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2-04-02特级教师储广林

成才 2012年5期
关键词:汗味纳兰性汗珠

■特级教师储广林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特级教师储广林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主动阅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会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监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主动阅读的时间与空间,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主动质疑

质疑的方法多种多样,要因人因文而异。一是针对课文进行质疑,包括内容、形式、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二是针对他人的观点质疑,包括同学看法、教师的意见、参考资料的观点等。

如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在学习“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躯体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这部分内容时,一位学生就质疑:老师,为什么这里用“闪着”汗珠,我们一般都是用“冒着”汗珠?有的问:为什么说是“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不说“散着汗味”?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当时阳光灿烂,在太阳的照耀下,汗珠一闪一闪的。”有的说:“用闪着更写出了汗珠的动态。”有的说:“散着汗味,语言不美。”有的说:“汗珠是在太阳的照射下才有的,所以说是太阳的香气息。”有的说:“春天到了,繁花盛开,连汗都有花香了。”有的说:“汗味应该是有点臭,冰心奶奶说‘香气息’表达了她对孩子们的喜爱。”在质疑中,学生对“闪着”、“太阳的香气息”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品味了语言的魅力。

2.展开想象

语言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达”,学生学习语言,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应指向于“言语表达”。因此在学习文本语言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张开心翼,激活语言,在说写训练中,让言语在反复运用中焕发生命力。可以填补空白想象,可以结合插图想象,也可以设置悬念想象,还可以在听读中想象。如《长相思》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教师范读)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师:你走进去了。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的画面。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更加地重了起来。

师:你看到了纳兰性德抬头仰视的画面。

生: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睡的很宁静。

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想象,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语言世界,感受文字的形象、情感、意韵,构筑心理视像,彰显语言的魅力,使语言变成立体的、丰腴的画面,在学生的描述中,让语言焕发生命活力。

3.学会批注

引导批注,就是在学生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

批注形式可自由:可以注释。释词以补充文意,或旁征博引,以帮助阅读和理解。可以写提要。也可以写批语,包括各种感想、见解或疑问,或体会、评论,即时产生,随手写下。

批注内容可自主:可以是感悟处,可以是矛盾处,可以是困惑处,也可以是空白处,等等。

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自于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在学生自主地、积极主动地投身于阅读实践,主动质疑,边读边想,自主体验,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生长,在阅读中享受,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滋养萌生,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古平岗小学)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汗味纳兰性汗珠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大扫除
汗珠表情连连看
寻找小汗珠
浪淘沙·双燕又飞还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汗味飘香
汗味飘香
夫妻共同的汗味
我坐在山顶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