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启示

2012-04-02王志华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17期
关键词:灌输政治思想

● 王志华

一、当代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总体上呈现毫不减弱的意识形态化和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强调社会适应性、不拘一格的形式和途径等多重特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目标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

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特定的阶级性的,国家都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公民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从国际范围来看,代表和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的必然要求。约翰·洛克曾指出其德育思想立足于为新兴的英国资产阶级培养新人。西方德育在资产阶级的思想灌输和政治文化宣传方面从未松懈过,其政治家、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宣传灌输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如美国在大学培养目标中的公民、好公民、合格公民、民主公民等,实质是强调学生必须具有美国“国民精神”,培养具有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的道德成熟的公民,以达到培养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的美国公民的最终目标。德国的“政治养成”教育是通过民主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实践,向公民宣传灌输民主主义教育,造就具有民主素质和参与政治活动能力的公民,成为附合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益丰富

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意紧密联系社会和学生的实际,注重现实性和针对性。其思想道德教育紧密联系战争、反恐、毒品、欺骗、舞弊、环境保护、高科技犯罪、传统道德与现实等,结合实际来批判和分析。具体表现为:第一,得到发展的传统教育内容,包括道德、价值观、人生观、政治、公民、爱国主义、民族传统、人格、心理、法纪、职业道德、宗教教育等。第二,更加重视民族意识和全球意识的培养,如加强诚实、忠厚、正直、宽容、守纪律等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其形成共同的个人价值标准。第三,教育的内容紧跟时代,如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权教育、现代人消费观念教育、国际和平与理解,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品德与素质教育等。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样、方法灵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更加多样化,注重多种教育方式方法的结合,综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理论教育,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及环境感染熏陶教育,如调查与社会服务、课堂教学与各种校园活动等。同时,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正面教育与启发教育相结合,既加强灌输,又注重渗透,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的原则,既开设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又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切实提高实效性。如美国的大多数学校都十分注重在教学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地位平等,教师以引导启发、联系实际为主,寓教于乐,避免直接灌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日本高校注意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忠于祖国的良好人格。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广泛

西方国家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共同点:以学校为中心,形成辐射状的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的全方位教育网络。美国和西欧高校内严整的学生工作机构,事实上行使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往往是通过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再就是用一种非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传输实质性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途径有:第一,课堂教学。美国高校设置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进行广泛的公民权利义务教育及国民精神等政治教育。英、法等西欧国家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及体谅他人,为人着想的道德价值。第二,课外活动。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隐性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作用,利用校园环境、校园生活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第三,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导向的管理。英国高校对学生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有规定,导师对学生要求也非常严格。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体制非常健全。第四,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受生活,内化知识,增强责任感,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文化多元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各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途径、方法等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和创新。国外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根据两个原则:一是社会需要,确保国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国家利益,以及占统治地位的政治集团发展的政治目标。二是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如有关应付现实生活问题的技能训练等。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另外,西方国家经常根据世界及本国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不断对作为学校德育历史传统基础的宗教进行改革,使宗教内容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这些国家的当代学校德育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联系。

二、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在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的今天,要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性、价值倾向性、能动性、个性化的人,亦即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首先,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注重提高教育者的业务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通过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对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形成影响,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把发展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放在中心地位,重视主体性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要增强教育对象的参与性与实践性,注重“行为养成”使他们不仅掌握学到的知识和规范,而且具有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还要注重教育对象主动性的发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情感,摒弃道德说教、强迫执行和强迫灌输等反理性的教学方法。要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在教育中以激发为主,给教育对象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成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主人。

(三)以服务日常生活为突破口,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首先,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灌输”与“渗透”的结合。既要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校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进行公开的、正面教育的同时注意方式的自然性和温和性。其次,营造宽松环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宽松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形成品质,更加注重个性的充分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学生特点的变化,积极营造开放和谐的教育环境,注重物质与精神环境中的人文发展要求,重实际、重实效,摈弃形式主义的做法,让学生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为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思想政治基础。

[1]魏旭.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看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06,(S2).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灌输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论恩格斯灌输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当代价值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