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嚎叫》及其电影改编

2012-04-02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斯伯格神圣洛克

马 列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 400715)

论《嚎叫》及其电影改编

马 列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 400715)

艾伦·金斯伯格是上个世纪美国文坛“垮掉一代”的代表诗人,其长篇诗作《嚎叫》在20世纪的美国诗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他逝世13周年之际,美国影人拍摄了以他生平事迹和代表诗作《嚎叫》为蓝本的同名电影《嚎叫》,让这位活着时即备受争议的重要诗人又重回人们视野。文章主要从对影片的细致分析入手,结合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金斯伯格与《嚎叫》一诗,详细论述影片对金斯伯格其人其诗的处理,从而更好地理解作为诗人的金斯伯格及其诗作。

金斯伯格;垮掉一代;影片《嚎叫》

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垮掉一代”文学思潮影响至今,其追随者可谓遍及全世界,但电影在对“垮掉一代”文学的诠释上一直做得不够。2010年我们看到了一部关于“垮掉一代”的一位巨人——艾伦·金斯伯格的传记片《嚎叫》。这部影片并不是好莱坞的心血来潮之作,导演罗伯·爱泼斯坦(Rob Epstein)和杰弗瑞·弗里德曼(Jeffrey Friedman)据说是金斯伯格生前亲自指定的导演,其中,罗伯·爱泼斯坦更是曾经两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名导,《嚎叫》是这两位导演联合执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演员方面则汇集了詹姆斯·弗兰科(James Franco)和乔·哈姆(Jon Hamm)等实力派演员。影片的配乐出自曾担任《暮光之城》、《弱点》等影片配乐而在近几年大热的音乐家卡特·伯威尔(Carter Burwell)。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合在一起,即是告诉人们这是一部精心制作的影片,并非粗制乱造之作。

影片名称显然出自金斯伯格那首最著名的同名长诗《嚎叫》。影片最大的新意在于其跳出了一般传纪片的窠臼,没有线性地去追述这位诗人的一生,毕竟这几年好莱坞已经有了名人传纪片泛滥的趋势。导演只是截取了金斯伯格前半生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在“六画廊”酒吧朗诵《嚎叫》、当时围绕《嚎叫》一诗是否“淫秽”所展开的司法官司,辅以以《嚎叫》一诗为内容的动画和对金斯伯格的采访,正是因为这些画面在影片中的交叉横穿,才完整地构成了整部影片。因此这部电影既可看做对诗人生活的描写,也可看做是一次对诗歌《嚎叫》的重新探索与诠释。

一、现实与光影

(一)现实的多面镜

艾伦·金斯伯格于1926年7月3日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帕特逊市的一个俄国犹太裔家庭。作为“垮掉一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在他71年的人生长河中,他的生命本身就异常的丰富多彩,可能拍上10部电影都未必能概括完整。他有一个信仰共产主义却在时代的迫害下而饱受精神病折磨的母亲,而他自己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同性恋。对于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成年以后的金斯伯格在自己的诗作中丝毫没有掩饰。他曾就读于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也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杰克·凯鲁亚克、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此三人均为“垮掉一代”的代表作家)等人,这些人对金斯伯格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写作上都影响颇深。后来他被迫退学,去海外航行了几个月。回国后金斯伯格又重回哥伦比亚大学念书,194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期间他与生性放荡不羁的尼尔·卡萨迪产生了同性恋关系,但两人的暧昧关系最终因为尼尔的过于风流而结束。1949年金斯伯格因朋友在他的公寓里存放并运送一些偷来的毒品被警方逮捕。为了免于入狱他选择被送到纽约州立精神病院,金斯伯格在精神病院呆了8个月,在这里他结识了他人生中另一位重要的朋友,卡尔·所罗门。《嚎叫》的题目下面即写着“献给卡尔·所罗门”。金斯伯格于1954年到达旧金山,很快他便进入了“旧金山文化复兴”文人圈子,认识了其他许多力主诗歌革新的文人。也正是在这座城市,金斯伯格认识了后来与自己相伴一生的同性恋人彼得·奥洛夫斯基。1955年10月13日,金斯伯格在旧金山的“六画廊”酒吧高声朗读了长诗《嚎叫》,这也是“垮掉一代”文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诗歌朗读的过程中,观众的反应热烈,随声呼应,共鸣极强,当他读完时,他本人早已是声泪俱下。1956年,《嚎叫》一诗由“城市之光”出版社出版,但随即被认为是“淫秽作品”,出版人劳伦斯·费林格蒂也因此被推上了法庭。金斯伯格并未亲自出庭,但此事还是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事件。最终费林格蒂一方胜诉,金斯伯格也因此声名大噪。

此后金斯伯格到过很多国家,有欢迎他的国家,也有不欢迎他的国家。他后来皈依了佛教,一直坚持写作,1980年代中期还来过中国。他游历、讲学、写诗,甚至还灌制过很多唱片、录音,与此同时他还热心从事着很多社会活动。随着“垮掉一代”的文学逐渐被更多人认同,金斯伯格以及他的诗作的重要性愈发显得明显[1]6-28。

金斯伯格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影片的创作提供了详实的素材,但如何取舍则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事情。近年来传纪片频繁涌现,其中不乏佳作。如《雷》(讲述美国灵魂歌王查尔斯·雷的传记片)、《米克尔》(讲述美国第一位公开“出柜”的同性恋政治家哈维·米尔克的传纪片)等片,但大多数时候为了保险起见,很多导演还是会选择在一部影片里去综述此人的一生,或是他艰辛的成名、发展过程。《嚎叫》一片的创作者显然在这方面花了很大功夫,力求独辟蹊径,在真实与虚拟、纪录片与剧情片之间竭力找到平衡。

(二)光影流转

影片的开场即用字幕交代了时间与背景:1955年/旧金山。导演对黑白画面的选择可谓用心良苦,力图把观众带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的真实场景中。我们从流动的影像中看到,“六画廊”酒吧,座无虚席,酒吧内灯光昏暗,烟雾缭绕。金斯伯格清了清嗓子,推了推眼镜,开始朗诵《嚎叫》。影片的开场我们只听到了诗歌的前几句:“我看见我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毁灭,饥肠辘辘赤身露体歇斯底里,拖着疲惫的身子黎明时分晃过黑人街区寻求痛快地注射一针/天使般头脑的嬉普士们渴望在机械般的黑夜中同星光闪烁般的发电机发生古老的神圣联系/他们穷愁潦倒衣衫褴褛双眼深陷在只有冷水的公寓不可思议的黑暗中吸着烟昏昏然任凭夜色在城市上空飘散”。[2]

伴随着这几句诗,影片正式进入正题。

回到彩色世界,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坐在家中接受采访的金斯伯格。影片之后的内容几乎都是依靠这次采访串联起来。在整部影片里不时穿插的采访中,金斯伯格既谈到了他对于诗歌与写作的看法、对“垮掉一代”的定义,也回忆了他年轻时的生活,如进精神病院,与尼尔·卡萨迪的交往等等。

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有用字幕交代接受采访的时间与地点是1957年的纽约,但并没有确切告诉观众这是在接受谁的采访以及这是一次怎样的采访,连采访人的相貌都始终没有出现。大部分时间都是金斯伯格在自说自话,采访人从头到尾只问了几个问题。而这一年,根据影片的交代也正是《嚎叫》的出版人劳伦斯·费林格蒂被告上法庭的那一年。由此我们可以大胆将此看成是金斯伯格在自己的诗引起争议后所接受的采访,同时也可将其看成是其一生所接受的无数次采访的升华与总结,而不必拘泥于事实上的某一次采访。

影片就是这样透过金斯伯格在采访中自己的叙述然后一次又一次的利用闪回将我们带回到他的年轻岁月,而这些闪回插入的镜头,导演再次选择了用黑白画面表现。影片虽然有直面金斯伯格的性取向问题,但却并未过度地渲染这一元素。

《嚎叫》一片的导演在这方面的处理比较适中,如果要以金斯伯格作为题材成片即意味着不可避免地要触及这一敏感话题。但影片的作者明显站在一个极其冷静、客观的角度,没有把自身的感情色彩过多带入其中。通过金斯伯格自己在采访中的回忆述说,我们了解到了金斯伯格自己对凯鲁亚克、卡萨迪以及奥洛夫斯基这几个在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男人分别怀揣着怎样的心情。比如对凯鲁亚克,他说道,“我18岁时仍然是个处男。我无法触碰任何人的身体,无法触及自身的欲望。我感到仿佛被铁链束缚着。杰克给了我放开的许可,他是个浪漫派诗人,他教我懂得写作其实是很自我的,是来自于作者自身的,来自于他的身体,他呼吸的节奏和他真实的言语。”而对于后来与之相伴一生的奥洛夫斯基他则说道,“当我遇到彼得后,我的一切都改变了。终于有人能如我爱他一般爱我,这使我第一次感到在生命中自己被完完全全地接受了。”透过金斯伯格自己的话语,我们感到的是活生生的生命的真实情感,不带任何矫揉造作却又极为可信。导演用恰如其分的几句话把本来敏感的问题平衡地揉入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不光是诗人的金斯伯格,还看到了一生都在追求爱的金斯伯格。

因为这个“采访”设定在1957年,也就决定了金斯伯格只能回忆他之前30年的人生。这样创作者就不必拘泥于如一般传纪片那样要把这个人的一生都告诉大家。因为年轻时的金斯伯格更能代表“垮掉一代”,毕竟日后功成名就的他过得更像是“雅皮士”一般的生活,早已被美国主流文化所接受。这也是影片创作者又一次巧妙的处理,毕竟,金斯伯格年轻时的生活与《嚎叫》这首诗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垮掉一代”代表人物的金斯伯格年轻时可谓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垮掉派”的生活方式:把虚无主义、存在主义乃至东方宗教哲学作为信仰,吸毒、酗酒,搞同性恋等等。他在早期的诗集《空洞之境》(1947—1952年)中甚至写到过:

我觉得我仿佛正面临死亡/我的生命已经终结。/我意识到所有一切精神现象/真实可信可我从来都满怀/恐惧而且是在/我阴暗污秽的自我里,/……或许如果我继续生存/会有事情使我欢愉可我已经/找不到希瞭,我已疲惫、厌倦之极。

这样具有“垮掉派”精神的金斯伯格是我们通过影片中的采访完全可以捕捉到的。固然在画面表现上导演采取了较为委婉的方式,但导演要让观众去认识的真实的金斯伯格却是可以穿透画面真真切切得以传达。

二、电影《嚎叫》与诗歌《嚎叫》

(一)作为诗歌的《嚎叫》

影片选择取名“嚎叫”而非“艾伦·金斯伯格”也就决定了这部影片深层次中更多地想要探讨《嚎叫》这首在美国当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诗歌。

《嚎叫》一诗可以说开一代反主流文化之先河,更是“垮掉一代”的哲学信念和宣言。整首诗由三大部分和后面的《嚎叫注释》组成。第一部分是其中最长也最有力的。诗人开篇就大声疾呼,直指美国社会,痛斥、抗议贯穿着第一部分。金斯伯格用自己及自己的朋友们(这里主要是指其他“垮掉一代”人物)的亲身经历来折射美国社会的物质至上、物欲横流,以及人们的精神空虚、浮躁难耐。诗人毫不避讳地在诗中表现“垮掉一代”的真实生活,他们吸毒、酗酒、纵欲,搞同性恋、玩爵士乐、生活穷苦、精神苦闷,自杀、精神失常也时有发生。他们狂笑着、嚎叫着发出抗议和控诉。

金斯伯格说过:“第一部分是在一个下午鬼使神差在打字机上写成的,任凭具有抽象诗歌美的凌乱句子、无意义的想象在头脑中奔泻,相互联结,犹如查理·卓别林摇摇晃晃地行走,也像长长的萨克斯管奏出的和声,深沉悲哀,然而不乏喜剧因素。”有一张广为流传的金斯伯格的经典照片就是他自己戴着眼镜端坐在打字机前。影片还原了这一张照片的背景画面,当金斯伯格坐在打字机前开始写诗时,敲下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看见我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毁灭,饥肠辘辘赤身露体歇斯底里,拖着疲惫的身子黎明时分晃过黑人街区寻求痛快地注射一针。”影片甚至还用了主演詹姆斯·弗兰克复制的这一画面作为宣传海报。可见“打字机”这一场面对“垮掉一代”的重要性。

诗歌第二部分据说是金斯伯格在吸毒后的恍惚中写成的。第一部分每一句开头的“他们”(who)在这里被其对立面“摩洛克”(Moloch)(摩洛克指古代腓尼基人信奉的火神,父母往往以儿女作为摩洛克的献祭品,表示对其的虔诚)所代替。在诗人笔下,摩洛克俨然已成为美国式民主专制、黑暗、残酷的象征。美国社会从纽约的摩天大楼、牢房、工厂、银行、疯人院等建筑,到军工、政府、法院等机构到处都能看到诗人所说的“摩洛克”阴影。

摩洛克的脑袋是纯粹的机械!摩洛克的血液流淌着金钱!摩洛克的手指是十支大军!摩洛克的胸膛时一架屠杀生灵的发电机!摩洛克的耳朵是一座冒烟的坟地![2]

尽管诗人以苛厉的姿态去面对美国社会的黑暗,却显得无能为力,茫然无助。但他还是决心将摩洛克的阴影从自己的灵魂中驱逐出去,以获得灵魂的再生,于是诗人毅然宣称:

我要抛弃摩洛克!在摩洛克中苏醒!让光明从天空流泻![2]

到诗歌的第三部分中,金斯伯格借助卡尔·所罗门在精神病院的遭遇继续呐喊、嚎叫。诗人与卡尔·所罗门的友谊也是理解该诗的关键。金斯伯格与其相识于精神病院,这点在电影中也有交代。金斯伯格在电影的采访中说:“我在精神病院呆了8个月,在那儿我遇到了卡尔·所罗门。他正在思考人生的虚无之类的问题。我们连着数月坐在一起讨论医生们的权威和他们所认为的现实就一定是对的吗?或者说我们才是正确的,我们才了解真正的现实。”这一部分的每一句都以“我同你一起在罗克兰(指精神病院)”开始,如同在与所罗门作亲切的交谈,也以此联系到金斯伯格的母亲和他本人都进过精神病院的同样经历:

卡尔·所罗门!我同你一起在罗克兰,你在那儿比我更疯狂/我同你一起在罗克兰,你在那儿一定感到不同寻常/我同你一起在罗克兰,我在那儿模仿我母亲的身影……我同你一起在罗克兰,在我的梦中你从一次海上旅行归来浑身湿透走在公路上横越美国流着泪向着在西部夜色中我那个小屋家门走来。[2]

诗人因此使所罗门成为一种永恒精神的象征,同时也可以看出金斯伯格对关在精神病院的卡尔·所罗门的爱意和同情。

而在作为整首诗结尾的《嚎叫注释》中,诗人把反抗摩洛克这一基调上升到了极点。一开始诗人便连续使用“神圣”(holy)一词达15次之多,暗指精神再生从而战胜摩洛克后的由衷喜悦:

世界神圣!灵魂神圣!肌肤神圣!鼻子神圣!……万物都神圣!人人神圣!处处神圣!每天都是永恒!每一个人都是天使!……彼得神圣艾伦神圣所罗门神圣卢西神圣凯鲁亚克神圣亨克尔神圣巴勒斯神圣卡萨迪神圣一名不文的同性恋和备受痛苦的乞丐神圣名声不好的人间天使神圣![2]

通过阅读《嚎叫注释》,诗人的心态已由原先的悲观转变为乐观,由原先的消极转变为憧憬,他不遗余力地称颂一切“神圣”,以此寄托自己的希望。

(二)作为电影的《嚎叫》

电影在对《嚎叫》一诗内涵的探讨上大概从三个角度入手。

首先是金斯伯格在酒吧里对《嚎叫》一诗的高声朗读。这些镜头影片特意采用了黑白画面,给人一种仿纪录片的印象。这一场景的设置可谓颇具匠心,从布景到服装到人物造型都力图把观众拉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而50年代的美国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当时正值“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当局在国外充当着国际宪兵角色,导致冷战阴云密布;美国国内则麦卡锡主义肆虐,政治空气极端压抑。大凡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满怀愤懑却无从宣泄,因此这首诗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也不足为奇。通过金斯伯格在酒吧朗读该诗同时现场听众群情激昂的镜头,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该诗在历史上的地位并非浪得虚名。“六画廊”酒吧读诗这一事件直到现在都还被很多诗歌爱好者津津乐道。创作者在虚拟与真实之间再现了这一经典事件,通过金斯伯格朗读诗歌时的表情、语气以及现场听众的反应加深了我们对金斯伯格彼时彼刻心情的理解,也就更能理解诗歌的内涵。

影片的最大新意及最大看点其实是电影中以《嚎叫》一诗内容为蓝本的动画。动画设计由美国当代著名的插画家埃里克·杜克(Eric Drooker)担任。在金斯伯格生前,杜克就为其诗集作过插画。导演想要用动画来诠释部分诗作内容的灵感也来自于杜克之前为金斯伯格诗集所画的插画。杜克的画作有一种后现代感,色调时而阴郁时而明亮,与金斯伯格的诗作风格非常贴切。影片中动画的插入可谓神来之笔,把金斯伯格笔下如嬉普士、摩洛克等原本抽象的“概念”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嚎叫》作为最能代表金斯伯格诗意风格的作品,可以说通篇都体现着金斯伯格的诗艺观:“在某种意义上,诗歌是诗人了解、洞察自己心灵的一种方式,诗人应该深入其中,去感受并且探寻心灵的奥秘……在艺术上标新立异的人是一些不被认可的立法者,一旦为新的激情所冲击,他们会全神贯注,如醉如痴,这是社会赋予诗人的崇高使命。它本身并不给予诗人褒奖,然而作为给诗人的报偿以及诗人从中体验到的情感却具有神奇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既然每个人都无法回避衰老死亡,在漫长的生涯中,诗人可能一无所获,除非借助于诗歌。诗人有助于人们去改变现存环境,给他们以某种教益和启迪。”[3]电影里的动画也是努力地在体现金斯本格的这种诗艺观。同时金斯伯格的诗往往能把毫不相干的两个或若干意象联系在一起,比如“氢化自动电唱机”就是在“氢化物”和“自动电唱机”这两种事物所造成的心理距离中寻求意象。作为一个可以把任何事物和任何事都写进诗的诗人,新闻、谈话、评论片段、广播、童年轶事等都可以被他当做诗歌的素材;同时他的诗中还不乏大量的对英语中俚语、俗语的精妙运用;甚至是赤裸裸的性爱过程和感受也会被他毫不忌讳地写进诗中。因为采用了动画形式,诠释诗歌的画面空间就变得非常之大,无论什么色彩,什么形象,什么动作,甚至很多在诗中看似“大胆”的内容都完全可以自然而然地用或写实或写意的动画画面进行表现,而这恰恰是真人演绎所不具备的优势。流动的动画画面所具有的广阔的自由度恰如其分地把金斯伯格诗中的抽象意象转化为具象,也使影片从根本上拉进了该诗同读者的距离。

关于《嚎叫》一诗内容是否“淫秽”而引起的官司,实在也是一件不得不说的大事。这场官司在当时轰动一时,当时旧金山各大报纸的标题也是极尽渲染之能事:诸如“书战进行时”、“《嚎叫》庭审,万人空巷”这样的新闻标题比比皆是。金斯伯格并未亲自出庭,因为他觉得这事其实和他无关,被告上法庭的是出版商不是他,但是他非常感谢这场官司让他彻底出了名。这场官司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这一本书,因为法官最后判了《嚎叫》一书的出版商胜诉,法官的理由很明显:“真正的言论自由必须保证作者有权用他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援引美国宪法第一和第四修正案,“如果一部作品不失其最小程度的社会意义,就不能被指控为淫秽作品”。这也为以后其他同类作品在再遭受同类官司时提供了很好的辩论依据。电影为我们重现了当年这一万人空巷的官司。法庭上,原被告双方律师的辩论精彩至极,双方唇枪舌战,彼此间毫不示弱。庭审时的出庭证人既有大学英语教授,也有报社的文学批评家。这些人针对《嚎叫》是否有文学价值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庭审当中关于《嚎叫》一诗所进行的电光火石般的言语间的你来我往,不光让观众了解到当年这场官司的始末,还更为深刻地理解到《嚎叫》所具备的文学价值究竟在哪里。这是影片创作者在诠释《嚎叫》这首诗时所作的一次匠心独运的处理,可能把其自己对于这首诗的理解都融入了这场“官司”戏中。

三、结 语

1997年4月5日金斯伯格因肝癌在纽约逝世,享年71岁。这位“垮掉一代”的巨人从此离开了我们。但人们并没忘记他,而“垮掉一代”的精神至今还影响着许许多多的后来者。电影《嚎叫》通过对金斯伯格其人其诗的精彩诠释缅怀了这位当代美国的伟大诗人。影片时间只有84分钟,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金斯伯格和《嚎叫》这首诗所蕴藏的丰富意义。而影片上映后也是好评如潮,同时引发了更多的年轻人重新去了解“垮掉一代”以及艾伦·金斯伯格。很多之前并不了解《嚎叫》一诗的年轻人在看过影片之后也许会想去完整地再读该诗,甚至去读更多“垮掉一代”的文学作品。让更多的人去重读金斯伯格,重读“垮掉一代”本来就是影片拍摄的最大初衷。而影片的另一贡献则在于给名人传记片的拍摄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跳出窠臼,同时找寻到的新的诠释方法,在这些方面该片可以说是尽其所能。观众能够通过该片了解到真实的金斯伯格和更为深入的理解《嚎叫》一诗,相信如若金斯伯格泉下有知,可能也颇感欣慰。

[1]文楚安.金斯伯格简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艾伦·金斯伯格.金斯伯格诗选[M].文楚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3]文楚安.诗人的追求[N].文汇报,1989-02-04.

(责任编辑:郑宗荣)

Abstract:Allen Ginsberg was known as the representative poet and a member of the beat generation in American literal history. His poemHowlwas absolutely significant throughout the American poetic history. In 2010, based on Ginsberg’s life and poems, some American film makers made a film with the tile ofHowlin memory of this great poet, which drew people’s attention again to this important controversial figure when aliv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ilmHowlabout some aspects of Allen Ginsberg as a human being in real life and his most famous poemHowlso as to disclose the artistry of how the film handles the figure and his poem. As a result,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Allen Ginsberg and his poems.

Keywords:Allen Ginsberg; the beat generation;Howl

The Analysis of the Poem Howl and its Screen Adaptation

MA Lie
(School of Litera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400715)

J951

A

1009-8135(2012)05-0121-05

2012-06-20

马 列(1988-),女,重庆万州人,西南大学电影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影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斯伯格神圣洛克
专为左撇子射手设计的莫斯伯格500霰弹枪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神圣大陆(下)
FOR YOU, O DEMOCRACY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岁
神圣的使命 光荣的担当
我受不了自己的心:艾伦·金斯伯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