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肘部重力按摩法结合S-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2-03-31杨晓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肘部医者肌群

杨晓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证”,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笔者采用肘部重力按摩法结合S-E-T(泰玛滑动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我科2010年7月-2011年7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37~55,平均年龄47.1岁;其中45~50岁21例;病程2个月~2年,病因有外伤史2例,受风着凉、劳累的16例,无明显诱因的12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1]。

1.3 治疗方法

1.3.1 肘部重力按摩法 医者取坐位于患者身侧,将前臂上1/3尺侧、背侧部或肘尖施术于作用部位(背腰及下肢部),以身体上半部的重量为动力源,在弯腰与身体向前外侧倾斜(此时身体重心前移)的同时给予施术部位向下的压力,随即逐渐将腰部抬起(使身体重心后移),同时给予施术部位向前的推力,待重心完全移动至身体中线时,重复前次动作。依用本法时要掌握肘部下压力以及前推的时机,即肘部的下压力必须根据受术者的年龄、性别、胖瘦、承重能力以及具体病情而定,年龄偏大、女性、较瘦弱以及病情较重者,下压力宜轻,反之亦然。再次,在整个手法操作的接续上,当于下压力结束后方可进行前推,前推时肘部要保持一定的压力,推动的距离以不影响拗腰和身体的节律性倾斜为限。

1.3.2 S-E-T(悬吊式锻炼治疗) 悬吊运动治疗(S-E-T)是以骨骼肌疾病得到持久的改善为目的的主动治疗和运动的一个总的概念。悬吊运动治疗概念包括诊断和治疗系统。诊断系统涉及肌肉耐力的测定,通过不断增加开放式和闭锁式动力链的负荷来实现。治疗系统包括如下部分:肌肉松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系统、感觉运动的协调训练、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制动肌的动力训练,健康体能运动,团体运动,伴有长期随访的家庭个别化运动以及用来制定和修改运动计划的计算机软件。1)按照“弱链原理”进行检查和诊断,最初的物理功能检查后,利用“弱链原理”进行系统检查,找出腰及下肢某块或某组因力量薄弱而不能与其他肌群协调工作的肌肉或肌群。2)当“弱链”被确定,在开放运动链状态下锻炼薄弱的肌群,使其能够在闭链状态下可以协调工作。3)在闭合运动链状态下,利用S-E-T概念进行锻炼,逐步增加腰背部肌肉负荷量,逐步增加核心肌肉力量。

“薄弱环节”:在一个动作中,某肌肉和其他肌肉一起工作时,它太弱以至于不能发挥它应有的那部分作用。开放式动力链:肢体远端不固定,且不受重(远端在固定的近端基础上移动)。比如不负重的长凳仰卧推举练习。闭锁式动力链:肢体远端固定,且负重(近端在固定的远端基础上移动)比如屈膝运动。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定标准执行。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 °以上,能胜任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直腿抬高比原来提高10 °~20°以上,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30例中,治疗1~3个疗程,随访3个月。治愈1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1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部由于损伤、退变、寒冷刺激等原因,造成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稳定性下降,继而使得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发生充血、水肿、变性等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现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很多,并大多能起到治疗作用。但是对于医者本身,因某些手法需要长期站立并弯腰施行,而引起医者本身的副损伤,导致医者患本病的机率加大,肘部重力按摩法通过操作上体位的变化,能够明显改善医者腰部受损的几率,并以其操作简单,方式新颖,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肘部医者肌群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一肘部练习(中级篇)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肘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诊治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