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2012-04-08段飞飞安增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评估制度

段飞飞,安增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大庆163319)

经过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中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民营企业由于产权不清、管理不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而经营失败。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60%~70%的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其中最先倒闭的也是内部控制缺失的民营企业,因此结合内部控制要素分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改进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根据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包含五方面的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下面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之处。

1.1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1.1.1 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民营企业创始人普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董事会成员大都由家族内部人员兼任,使得董事会不能发挥应有监督和控制作用;监事会职能的发挥受到重大限制,企业在处理“三重一大”问题上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从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来看,大股东黄光裕在回购公司股份时损害了股东利益,但无论是国美的董事还是经理层以及监事会均没有揭露此违法行为,这就说明在大股东直接参与管理的情况下,内部的制衡作用大打折扣。

1.1.2 职责分工不当。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各人员对其所负责任的了解,而民营企业很多没有清晰的岗位说明书,职责划分不清晰,一人多职看似节约了人力成本,实则是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极易导致侵占资产和财务舞弊。在用人机制上,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

1.1.3 企业文化没有得到全面提升。企业领导层不能及时根据内、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适时调整经营理念,以至于受外界变化影响很大,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融资难等问题,首先遭受重创的就是江浙一带的中小企业。

1.2 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评估意识淡薄

1.2.1 风险评估程序不全。面对不同的风险因素,民营企业主要由少数高层人员根据以往经验商讨决定,而不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

1.2.2 企业风险评估意识淡薄。当今民营企业面临着规模上重大轻小、嫌贫爱富的融资歧视,靠高利息的民间借贷已经带来了巨大的债务纠纷风险,而企业家没有与时俱进的风险控制思想和管理水平,只是根据他们的经验去实现企业的扩张政策,无法及时识别和规避风险,往往会因外部环境的剧变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不抵债。

1.3 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

1.3.1 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形式化。由于民营企业人员流失率很高,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难以落实监管审核制度,一人多职的现象普遍发生,如出纳员负责会计处理的全过程,极易导致侵占资产和财务舞弊。

1.3.2 营运分析控制能力不足。营运分析控制是指管理层综合运用生产、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营运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民营企业很少有透明的财务报表,业务相关的资料传递渠道不流畅,预算编制不规范,企业不能根据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控制生产规模,多元化扩张经营并不一定能实现转型升级。

1.3.3 绩效考评控制随意化。很多中小民营企业没有公平、公开的绩效考评制度,考评受到亲缘关系的影响;没有较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法,不会对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定性考核和定量测定,甚至无法兑现奖励、惩处落不到实处,这种环境下员工没有归属感最终导致流动性加大,人员引入成本加大等问题。

1.4 信息与沟通系统不完善

完善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是指企业人员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能够履行各自的责任,识别、取得和报告经营、财务及法律遵守的相关咨询的有效系统。良好的系统能保证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运营效率,及时沟通传达信息使得员工明确职责。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层只有在出现问题时才与员工沟通,员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往往会由于串通舞弊等行为出现误导性陈述。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企业更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不了解外部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在收缩银根、高成本时代下仍沿用创业初期的粗放式管理方法,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没有创新的管理思想和水平,导致企业发展失控。

1.5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提高组织运营效率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可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由于其规模小、业务少、权力集中等特点,忽视审计监督及预防功能,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或设置缺乏独立性,审计人员通常与会计人员交叉,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只是简单的对会计账目查错纠弊,漠视对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等重大变化的监督检查,各职能机构执行任务的效率低下,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无效。如浙江台州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珠光公司设置的审计部门根本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倒闭前一直都在进行多元化扩张,然而伴随银根的抽紧,珠光公司没有做好经营项目审查工作,为一个豪华游艇项目借款7 000多万元,最终由于扩张太快,负债太大,于2011年5月间破产了。

2 民营企业改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就业的稳定器,根据《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0~2011)》显示:我们有75%的城镇就业靠中小企业,90%的新增就业依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同时,民营企业也是创业、创新的活力之源,提供了65%的专利,70%的技术,85%的新产品开发。然而民营企业正面临着信贷短缺、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加薪潮以及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当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辅助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困境。

因此为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实现向华为、科瑞等向大中型企业的转型,民营企业必须从战略布局、产业结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改进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 改进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3.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的基础,针对民营企业现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内部控制的改进。首先,民营企业应该根据现代管理制度形成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按照公司章程形成独立又相互牵制的治理结构,引入职业经理团队协助高层管理重要事务,分散权利,降低决策失误率;其次,企业管理层要建立良好的选人和用人制度,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引进期权、红利、员工持股等方法以创新薪酬发放模式,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拓展员工的职业生涯,加强职业培训,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企业本身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对管理层及业务环节人员开展内控培训,让内部风险防范成为高管的共识,控制好每一阶段的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弥补各种成本增加带来的损失。

3.2 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强化评估意识

企业要有效控制风险,就必须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提高评估人员的专业技能,明确评估方法,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进行持续监控;企业家不能盲目追求利润,应注重金融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评估企业的债务风险,避免因债务纠纷导致的资金链断裂。

3.3 加强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

内部控制活动在内部控制中处于特殊的位置,总是与企业目标相联系,是实现内控目标的关键要素,控制活动的执行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控制活动要求企业确保管理层指令得以实施,管理者充分授权,倡导人性化管理,建立合理公平的绩效评价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根据业务性质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监督各环节的会计记录并及时核对,提高企业营运效率、降低营运成本,在融资困难的背景下企业应构建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新兴产业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难、抵押难等问题。

3.4 完善信息与沟通系统

首先,信息的及时性特点要求企业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和ERP系统,利用互联网向供应商提供订单等实时信息,资产、财务管理等要实行流程表单化管理,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和内部控制缺陷得到妥善处理;其次,保证内部信息及时处理,传导顺畅的同时,管理者也要与职业经理人及时沟通,掌握市场中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利息调整等外部信息,通过供应链管理使成本最小化;第三,员工的意见应得到充分反映、管理者要积极获取和采纳员工的意见,形成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

3.5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首先,制定的内部监督制度应当全面规范企业的各项工作,做好预算控制,及时调整资金用途,使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实施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相结合的办法,使管理层有效地履行责任;其次,制定科学的内部监督制度,完善监督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以保证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最后,指定的内部监督制度必须有效,就操作系统的运作与管理层执行简明扼要和持续的沟通,应该让内部审计的结论为人所知,避免由“相关人士”组成的集团从头到尾控制某个操作或交易。

4 结论

面临生存的困境,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有助于企业经营者合理控制企业成本,有效降低企业资金风险,提高管理者及员工素质、降低员工流失率,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向大中型企业的转型。

[1]花永红.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改进[J].财会通讯,2011(8):101-102.

[2]刘秋月.河南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0(1):114-116.

[3]陆珍姣.浅论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及发展问题的对策[J].时代经贸,2007(2):60-62.

[4]李艳.浅议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商贸, 2010(8):70-71.

[5]陈新屋.浅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广角,2011(9):187-189.

[6]周在霞.内部控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7]刘炳芳,匡美玲.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讨[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5):81-83.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评估制度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评估依据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