给河南省共计解决507.9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投资计划,总投资23.6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6.73亿元,地方投资6.94亿元,计划解决421.92万农村居民和86万农村在校师生的饮水问题。截至年底,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共完成投资23.6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6.73亿元,省配套资金3.88亿元,市配套资金1.21亿元,群众自筹资金1.86亿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284处,全部通水;受益农村居民421.92万人,其中,解决氟砷超标人口127.47万人、苦咸水人口210.337万人、其他84.12万人;受益农村在校师生86万人,其中,延伸管网解决28.3万人,安装净化消毒设备解决36万人,单独建设工程解决21.7万人。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11年,河南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努力探索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全省迅速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截至年底,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473674万元、为计划建设任务的74%,投入工日20040万个,出动机械班台485万个,完成土石方35726万立方米,修复水毁工程7388处,疏浚河道3673.6千米,加高加固堤防487.3千米,清淤渠道20756千米,新增灌溉面积17.07万公顷,新增旱涝保收田10.47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7.97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2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925平方公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354.8万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势头良好。

2011年全省各地普遍成立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发改、财政、水利、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多个部门分工协作,强化各项责任制,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形成工作合力,较好地保证了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者主体缺位、管护责任不明、老化失修、经营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省水利厅、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林业厅、电力公司等7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农田水利项目资金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省编办、水利厅、财政厅、人社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用1年时间逐步构建起以县级水利部门为主导、乡镇水利服务机构为核心、城乡供水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等组织广泛参与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满足基层抗旱服务、抢险救灾、工程管护、水利技术推广的需要。落实财政部、水利部《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结合河南实际研究具体落实措施,足额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确保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为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各地坚持建管并重,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认真制定完善各项运行管理制度,保证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树立效益好、影响大、带动力强的典型同时,大力宣传典型经验,讴歌先进事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舆论媒体,开辟专栏、专题,精心组织新闻报道,《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等新闻媒体多次对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了广大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和推动了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深入开展。河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暨“红旗渠精神杯”竞赛表彰会议对上年度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和多次带领群众获得“红旗渠精神杯”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县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表彰,濮阳市等7个省辖市和中牟县等42个县(市、区)及122个县级领导干部获得省政府嘉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重点县建设】2011年度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补助河南省专项资金项目共67个,总投资1580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持资金636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87110万元,受益群众自筹资金及投工折资7370万元。第一批22个重点县、第二批24个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共完成土石方1839万立方米,砌石37.4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56.85万立方米。新增恢复灌溉面积5.15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4.37万公顷,新增节水能力7578.65万立方米,受益人口152万人。2011年度通过竞争立项新增第3批小农水重点县21个,各项目县已经完成招投标工作,年底前已开工建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为科学合理确定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河南省制定了《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竞争立项暂行办法》,省财政厅、水利厅按照国家下发的项目指南和分配的项目县名额与资金额度,根据《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和《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采用因素法(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绩效因素)按照1∶1.2的比例分别测算分配各省辖市重点县竞选指标,同时下达全省的项目指南。各省辖市按照项目指南的要求在本市范围内对具备竞争条件的县(市、区)分别进行遴选,对推选参与竞争的重点县经公示后报省财政厅、水利厅。经书面征求财政部专员办、审计署特派办、省审计厅、省政府纠风办及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意见后,对申报县资格进行审查确认。为确保项目县遴选公开、公正、公平,省财政厅、水利厅还成立监督小组、评审小组,印发《河南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专项)县竞争立项工作手册》和《河南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竞争立项工作须知》,并根据申报类型制定不同评审标准,分序列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后公示结果,确定重点县,并将重点县情况上报财政部、水利部进行合规性审查。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合规性审查意见,要求各项目县依据审核通过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编制实施方案,并经省组织专家评审修改后由省财政厅、水利厅对通过评审的项目县进行批复,各项目县根据批复后的方案组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量大,整合资金涉及种类较多,为规范资金管理,要求各地、各部门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意见》和《河南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县级报账制管理办法》管理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实行工程建设的科学化管理,确保了工程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果。为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五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即项目统一规划、资金统一管理、材料统一采购、工程统一管理、完工统一验收。为确保工程质量,严把材料“采购关”、技术“标准关”、工程“质量关”、队伍“准入关”。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提出要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使用权,落实经营权,强化管护主体责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责任,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社会化进程,引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走向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落实这一文件精神,各地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认真落实了各项运行管理制度。

【灌区建设与管理】2011年河南省灌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国家下达河南省3批29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累计下达总投资6794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7111万元,地方配套20837万元,截至年底,累计完成总投资56769万元,其中完成中央投资40738万元。国家下达河南省3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总投资4917.86万元,截至年底,各灌区管理单位正在编制施工图设计。2011年河南省黄河干流引水量达到34.4亿立方米,比黄委年度分配指标多1.6亿立方米,实际引水量首次超过国家分配水量。国家发改季、水利部下达河南省总投资16667万元的大型灌区高效节水和水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年底,15个高效节水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2510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75%,7处引黄调蓄工程与1处渠首泵站项目稳步推进。大型灌区信息化工作起步,38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审核工作进展顺利,系统数据已审核,项目动态进展更新到2010年,与省地图院、水利部电子地图的制作工作已启动。水利部选取规划投资销号的红旗渠、武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对项目规划实施以来各年度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稽查,稽查组对漳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制定《河南省现代灌区建设管理标准(试行)》,努力实现灌区投入多元化、建设规范化、管养系统化、面貌园林化、用水科学化、效益最大化,通过多项举措建设现代灌区示范区,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截至本年底,鸭河口、杨桥2个省级3333公顷示范区和12个市级667公顷示范区,已经初具规模,一批投入多元化、建设规范化、管养系统化、面貌园林化、用水科学化、效益最大化的现代灌区示范区,已成为全省灌区的亮点,成为当地农村的一道风景。

【节水灌溉】2011年,国家下达河南省国家级节水增效示范项目涉及襄城县、汝阳县、西华县、洛龙区、郾城区、濮阳县、修武县、遂平县、固始县9个项目县,总投资291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投资1900万元。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全省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国土资源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等建设项目不同规模地开展节水工程建设。同时编制完成《河南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十二五”实施方案》,并上报水利部,还完成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上年河南省现状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57。

(赵存年)

猜你喜欢

重点县农田水利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沁县应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