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乳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三合平脂胶囊中谷维素与黄连素的含量Δ

2012-03-26石勇张守尧张忠义贺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药剂科广州510282

中国药房 2012年5期
关键词:谷维素黄连素量瓶

石勇,张守尧,张忠义,贺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药剂科,广州510282)

黄连素与谷维素均为传统经典老药,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1,2]表明,较大剂量的黄连素和谷维素均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且谷维素可以促进黄连素的体内吸收[3],在笔者的前期研究中发现两者合用可产生协同降血脂的作用。目前关于谷维素的含量测定方法2010年版《中国药典》尚未收录,在卫生部部颁药品标准[4]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而黄连素的含量测定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文献中采用HPLC法[5~8]和UV法[9~11]测定黄连素、谷维素含量的报道也较多,笔者对这些方法进行了逐一筛选,发现这些方法均无法排除同一种制剂中二者的相互干扰,实现同一制剂中2组分的同时测定,也未见如何同时分离测定黄连素与谷维素的文献报道。新兴的微乳液相色谱(Microemuls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MELC)是指以微乳为流动相的HPLC法,具有独特的分离效能,分离效率高,国内、外已有较多文献报道[12~14]。笔者采用MELC法实现了黄连素与谷维素的同时分离测定,且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分析,为后期黄连素与谷维素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弥补了同时分离测定黄连素与谷维素的研究空白。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gt 1100 HPLC仪(美国安捷伦公司);RD-200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超声仪(江苏昆山市超声仪器公司)。

谷维素对照品(日本东京化成贩壳株式会社,批号:YNPCO000172,纯度:99%);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13-200911,纯度:86.8%,本试验中黄连素含量以盐酸小檗碱计算);乙腈为色谱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三乙胺(TEA)及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三合平脂胶囊(珠江医院药剂科提供,批号:091225、100124、100210,主要组分为谷维素与黄连素,制备时将黄连素与谷维素按一定比例(暂时不宜公开)物理混合后直接装胶囊,不含其他辅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分别精密称定谷维素和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以乙腈作为溶剂制备成26.4 mg·L-1的谷维素对照品溶液和9.45 mg·L-1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在200~500 nm波长范围内分别扫描,结果见图1。

图1 紫外光谱图Fig 1 UV spectrum

比较谷维素和黄连素的紫外光谱图可发现在230 nm波长处谷维素与黄连素吸收峰比较接近;另外在230 nm波长处可排除溶剂的干扰,基线稳定性好,因此确定测定波长为230 nm。

2.2 微乳流动相的制备

取33 g SDS,加入约800 mL的0.5%TEA水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100 mL正丁醇、10 mL正辛烷和30 mL乙酸乙酯,最后加入0.5%TEA水溶液稀释至1 000 mL,超声15 min至形成澄明溶液,即得微乳流动相,磷酸调节pH=3,0.45 μm滤膜过滤备用。

2.3 色谱条件

色谱柱采用Agilent XBD C18(150 mm×4.6 mm,5 μm);采用“2.2”项下的微乳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

2.4 溶液制备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定盐酸小檗碱对照品10 mg,置于100 mL量瓶中,加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谷维素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定谷维素对照品10 mg,置于100 mL量瓶中,加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定三合平脂胶囊内容物粉末20 mg,置于100 mL量瓶中,加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空白溶液:取乙腈稀释后作为空白溶液。

2.5 专属性考察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谷维素对照品溶液、空白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 μL,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的峰与相邻的杂质峰,以及谷维素主峰与相邻的杂质峰的分离度均符合要求,详见图2所示。

2.6 线性考察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10 mg、谷维素对照品10 mg置于50 mL量瓶中,加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分别精密量取上述混合对照液1、2、5、10、15 mL置于25 mL量瓶中,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按“2.3”项下色谱条件,对5份对照品溶液各进样20 μL,每个浓度重复进样3次,测定并记录峰面积。以浓度(c)与峰面积(A)进行线性回归,得盐酸小檗碱与谷维素线性方程分别为A=6.742 8c-2.378 7(r=0.999 8)、A=22.615 2c+16.006 4(r=0.999 1),结果表明二者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均为8~200 mg·L-1。

图2 微乳液相色谱图Fig 2 MELC chromatograms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分别精密量取2 mL已知浓度的样品溶液3份于50 mL量瓶中,分别加入混合对照液2、5、10 mL,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0 μL进样测定(n=3),按“2.3”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回收率试验结果(n=3)Tab 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n=3)

2.8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混合对照液5 mL,置于50 mL量瓶中,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每次进样20 μL,反复进样9次,计算峰面积RSD值。结果黄连素RSD=1.4%,谷维素RSD=2.5%,表明本法精密度较好。

2.9 稳定性试验

精密量取混合对照液5 mL,置于50 mL量瓶中,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日内0、2、4、6、8 h进样1次;连续3 d每天进样1次,计算峰面积的RSD值。结果表明,黄连素在乙腈中稳定性好,RSD=1.6%;谷维素在乙腈中稳定性较差,仅在8 h(1 d)内保持稳定,RSD=3.4%。

2.10 方法耐用性考察

当色谱柱由Agilent Eclipse XDB C18(150 mm×4.6 mm,5 μm)更换为Agilent Hypersil ODS C18(250 mm×4.0 mm,5 μm)时,盐酸小檗碱和谷维素的色谱峰变宽、保留时间延长,但盐酸小檗碱峰与相邻的杂质峰,以及谷维素峰与相邻的杂质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柱温在25~35℃变化以及流速在0.8~1.2 mL·min-1变化时,该方法仍然适用。

2.11 样品含量测定

取批号为091225、100124、100210的样品,分别按“2.4”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按照“2.3”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每批样品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结果见表2。

表2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n=3)Tab 2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samples(n=3)

3 讨论

谷维素在部颁标准UV法含量测定中所用溶剂为正庚烷,另有文献报道[15~17]采用氯仿、乙醇、异丙醇等作为溶剂,而本试验中笔者选用乙腈作为溶剂是因为黄连素不溶于正庚烷,而黄连素与谷维素在乙腈中均有较大的溶解度,并且以乙腈作为溶剂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对溶剂的要求,因而选用乙腈作为溶剂。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黄连素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其色谱条件为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1磷酸二氢钾和0.05 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1∶1),含0.2%三乙胺,并调pH至3.0)-乙腈(60∶40),但采用该方法同时测定黄连素与谷维素时,谷维素在120 min内仍未出峰;部颁标准中,谷维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UV法,由于谷维素与黄连素在紫外吸收范围内均有吸收,无法实现制剂中2组分的含量测定。本试验用微乳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素与谷维素复方制剂的含量,能够有效地排除制剂中2组分的相互干扰,省时省力,准确性高,可用于制剂中黄连素与谷维素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谷维素是环木菠萝醇类与阿魏酸组成的阿魏酸酯类混合物,本试验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进行含量测定的研究,能够有效地实现制剂中谷维素含量的控制,与张连成等[5]报道的方法思路一致。

试验中为消除黄连素与谷维素拖尾的现象,曾尝试在流动相中添加0.2%~1%(V/V)的三乙胺,结果0.5%的三乙胺能使得峰形变窄、拖尾减轻,再加入3%乙酸乙酯后,峰形更为理想。

[1]吴林根,陈 敏.黄连素伍用谷维素对血脂和体重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8):576.

[2]许仁溥,许大申.谷维素降脂药开发[J].粮食与油脂,1994,35(4):20.

[3]李宝馨,杨宝峰,郝晓敏.黄连素单用及合用谷维素在家兔及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54.

[4]WS1-47(B)-89,谷维素[S].2007.

[5]张连成,贾首时,王超众.HPLC法测定谷维素片含量[J].中国药品标准,2008,9(3):237.

[6]Yoshie A,Kanda A,Nakamura T,et al.Comparison of γoryzanol contents in crude rice bran oil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by various determination methods[J].J Oleo Sci,2009,58(10):511.

[7]高 鹏,王晓南,韦 霞.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清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6(3):179.

[8]彭素莲.HPLC法测定复方护肝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海峡药学,2010,22(1):61.

[9]招嘉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更年灵胶囊中谷维素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08,23(1):7.

[10]李素梅,贾梅林,牟永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更辰胶囊中谷维素的含量[J].黑龙江医药,2009,22(6):763.

[11]温 坚,李 芳,林三清.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消丹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中国药师,2009,12(5):589.

[12]El-Sherbiny D,El-Ashry S,Mustafa M,et al.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microemulsions as eluents i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J Sep Sci,2003,26(6-7):503.

[13]Jancic B,Ivanovic D,Medenica M,et al.Development of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fosinoprilat determination in human plasma using microemulsion as eluent[J].J Chromatography A,2005,1 088(1-2):187.

[14]Broderick M,Donegan S,Power J,et al.Optimisation and use of water-in-oil MEEKC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J].J Pham Biomed Anal,2005,37(5):877.

[15]陈攸伟.谷维素片含量测定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药事,2000,14(6):124.

[16]邱红钰,汤柏寅.谷维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华西药学杂志,1998,13(1):36.

[17]Bucci R,Magri AD,Magri AL,et al.Comparison of thre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γ-oryzanol in rice bran oil[J].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03,375(8):1 254.

猜你喜欢

谷维素黄连素量瓶
米糠油中谷维素的制备及应用专利技术综述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奶粉中的钙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高效液相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中游离硫的含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氮平有关物质
黄连素非中药 儿童应慎用
一药多用黄连素
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谷维素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