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带宽 真垄断

2012-04-02杨红兵

产权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宽带用户固网资费

□ 杨红兵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江苏省南通市 226401)

2011年12月22日消息,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中国宽带用户调查》。调查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固网宽带与3G用户数累积达到1.5亿与1.02亿,但中国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假宽带”。

只有不敢想的假货,没有想不到的假货。真没想到上网的速度竟然也会大打折扣、短斤少两,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愤怒于服务商造假手段的奸诈、诡谲,利用消费者的善良,趁着信息的不透明,从中巧取褫 夺,另一方面也感喟用户权益的孱弱,话语权的匮乏,眼睁睁看着自身权益受到侵蚀,却没有诉求的渠道、缺乏博弈的能力。

宽带不宽尚可理解,因为起步晚、投入少、基础设施建设难匹配。但带宽失真却无法容忍,用户拿着真金白银购买带宽为2M或4M服务也应货真价实,这是基本的商业交易规则。调查发现2M带宽下用户平均上网速度为142.2KB每秒,4M则为232.7KB每秒。全国固网宽带用户平均上网速度为199.3KB每秒,与名义速度差异极大。服务质量的短斤少两不仅是商业诚信问题,而且是价格欺诈。经营者不仅要赔付用户的损失,而且应依法处罚。

令人愤然的不止是假带宽、真资费的商业欺诈,还有与国际宽带资费比照后的强烈心理落差,我国宽带的速率全球排名71位,应该说这个位次之前既有不如我们的国家,也有比我们经济发达的欧美日韩等国家。且不提那些速率高的发展中国家,就拿发达国家来说,我们的宽带速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资费却高于发达国家的三到四倍。我们素来以为发达国家的收入高,消费一定也很高。可宽带市场速率性价比现状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如果说技术、资金因素限制我们宽带速率倒也有一说,那么这样一种速率,资费竟然是发达国家的三到四倍,着实诡异,莫非我们的收入都比发达国家高?

事实上,技术不是问题,资金也不是根本原因,症结还是积重难除的垄断制度和难以拆除利益链。这些年来,宽带资费就像固定电话一样都是一言堂,说交多少就是多少,没有用户的选择权、发言权,没有多方的充分博弈平台。表面看,尽管电信部门已经实现了业务分离,宽带市场呈现电信、网通、移动、联通多极化格局,但这样竞争并不充分、宽带的价格与服务的品质并不匹配、用户选择空间还是偏窄,从本质上说,利益自保本性未变,是一种变式的垄断。

要让带宽速度名副其实,就需要真正革除宽带垄断的制度。其实打破宽带垄断瓶颈不在于技术、资金,而是职能部门有没有斩断垄断利益链的决心与勇气,上海免费提升网速便是佐证。一觉醒来,上海市民发现自家的宽带网速已由原来的2M、4M等,一下子跃升到10M、20M,甚至30M,这样的提升是对民意的尊重,是对用户权益的还原,同时也凸显上海打破宽带垄断的力度与决心。

有人说,要破解宽带垄断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快宽带市场建设,加快三网合一的步伐,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增加宽带用户的话语权、选择权,充分曝晒宽带运行成本,畅通多方博弈的平台。优化竞争环境,营造平等、自由的市场氛围固然在理,但笔者以为这里有一个前提不能被漠视,职能部门必须要有对网民权益起码尊重、敬畏与保护意识,要有打破宽带垄断的决心与勇气、责任与使命。

猜你喜欢

宽带用户固网资费
德国公布5G资费:每月无限量套餐658元
2019年第一季度移动用户总数同比增长2%
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11亿
论如何提高宽带用户感知度
联通固网增值业务营销战略探究
电信资费解绑
4G就是让穷人用不起,运营商也得赚钱
固网手机寻址下移引发的话单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电信行业固网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