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资源整合管理

2012-04-01

电信科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效益效能

张 超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00033)

1 引言

企业信息化资源种类繁多,包括从底层的物理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等,到终端资源、基础软件资源、应用软件资源等,再到服务资源、安全资源等。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资源为企业带来了高效率,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IT信息系统之间的边界划分不明晰,造成各系统之间存在功能交叉、模块重复的现象;

·IT信息系统种类的繁杂和独立,造成各系统之间无法协同工作、数据无法共享,形成了众多“信息孤岛”;

·各IT信息系统采用不同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运行环境和平台,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和持续工作能力;

·由于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由多个部门负责,造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状,分散了公司有限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无法形成信息化的合力。

所有这些问题都造成企业信息化资源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增加,使得IT预算难以控制。据统计,企业初次购置IT信息设备的费用仅占其投入成本的20%,而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非常高昂。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信息化所涉及的各种企业信息化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以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共享。而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存在多种整合形式和手段,如从整合手段来看,有物理上的整合,即将多部设备整合为一部或较少几部更大型的设备,以实现统一管理和快速反应;也有逻辑上的整合,即通过管理软件等手段对物理上分散的设备资源和数据进行虚拟化的集中管理。如何评估备选的整合方案,是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研究现状及局限

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之后,“整合”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期,“集成管理”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重点。美国的信息管理学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观点。1985年,霍顿提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集成概念。信息资源不仅包括信息内容本身(即作为单数的信息资源),还包括信息设备、信息设施、信息工作者和其他信息处理工具(即作为复数的信息资源)[1]。马钱德和克雷斯莱提出“信息孤岛”的概念,并认为组织需制订一种能够提供指导方向和灵活性的管理战略,在“信息孤岛”之间架起桥梁。1992年,博蒙特和萨瑟兰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集合名词,包括所有能够确保信息利用的管理活动[2]。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基于成本角度的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模型,以提高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决策的经济性。

3 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模型

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成本角度的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模型,以CBA和CEA作为分析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成本角度对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案进行评估,同时考虑效益及效能方面的表现,以对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及效能方面的多维度分析,为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提供指导性意见,以选择最佳的整合方案,达到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效益和最佳效能的目的。

3.1 CBA、CEA方法概述

CBA法是指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预期效益,根据“成本/效益”比评价所有备选方案。

CEA法是指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预期效能,根据“成本/效能”比评价所有备选方案,一般可以选择下面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计算。

(1)等效能法

达到的效能相同,寻找投入成本最小的方案,即计算产生单位效能所需的成本。

(2)等成本法

投入的成本相同,寻找达到最佳效能的方案,即计算单位成本产生的效能。

CBA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同时权衡成本和效益,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使投入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在估算成本和效益的过程中,需识别所有相关的成本要素和利益相关方,这样可以提取很多容易被忽略的隐性成本和隐性收益,使CBA分析的结果更精确。

CEA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同时权衡投入的成本和达到的效能,使投入的成本与效能的改善程度相对应,以便决策者有效控制二者的匹配程度,从而获得低成本—高效能的优化组合。

3.2 CBA、CEA在信息资源整合中的应用

在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成本角度的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模型中,考虑将CBA和CEA法相结合对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案进行综合评估,主要运用CBA法对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进行分析,运用CEA法对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成本和对信息资源性能的改善程度进行分析,从而在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成本、取得的效益以及达到的效能这三者之间实现最佳耦合。

为了保证CBA和CEA分析的准确性,在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中,CBA和CEA分析需遵循一定的逻辑步骤:首先要识别所有可选择的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案;然后再对CBA、CEA分析所涉及的成本、效益及效能指标进行估算;最终计算出“成本/效益”和“成本/效能”比,从而选出最佳的整合方案。

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案的评估体系,必须对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案的成本、效益及效能进行准确的估算,从而为CBA、CEA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对于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成本投入,本文考虑通过自下而上法(bottom-up method)和自上而下法(top-down method)进行估算。

3.2.1 成本的评估

目前的成本估算体系,通常只考虑初次投入成本,并没有考虑信息系统投运之后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而企业信息化资源的管理包括采购、分配、调整、运行、维护和退役等流程,运行和维护成本随着时间递增,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而在对企业信息化资源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

(1)自下而上法

所谓自下而上的成本估算,是指以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为基础,自下而上逐层估算各要素的成本,最终得出总成本的过程。

本文所采用的自下而上法是以流程为基础,分别建立企业信息化资源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流程模型和WBS结构,然后逐层估算成本,最终累积得到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的LCC。具体步骤如下。

第1步:梳理各流程要素及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起企业信息化资源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流程模型。

第2步:根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流程模型,从检查和确定企业信息化资源最底层的工作单元开始,建立相应的WBS。

第3步:根据设备清单、系统规模、系统稳定性、维修人员等确定所需成本数据。

第4步:利用WBS自下而上逐层估算各要素的成本,最终累加得到LCC。

(2)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的成本估算包括两种方法:参数成本估算法(parametric cost estimating method)和类比估算法(analogy cost estimating method)。

所谓参数成本估算,是指运用历史成本数据和统计技术建立CER(cost estimation relationship,成本估算关系),即根据现有的历史数据找出成本驱动因子(cost driver),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成本和驱动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从而对目标成本进行准确而有效的预测[3]。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通过有效的数据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提高了模型的可信度;而缺点主要在于采集合适的历史数据是相当困难的。

所谓类比成本估算,是指以比较法和插补法为基础,通过与以往的类似项目类比,对差异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得出成本的过程[4]。该方法是最简单的成本估算技术,实质上是一种专家判断法,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快速进行成本估算,在没有足够数据的情况下,类比成本估算方法非常有效。但是,为了使这种方法更为可靠,进行类比的项目不仅在形式上要相似,而且在实质上也要非常趋同,而在实际运用中,根本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方案,这也是该方法的局限所在。

本文所采用的参数成本估算法,首先需要采集合适的历史数据,识别所有可能与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成本相关的特征参数,如企业信息化资源的维护成本可能与企业信息化资源的可靠性、维修性参数、人员的技术水平、备件的储备政策等有关;然后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建立成本和特征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此种关系一旦建立,之后只需输入少量的特征参数即可估算出企业信息化资源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成本,而且可以迅速地估计出企业信息化资源的某些特征参量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从而对方案设计及方案变更的成本影响做出评估。

本文所采用的类比成本估算法,建立在与过去类似的企业信息化资源和技术经验进行类比的基础上。当新信息资源的功能、结构和性能等与某个已有的信息系统类似时,可先由技术人员对不同企业信息化资源的技术差异做出评估,然后根据技术进步的影响和加工因子对现有成本数据进行修正,即可得到新设备的费用。

3.2.2 效益和效能的评估

正如前文所述,在对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案进行CBA和CEA分析时,除了衡量成本,同时还要考虑效益和效能的表现。进行效益和效能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具体取决于分析对象的特性以及可以获得的信息。针对企业信息化资源的特性,本文界定了整合效益和效能的内容,并提供了具体的衡量方法。

(1)效益评估

对于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效益,可以从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方面进行评估。

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指可明确量化的货币价值效益,如利润增加、成本下降、资金周转加快、生产效率提高等。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直接效益主要建立在外部性和边际成本递减的理论基础上,因此主要考察两个基本的方面——成本和效率。

对直接效益的评估可围绕“三流两周期”——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产品生命周期、资产生命周期,分别核算出由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前后削减的成本、增加的收入、缩短的时间以及提高的效率。

无论是成本的下降,还是收入的提高,都可归结为利润的增加。对于成本节省的评估,同样应考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在各阶段节约了多少成本。有的整合方案可能有利于降低购置成本,有的方案则更利于降低后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这就需要综合评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成本节约情况。

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的间接效益是指不容易被具体量化的效益,是企业在财务报表记录的货币资本以外获得的其他非财务资产,可以说是层次较高、布局长远的效益,它通常是策略性、导向性的。比如,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与规模,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加强企业与客户的沟通,从而扩大市场规模,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先进的管理模式获得社会和交易商的认同,提升企业形象,积累社会资本。

进行CBA分析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对信息资源整合效益的评估上,尤其是对间接效益的准确衡量。对企业信息化间接效益的评估,实质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以外的隐性资产进行估算,所以可以采用非财务的无形资产评估的一些方法,尽量将其转化为定量的指标。比如,对社会资本的测度可采用世界银行使用的一些指标,主要分为测度横向社会资本、测度纵向社会资本、考察社会一体化和社会分裂对经济成果的影响以及将正式制度当作社会资本加以评价4类。对创新能力的测评可采用国家信息测评中心提出的灵敏度指标,主要包括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两方面。

(2)效能评估

对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进行CEA分析时,可使用信息资源的性能指标(如系统响应时间、资源使用率、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衡量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效果,从而计算整合方案的“成本/效能”比。

对性能指标的评估,可通过考察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标杆值的相似度来做出判断。此时,标杆值的选取和确定就成为评估的关键,而企业标杆值的确定是有明显难度的。即使通过建立标杆值数据库,并且不断进行修改和更新,想要以此作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企业信息化的参照标准,得出的结论也难以令人信服。

因此,更客观的方法是通过科学的测试工具来评估性能指标,如并发用户数旨在度量服务器并发容量和同步协调能力,反映了信息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该指标可通过一些专门的工具软件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就是模拟大量用户同时向某系统发出访问请求,并进行一些具体操作,以此为相应系统加压。

4 结束语

随着企业对企业信息化资源需求的不断深入和企业信息化资源的日益丰富,企业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已成为当前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较为紧迫的任务。

运用本文提出的基于成本角度的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模型,通过CBA和CEA分析对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所有备选方案进行了充分的目标分析,让企业全面了解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投资回报,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决策的经济性,更好地支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 Horton F W.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a Decade of Progress,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 Ltd,1985

2 Beaumont J R,Sutherland E.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Ltd,1992

3 Duverlie P,Castelain J M.Cost estimation during the design step:parametric method versus case based reasoning metho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1999,15(12):895~906

4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Military jet engine acquisition.Technology Basis and Cost-Estimating Methodology,Strategic Planning Division,Directorate of Plans,2002

5 Shi Shuangyuan,Zhang Jinlong.Research of information system.Computer Application & Software,2003(20)

6 Huo Guoqing.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 consolidation theory and cases.Tsinghua University,2004

7 Meng Guangjun.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guide.Science Publications,2008

8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Early Development.Lift Cycle Cost Analysis Handbook,1999

9 David L Anderson.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s.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1

10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 Cost Estimating Handbook,Office of Headquarters Operations,2002

11 Parametric Estimating Handbook.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arametric Analysts,Fourth Edition,2008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效益效能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