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访CCBN2012

2012-03-31电视技术编辑部

电视技术 2012年8期
关键词:户户机顶盒安卓

《电视技术》编辑部

2012年3月21 日至23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2)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如约登场。在历时近3天的展会中,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千余家企业最先进、最成熟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汇聚一堂,3D、智能终端、媒体云等亮点夺目;“户户通”、“NGB”等重大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全面展出;CCBN-BDF等专业技术论坛百家争鸣,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的积极参与……本期“DTV观察”栏目,请广大读者随本刊记者一道走访CCBN2012。

3 D展区精彩非凡3D内容满载期待

2012年1月1 日,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正式开播,标志着中国3D电视产业迈入了新阶段。从3D的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内容制作,到3D频道的播出,广电行业无论厂商还是运营商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今年的CCBN,3D成为了展会的重头戏,3D摄录设备、3D节目拍摄合成与监视系统、3D视频图像处理器、3D立体制作和传输处理器、3D立体高清电视制播网络系统、3D监视器、3D电视机等冠以“3D”名头的展品令人目不暇接。

展会上,众多设备厂商将搭载了3D技术的产品放在重点位置展出,采、编、播等重点环节的3D新品均有亮相。终端厂商们也纷纷推出了新研发的3D电视,在海信、创维、TCL和长虹等厂商的展位上,到场的观众一饱眼福,切身体验了3D技术来带的视觉享受。

在3D拍摄环节,索尼展出了独具特色的PMW-TD300索尼首款肩扛式3D摄录一体机和HXR-NX3D1C NXCAM 3D手持式摄录一体机,并在现场搭建了拍摄场景,观众可以操作摄像机进行3D拍摄。索尼高清影视技术学院在展台现场举行了多场3D公开课,讲解相关拍摄技巧与现场制作系统的应用。

捷成世纪重点展演了捷成立体电视制播端到端解决方案,并由技术人员向观众介绍其在3D试验频道中的运用情况。捷成世纪立体电视制播端到端解决方案配备了3D Edit&Effects 3D辅助工作站、3D-Online高端包装工作站、立体SDI信号监测系统、立体视音频切换台等部件,为用户带来了先进的3D电视节目制作工艺。

中科大洋的“水晶”三维包装合成系统吸引了很多观众。该系统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创造爆炸粒子,引入3D动画,还可以实现丰富的光效和精深效果。大洋在现场模拟搭建了S3D全媒体演播室,并开辟了3D非线性编辑系统展示区,展示了支持3D制作的新品D3-Edit HD8 3D。

新奥特在其3D制作区全面展示了包括3D视频剪辑Himalaya 5.0、3D图文制作Mariana.5D 3DTV和A10 3DTV、3D后期包装DX敦煌视觉效果合成系统等在内的新奥特全线3D产品,并展示了新奥特3D产品在3D实验频道的应用。

目前,一些通信行业的企业也参与到3D的建设热潮。展会上,中国普天带来了3D演播室节目制作全流程解决方案,配备了西班牙快马3D演播室处理器,VIZRT 3D虚实结合的实时节目包装系统,AXON多功能3D信号处理单元及松下3D大屏幕显示解决方案,为电视台3D节目制作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国外厂商思科公司展示了采用博通3D与可视电话技术解决方案的3D高清视频通信机顶盒和全高清3D视觉体验端。该方案能支持3D视频通话,使用户在进行视频通话的过程中有近在咫尺的感觉。

在室外展位上,索尼展示了即将正式向北京电视台交付的一辆由索尼设计制造的3D电视转播车(编号Demo 5),它具备3D制作与转播能力,同时兼容2D转播。这也是国内电视台拥有的第一台3D电视转播车,由此开启了转播车的3D时代。

3D来袭,相对于技术革新、产品升级热火朝天的景象,3D节目内容明显动力不足。今年元旦3D试验频道正式开播,经过2个多月的实践,3D频道的节目制作和播出逐渐走上正轨。但与此同时,3D内容不够丰富的特征也逐渐显现。虽然频道内容包含了动漫、体育、专题片、影视剧、综艺等类型的3D电视节目,在春节期间还播出了3D春晚,但每天首播时间短、内容有限,很多空白时段还是要靠多次重播来填补。

节目内容是电视产业链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内容不断丰富,才能驱动观众的消费热情,带动设备厂商的研发热情,从而推动电视产业的不断发展。所以,在加强3D频道覆盖的同时,各级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更需要加强3D电视节目的制作,丰富节目源,进一步推进3D产业的蓬勃发展。

终端智能化拥抱安卓将成为家庭媒体中心

除了高清、互动、3D等成熟功能,智能化成为终端产品提升竞争力的新功能。在CCBN2012走访中记者发现,为了实现智能化,包括长虹、创维、同洲、海信、银河电子、九洲、金亚等众多知名终端厂商纷纷将橄榄枝投向了安卓操作系统。安卓免费、开放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第三方软件开发群体,使终端厂商能以最低的成本换取广泛的应用软件支持,进而使用户的新体验选择更加丰富。

据悉,国内市场上50%以上的安卓智能机顶盒底层采用的是海思的芯片解决方案。据海思网络接入终端STB开发部技术人员介绍,安卓系统由于本身是针对手机产品开发的,不能直接移植到机顶盒上使用,需要进行一些技术处理,如提高其支持的屏幕分辨力,调整人机交互方式,去除触摸屏、电话功能等。目前,海思的Hi3716C已经能够支持Android 4.0。

智能化的终端发展同样离不开智能化的中间件。银河电子展出了其基于安卓的And中间件,对安卓在标准化方面进行了优化,使其符合我国的中间件标准,并保留了其固有的开放性优点,进一步降低了安卓的应用门槛。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深入,广电与电信和互联网之间的技术壁垒将被彻底打破,广电不再是电视机的唯一运营商,IPTV、互联网电视等新业务全面发展,为有线网络运营商形成很大的竞争压力。如果智能化的机顶盒能够变身为家庭媒体中心,既能满足宽带互联网的各种增值业务需求,又可以配合广电“可管、可控、可信”的互动式应用,将能很好地提升广电竞争力。据了解,此类智能终端应集成有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芯片与电视的高清显示功能,采用开放的软件平台,利用IP宽带网络,向家庭电视观众提供包括数字影像在内的多种交互式娱乐咨询服务,如3D体感游戏等。当然,这样的STB不会再由运营商免费提供给用户,而是由用户自己支付购买。在CCBN2012上,此类终端有天柏的HMC、海信的智能机顶盒HiT1000、数码视讯的HiTV互动视频服务平台、创维的家庭多媒体智能终端和长虹的智能中心等。

媒体云助力广电业务融合

媒体云是“云计算”技术落地广电实施的产物,能够有效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分发、管理、分析等关键技术问题,是实现三网融合、多屏互动的有效技术途径,能够有效推动广电业务融合。在CCBN2012中,媒体云技术及相关解决方案仍然是国内电信业知名厂商的展示亮点。

华为和大唐移动都提出了媒体云解决方案,集成了三网融合的三屏互动、云计算和媒体分发技术,将移动互联网的手机终端、广电网络的机顶盒以及无线互联网PC有机结合,把传统广电行业的媒体生产、媒体管理、媒体分发和媒体分析系统迁移到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平台上,促进资源共享、效率提升和节能环保,有效地推动业务与应用云化。

中兴的“融合业务多媒体彩云”展区,全面展示了全系列Co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面向应用交付的智能资源管理和调度,智能海量云存储能够解决数字海啸问题,具有高扩展和可用性;拥有客观可控的云网络以及完善的云安全。

UT斯达康首度展示的新一代VSC视频云平台,基于Rollingstream技术、网络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和先进的视频交换云技术,能够实现视频和音频内容在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互联网间的存储、交换和分发,而且能在多个视频屏幕如电视、PC、PAD和手机上整合视频和音频内容,让媒体运营商可快速发布IP视频服务,进而实现高品质、互动性极强的用户使用体验。

“户户通”成果卓越

2011年4 月,中宣部、广电总局全力推进在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利用直播星开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户户通”工程,解决2亿农户收听收看高质量广播电视的问题,在宁夏、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的部分乡镇陆续展开试点工作。截至2012年3月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累计安装开通680 973户,安装开通率为96.54%,各项指标顺利通过技术验收,全区300万农民群众收看到了60多套节目,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了“户户通”目标。

“户户通”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众自愿的发展模式。广电总局成立了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专门管理和监督“户户通”工程,各省(区、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经卫星直播中心授权作为直播卫星地方服务机构,负责管理本区域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的销售和安装服务,保证直播卫星和有线电视协调发展。用户自愿购买“户户通”接收设施,可免费收看中央电视台第1~16套节目、本省1套卫视节目、中国教育电视台第1套和7套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以及13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3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和本省1套广播节目。记者在CCBN-BDF上了解到,政府预算投资15亿元大力支持,确保在2012年12月31日前实现“户户通”目标。截至目前,直播星户户通工程累计开通74万余户,全国建成2.8万个专营网点,接收设备零售销量日均约2 000套,目前全国已有16万个行政村划入户户通服务区域。

“户户通”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其关键支撑技术包括专用的信道传输技术、定位管理技术、条件接收技术和用户管理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组合应用,能够保证“户户通”运营可信任、可管理、可控制,实现看电视、听广播、打移动电话、收听应急广播以及用户收视率调查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终端定位管理采用机顶盒与周边移动通信基站“绑定”而实现,利用移动通信基站进行定位,确保机顶盒只能在批准的服务区域内才能正常使用,离开服务区域无法正常接收信号,在技术上保证了卫星与有线的协调发展。“户户通”普遍采用“卫星+地面”的双模接收终端,也有少部分仅采用卫星数字电视形式。CCBN2012上,众多终端及芯片解决方案集体亮相,其中包括上海高清、湖南国科、重庆四联微电子及海尔的解调芯片,中兴通讯、瑞高信息、上海泓安、深圳宏天的GPRS位置锁定模块,以及四川长虹、康佳、九洲、创维、银河、熊猫、同洲、海信、TCL等的接收机顶盒,其产业链日趋成熟,将进一步推进“户户通”从看电视到用电视业务运营的实施。

……

CCBN2012的脚步渐行渐远,但是广电数字化、融合化的步伐仍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我们期待着,在CCBN2013上能够有更多、更好的亮点与大家分享。

猜你喜欢

户户机顶盒安卓
iPhone不卡的秘密曝光:安卓也能享受
机顶盒上别盖布
文物表情包
安全使用机顶盒注意五点
“户户通”工作有序推进
一种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侧抓包分析方法
当前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建设与管理
有线电视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测试系统的构建
户户通接收机在无GPRS信号区域的定位开通方案
What is Apple Watch All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