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合理施药技术

2012-04-01马钢旗吴新胜叶春玲

长江蔬菜 2012年10期
关键词:喷雾器喷药药液

马钢旗,吴新胜,叶春玲

(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9)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合理施药技术

马钢旗,吴新胜,叶春玲

(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9)

病虫为害是影响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目前蔬菜栽培品种丰富,周年均可进行生产,导致病虫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因此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蔬菜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中化学防治(又叫药剂防治)是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广泛使用的方法。目前农民在使用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时存在一些误区,如喷药时将喷头紧贴作物、长期使用单一农药、随意混加农药或加大用药浓度等,造成防治效果不佳。本文简要介绍安全、有效、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特别是喷雾法。

1 农药防治的原则

1.1 以防为主,不能单一依靠化学防治

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就是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协调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以防为主,将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1.2 对症用药,适时用药

做好蔬菜病虫害的诊断工作,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该病(或虫)有杀伤作用的特效药。做好蔬菜病害虫情监测,找准关键期喷药,防治效果才好。防病药剂应在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施,病害一般有发病中心,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拔除,晒干烧毁,并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防止病害蔓延大田。防治虫害时,在第1、2代卵期或孵化期用药效果好,很多蔬菜害虫在3龄前幼虫食量小、抗药性差,有的还有群集为害的习性,因此3龄前也是有利的防治时期。

1.3 适量用药,交替用药

使用农药时不能随意减小用药浓度,以免影响防治效果,也不能随意加大农药浓度和增加喷药次数,以免发生药害或使病虫产生抗药性。防治一种病虫害要交替使用有效成分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以免病虫产生抗药性。

1.4 安全用药

蔬菜上农药的安全使用,既要考虑人、畜的安全,也要防止作物产生药害,还要考虑到消费者、环境的安全。在配药、喷药时,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皮肤或进入体内。使用农药必须遵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保证蔬菜产品的优质,严防农药残留超标。施用农药时,还须防止农药污染附近水源、土壤等。

2 农药的选择

2.1 正确选用农药

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坚决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没必要追求新药,要选择经过实践证明的好药。

2.2 正确识别农药真伪

一是选择营业执照和农药经营许可证齐全的正规经营单位。二是选择农药标签上的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生产厂家、使用说明等资料齐全的正规农药厂家生产的农药。三是看农药的生产日期、有效期,辨别农药是否过期。四是看农药外观,乳油、水剂等液态农药应透明、无沉淀或漂浮物;粉剂应细度均匀、不结块,用手捏无颗粒感;悬浮剂、胶悬剂应为良好的流动性液体,存放后允许有沉淀或分层现象(上部是水,下部是有效成份),但轻微振动即分散,恢复良好的悬浮性;颗粒剂应粗细均匀,不易破碎。

3 蔬菜生产中常用的农药施用方法

3.1 喷雾法

借助雾化器械产生的压力或风力,将药液分散成细小雾滴,均匀喷于蔬菜作物表面。喷雾法具有目标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是蔬菜病虫害防治最重要的施药方法。

3.2 浸种、拌种法

用药剂对种子、种苗进行处理,以防地下害虫或种传病害,具有用药量少、操作简单省工等优点,常起到良好的预防病虫害作用。

3.3 土壤处理

将药剂施入土壤中以杀死地下害虫或各种土壤中的病原物,有穴施法、沟施法、浇灌法、翻混法等。

3.4 毒饵法

将药剂拌于害虫喜食的饵料中,然后撒入害虫的活动场所,引诱其前来取食使其中毒死亡,此法常用于防治地下害虫、蜗牛等。

3.5 熏蒸法

在密封条件下,利用能在常温下气化的药剂或点燃能产生毒气的烟雾剂,熏杀害虫或病菌,可用于杀灭大棚或温室内病虫害。

4 使用喷雾法防治蔬菜病虫害

4.1 药液的配制

一是配制农药最好用水质较好的深井水,不用池塘污水。二是配制农药时应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将农药溶于少量水中,待其稀释均匀后再加满水,这样可以使药剂在水中稀释更均匀,效果更好。三是合理混用农药可以减少喷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但混用农药一般不超过3种,且要注意农药混用禁忌。四是必要时添加农用有机硅助剂或0.1%的洗衣粉溶液等,这样能够实现药液在目标作物上的均匀铺展,并能降低药液张力,减少农药的浪费。五是随配随用,特别是几种农药混合使用时,更应如此,防止时间过长,农药发生质变。六是农药配制好后,应把喷头放进喷雾器喷几下,以免喷雾管内局部农药浓度过高,喷到作物上引起药害。

4.2 农药的喷施方法

首先,应改变沿前进方向左右双侧“Z”字形交叉喷雾习惯,喷药时人站在上风口,喷前侧或只是喷左侧或右侧,保证施药人员所在的区域是无药区。

喷施农药时,要使雾化的药液均匀附着在蔬菜作物表面,才能起到良好的防治病虫害的效果。科学试验表明,作物每1 cm2表面上有20滴雾滴就可达到理想的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农民常用的手动喷雾器采取的是液力雾化方式,高压液体通过狭小的喷孔后,要经过30 cm以上的距离才能完全雾化,所以在喷洒农药时喷头与作物的距离必须保持在30 cm以上。机动喷雾器采取的是气力雾化方式,离喷头越远,雾滴越细,一般水平喷幅在8 m以上。喷洒农药时,要充分利用其有效喷幅,采取漂移叠加法喷雾,提高工效和防效。现在市场上还有电动喷雾器,使用简单省力,且雾化效果好,可以取代传统的手动喷雾器。

喷药要均匀周到,叶片正面、背面都要喷到药液,不能漏喷,也不能重喷,以叶片充分湿润、又不会形成流动水滴为好。喷液量并非越多越好,科学试验表明,如果喷到叶片滴水后,叶片上残留的药液量仅为药液在叶片上将滴未滴时的一半左右,所以喷到叶片滴水时不仅造成药液大量浪费,而且实际防效也大打折扣。

4.3 农药的喷药时间

应选择适宜天气进行喷药,不要在风雨天和烈日下喷药。晴天喷药避开中午高温,选在早上露水晾干后或15:00以后为好。刮风时喷药会使农药药液飘散;雨天喷药,药液易被冲刷,降低药效;中午烈日下,植物代谢旺盛,叶片气孔开张,此时喷药易发生药害,药液蒸发量大,防治效果差,又极易使人中毒。

有时虽遇连阴雨天但又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就要注意观察天气变化,抓住雨隙及时喷药,切忌边下雨边喷药。一般喷药后8 h内不遇雨,对药效影响就很小。可选用速效性农药和内吸性农药,使农药在下雨前即发挥作用。另外,在配制农药时,适量加些黏着剂,如洗衣粉等,施药后遇小雨也不易把药液冲刷掉;或在药液中滴入一些柴油或煤油乳剂,也能增强农药在害虫体表的附着力。

10.3865/j.issn.1001-3547.2012.10.027

马钢旗(1981-),本科,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蔬菜育种,电话:0592-5786386,13325383519,E-mail:magangqi@163.com

2012-03-05

猜你喜欢

喷雾器喷药药液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果树喷药巧时期
不同喷雾器喷药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控效果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高温天气果园喷药有“四大禁忌”
喷雾器新传
治斑秃
设置加固扣带的背式喷雾器
改进型纯相位相关亚像素级安瓿药液图像配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