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 况

2012-04-09

河南水利年鉴 2012年0期
关键词:抗旱防汛移民

概 况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的一号文件,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水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列入了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年来,河南水利工作紧紧围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这一宏伟目标,以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为统领,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中央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十二五”规划为支撑,实现了治水思路的战略性调整。全省研究确立了“以小浪底水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依托,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原有水系为构架,建立‘南北调配、东西贯通’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努力把河南打造成为华北地区水资源配置战略枢纽”的工作思路,找到了从战略上和根本上解决河南水利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的有效途径。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5~10年水利发展目标,编制完善了《河南省水利发展规划(2011—2020年)》、《河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两个综合性水利发展规划,编制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等一系列专项规划,为河南省未来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描绘了蓝图、明确了方向。

【防汛抗旱减灾工作】2011年,全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全面完善和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加大汛前检查力度,认真修订完善和落实防汛抗旱预案,切实做好水情、雨情、旱情的预测预报工作,果断决策,科学调度,全力组织防汛抗旱救灾。9月上、中旬洛阳、三门峡、南阳局部地区发生的洪涝灾害,做到了无1人因洪灾死亡、无1座水库垮坝、无1处堤防决口,全年粮食产量没有因涝减产,防洪减灾效益达70亿元。特别是秋汛期间在黄河流域伊洛河防汛工作中,预测准确、应对迅速、处置果断,各类防洪工程不仅经受住了1951年以来最大秋汛的考验,还为全省生产、生活和抗旱用水储备了宝贵的水源,既受到了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发电嘉奖,也为全省和整个黄河流域防汛工作树立了典范。同时,坚持防汛抗旱并重,针对春季全省发生的严重干旱,积极开展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7亿元,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91.13万公顷。全省投入抗旱资金26.3亿元,累计抗旱浇麦929.4万公顷。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燕山水库竣工验收、河口村水库主体工程开工、出山店水库前期工程启动为标志,全省水利建设掀起了又一个新高潮。前坪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经水利部正式审查,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按审查意见修改完毕,进入审查阶段,为水库上马奠定了基础。列入国家新一轮规划的251座小(Ⅰ)型和111座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已开工建设的7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现年度目标;完成了45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超目标任务21%,总体进度居全国第一。全长731千米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河南段全线开工,实现了“黄河北发展,黄河南连线”的建设目标。输水线路总长961.58千米的配套工程建设已经按期启动。丹江口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通过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防洪减灾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格局初步显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巩固。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省紧紧围绕粮食安全,下大力气加快农村水利建设。完成了第一、第二批46个年度重点县建设任务,第三批21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正式启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稳步实施,上年和本年安排的第一批项目全面完成,第二批和第三批项目按计划加快实施,总体进度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各地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明显增强了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年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0万公顷,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76。大大增加了粮食生产能力和节水能力,为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安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民生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2011年又有508万农村居民吃上了干净水、放心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一期工程,国家坡改梯综合试点工程,革命老区、淤地坝、黄河流域国家重点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5平方公里,全省有8个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有3个被水利部、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两项工作均位列全国第一。以小水电代燃料、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为抓手,大力推动农村水电建设,全年新增小水电装机1.4万千瓦,发电8.8亿千瓦时,稳步改善了山丘区农村生活生产条件。

【移民安置】南水北调中线河南省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外迁任务圆满结束,顺利实现了“平安搬迁、文明搬迁、和谐搬迁”和“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的搬迁目标,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按期实现。富有成效的移民迁安工作,不仅得到了广大移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领导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一致称赞河南省库区移民迁安工作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利移民迁安史上的伟大创举。同时,南水北调干线征迁工作顺利、和谐进入尾声,配套工程征迁工作已按计划展开,累计移交建设用地2.44万公顷,搬迁安置征迁群众5.5万人。全省156.8万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深入开展,14.2亿元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及时下达,1236个移民扶持项目顺利验收。济源河口村水库、鹤壁盘石头水库、信阳出山店水库、洛阳龙潭水库、濮阳引黄调节水库、南阳天池抽水蓄能电站等新建、拟建水库和水电站移民迁安工作及移民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特别是积极争取到国家和省新增投资4.5亿元,为解决困扰地方长达10余年的盘石头水库移民资金短缺问题、长达30余年的陆浑水库回流移民问题创造了条件,水库移民信访热点问题得到逐步化解。

【水利管理】继续加强立法工作,在认真研究论证基础上,开展了《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条例》、《河南省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管理使用办法》等地方水法规、规章的立法、修订的前期调研工作。推进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全省18个省辖市及6个扩权县开展了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工作。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硬性约束作用,充分发挥水资源论证的作用。突出强化水政执法工作,与公安厅联合在全省开展了“打击河道非法采砂、确保河道安全度汛”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和保护水资源专项整治工作,全省全年查处水事案件4500起,有力地维护了良好的水事秩序。水利普查成效显著,清查对象1354.11万个,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是全国水利普查清查对象最多的省份之一。经过积极争取,省财政落实水利前期工作经费2060万元,改变了全省前期工作经费投入长期被动落后的局面。基层水利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已有76个县(市、区)(占总数的48%)成立了基层水利服务组织,共涉及1182个乡(镇)。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贯彻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投资水利建设领域的实施意见》,使上级扶持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进一步细化落实。

【党风和廉政建设】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弘扬“三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精神。根据全省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继续执行原有好的制度、好的办法的基础上,省水利厅党组制定和实行了“六项”新的工作制度,开展了讲政治、讲团结、讲责任、讲纪律、讲廉洁、讲正气“六讲”学习活动,明确了推动水利工作的“十八”字方针(谋大事、抓急事、办实事、促改革、转作风、保稳定),全省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不断提升。厅党组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全年推选出5名副厅级干部,充实调整了22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提拔、调整处级干部44名,有效地改善了厅机关和厅属单位的班子结构。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韩秀立)

猜你喜欢

抗旱防汛移民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夏季防洪防汛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防汛当前莫添乱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防汛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