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2012-04-08马桂芳郭咏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马桂芳 郭咏梅

(长治学院 计算机系,山西 长治 046011)

1 前 言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优良的教学环境,还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具有经济、高效、便于管理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等缺点,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网络教学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教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远程教学,还是普通高校,无论中学还是小学,甚至企业培训都开始或多或少的采用网络教学[1]。网络教学有很多优势,如资源共享、成本优势、内容丰富多样等,但是,网络教学也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此外,“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求学生在学完课程后能够利用工具开发出一个简单实用的信息系统。要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实验和项目开发等全方位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此外,还需要学生自学或选修一门工具语言。通过实践,提出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综合教学模式。

2 传统课堂教学

利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只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得当,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上合理驾驭课堂气氛,也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利用教师的言行可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每个学生的素质和接受能力不同,老师在教学中只能照顾多数学生,忽略优秀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课堂教学多数以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长时间保持。近年来,也推出了不少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如探究型、分层次型、创造型等。每种方法都各有特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照搬某一种方法,要结合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仅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学生的知识结构跟不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而且无法实现对每一位学生的因材施教。“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要使用一种工具来开发一个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系统,而这门课程的学时有限,只能把数据库的原理和DBMS的管理讲完,没有时间向学生讲解一门具体的工具语言。因此,需要学生在课余自学一门工具语言作为开发工具。当然我系也开设有相关的选修课,但是选修课课时有限,无法对某一工具详细讲解,因此,也需要学生在课余自学。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应资源会浪费学生很多的精力,而且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

3 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如果我们开发一个在线学习网站,把教师收集的大量优秀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非常好的促进效果。基于网络的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来完成学习,实现了因材施教。网络教学有如下优点:

(1)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和需要选取知识。教学内容包括视频、音频等,教学内容丰富,也可减轻教师负担。学生按需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差异化教学。

(2)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和教师可以自行选取最佳时间、空间进行教与学。

(3)网络教学更容易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交流和反馈,也容易实现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从而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4)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还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网络教学有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通过网络学习,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2)对于以情感交流或动作技能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2]。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缺乏情感交流,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如果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也会向学生传达自身的体验,教师饱满的热情和对学生的表扬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生的回应又鼓励教师投入更高的热情,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网络教学以自主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特点,但又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网络教学可与学校教育中的课堂教学互为补充,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4 实践教学

对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来说,只掌握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必须让学生通过实验和项目开发等全方位的实践,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3]。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记录出现但未解决的问题;同时教师通过辅导和面授,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科技创新等方面。课程实验中除验证性实验外,还需要设置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领会课程的知识内涵和理论,提高实践水平。实验项目的设置要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程设计题目要难易适中、趣味性强,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力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通过对国外计算机教学模式和国内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体验和思考,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提供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余根据自己能力拓展学习。此外,重视实践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实验项目和课程设计。

(1)课堂教学中,注意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思维存在漏洞,可当场讨论并纠正。多表扬鼓励提问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4]。教学中可向学生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还可组织讨论课,使学生通过自学与讨论,掌握知识并提高沟通能力和团体意识。

(2)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如课件、视频、教学大纲等,提供在线自测和模拟考试,提供在线答疑,无论课堂内外,随时解决学生疑问。

(3)在实践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由易到难,包括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针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可在面授课中拿出部分时间进行总结并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课程情况,设置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在做课程设计时,学生每四人一组,协同合作,合理分工,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完成后,每组派一人进行答辩。做课程设计时,有时需要学生自学一门语言作为开发工具,因此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课程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开发软件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后,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很多同学都能将数据库课程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上。通过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时,要丰富平台上的资料,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功夫去不断完善补充资料,还需要培训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平台,利用平台进行课外的学习。在课程设计的辅导上,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6 结束语

计算机学科在网络教学蓬勃发展的今天,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扬长避短,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新时代具有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1]张伟远.创建第三代网络教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28-31.

[2]李玉玲,吴姗姗.网络教学中学生发展的利弊分析[J].软件导刊,2011,(7):47-48.

[3]龙满生.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84-85.

[4]袁科萍,龚沛曾,杨志强.面向应用和实践创新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37-39.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