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有效实施的探讨——以闽南高校为例

2012-03-25朱海华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阳光因子

朱海华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有效实施的探讨——以闽南高校为例

朱海华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000)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的影响因素。结论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响应教育部号召以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应用参考价值。

阳光体育运动;高校体育教育;有效性

1 引言

2006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确定将学校体育工作做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国务院委员陈至立出席并宣布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度讨论和重视,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全民族体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阳光体育运动开展6年来,不论是活动的开展模式还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纵观国内学者相关研究发现,针对于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有效性的研究较少,其中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专门针对高校体育教育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真实探讨了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的影响因素,对响应教育部号召以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应用参考价值。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有效性为研究对象,以闽南地区高校,其中选取了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漳州师范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城市职业学院7所高校,每所高校随机抽取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中的两个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图书资料。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查阅有关研究论文100余篇。查阅了中央下发的有关阳光体育运动的文件,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需要,设计《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有效实施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为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和覆盖率,本次调查覆盖闽南地区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共400份,回收383份,其中有效问卷361份,有效回收率为90.25%。

2.2.3 访谈法

运用访问调查法,向教育部门的专家、工作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及学生就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交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2.2.4 观察法

为了研究的需要,实施了大量的随堂观察,在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期1学年2个学期体育教学的观察中,针对三个年级三个班进行了120节课的随堂观察。

2.2.5 数据统计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因子分析等运算,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表格绘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教育有效性概念的定义

2006年12月23日,全国第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召开并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强调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2007年4月29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同时举行“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仪式,拉开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帷幕。所以说:阳光体育运动是在学生体质发展趋势很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意在遏制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的趋势,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突出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和规划,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青少年广泛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局面和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共识。

体育教育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与学生学习规律,成功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行引起、激发、维持和促进,有效、高效的达到教学效果,其核心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师授课效果的提高,主要由理论基础、评价标准、体育教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构成。

3.2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提升体育教育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因子分析是将具有复杂关系的多种因素,经过筛选,归结为数量较少的几个综合因素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根据问卷中涉及可能影响到体育教育有效性的19个因素,并对每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分为五个级别,按影响程度从小到大分别赋分为1、2、3、4、5五个分值,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R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影响体育教育有效性的因子指标体系

3.2.1 条件类因子分析

表2 因子名称、内容、载荷量和指标序号

从表2中可以看出条件因子贡献率达到26.651%,是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有效性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条件因子中最突出的是经费投入因素和场地器材因素,没有经费的保证,很难保证活动的开展质量,现阶段活动的开展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远远不能满足活动的开展需求。与此相照应的影响因素是场地器材的不足,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在活动的开展期间,各学校场地器材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仍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需要,在场地器材的管理与维护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漏洞。

在条件因子的其它因素中,师资队伍、政策导向、多学科服务于活动的研究程度等对体育教育课堂有效性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基本条件,但调查中发现,虽然政策导向较好,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在多学科服务于活动的研究方面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或制度,随意性较强,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3.2.2 人员类因子分析

表3 因子名称、内容、载荷量和指标序号

人员类因子的贡献率为18.373%,排在影响因子第二位。人员因子包括上级领导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学生家长因素四个部分,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上级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活动的深度推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上级领导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发展,体育教师作为活动的实施者,在课堂有效性的提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与付出程度决定着提升水平。此外学生自身以及学生家长的认识程度对行动的选择起很大的导向作用。

3.2.3 环境类因子分析

表4 因子名称、内容、载荷量和指标序号

环境类因子包括舆论导向因素、开展氛围因素和意外伤害因素三大部分,其贡献率为11.381%,排在第三位。舆论导向作为国家政策的积极体现,对社会的认知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舆论宣传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说服力,不利于良好的舆论导向的形成以至于社会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明在舆论宣传方面还有待于改进。由于缺乏完善的意外伤害预防与应急机制,突发事件往往得不到有效预防与控制,在某些层面对体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影响较大。

3.2.4 实践类因子分析

表5 因子名称、内容、载荷量和指标序号

实践类因子包括学生课业负担因素、体育课程因素和课外体育活动因素,贡献率为7.83%,排名第五位。体育课程因素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对活动的开展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体育课程做为学生主要的体育锻炼时间,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身体素质的提高及终身运动习惯的养成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保证体育课程按时足量的同时还要深入挖掘课程的内容,体现课程的与时俱进,从本质上吸引学生,这才是解决体育课程枯燥单一的有效途径

3.2.5 信息类因子分析

表6 因子名称、内容、载荷量和指标序号

信息类因子包括学术交流因素和实践交流因素,贡献率为6.924%,排名第六位。学术交流与实践交流可以看做是理论与实践的一部分,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由于每个人所研究的方向与深度有差别,所以相应的学术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共同为活动的深度推进服务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实践交流做为活动经验的直接传播与发展,对体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各地市都有自己的特色项目及优秀的开展手段,加强活动的实践交流有利于课程有效性的提升。

3.2.6 管理类因子分析

表7 因子名称、内容、载荷量和指标序号

管理类因子包括法律法规因素和监督评价因素,贡献率为9.591%,排名第四位。现阶段活动开展过程中法律法规需要参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不但缺乏时效性,而且针对性也不强,不利于活动开展中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中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既做为活动的发起者又做为活动的管理与监督者,作为一个多部门合作管理体系,其管理效能如何?值得商榷。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高校体育教育有效性共有19个因素,按照因素的类别分为条件类因子、人员类因子、环境类因子、实践类因子及信息类因子六个方面。

4.1.2 从因子影响程度来看,条件因子贡献率达到26.651%,是最重要影响因素;人员类因子的贡献率为18.373%,排在第二位;环境类因子贡献率为11.381%,排在第三位;管理类因子贡献率为9.591%,排名第四位;实践类因子贡献率为7.83%,排名第五位;信息类因子贡献率为6.924%,排名第六位。

4.2 建议

4.2.1 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新媒体宣传与网络课堂设计

教学内容应该在教学目标相符合的基础上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在内容的选取中应该加大对教学内容生活化、实用化、科学化的探讨,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成为学习喜欢接受的授课内容,这是体育教育高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更多的优势。它能够进行多渠道传播、任意转载、海量收播,受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将信息传播出去,从而实现双向互动,自由点播,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3]。

阳光体育运动网络课堂是以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形式为出发点,结合各地区开展的实际情况及特色活动。通过多媒体和网络的结合,不仅能够大范围、多角度宣传活动,更可以打造一个体育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友好交流沟通平台。全面设计制作阳光体育运动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体育健康新知识、新信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2.2 激发学生锻炼动机,弱化成绩衡量标准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的单一分数评价制度,弱化运动技术和技能的系统性学习,彻底消除以往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现状,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运动潜力的挖掘,注重学生参与意识和运动中的创新精神[4]。其次深入落实“阳光体育奖章”制度,对于达到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证章”,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且依托健康评价体系,对每年的体质监测结果进行通报,从而增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激发学生自发运动的自觉性。

4.2.3 多元化筹集资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现阶段,政府部门对学校体育的投入仍然是主要资金来源,由于学校众多,仅靠政府拨款难以保证活动经费的充足,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捐款和集体投资,广泛吸纳体育彩票、体育旅游、企业赞助和场地出租等收入,改变过去单一的靠政府投资的局面,全方位多渠道为阳光体育运动筹集资金是活动正常开展的有力保障。

4.2.4 减少与预防运动损伤

对于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麻痹大意,在努力做好预防与保障机制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正确引导学生参与。

首先,学校要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育调查和检测,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疾病产生的体育伤害;对于学校组织参加的各个级别的比赛、校外组织的各种活动,对可能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和项目做充分的估计和预测,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保障,确保活动的顺利运行。学校大力开设体育安全教育课程,加大对学生运动损伤及预防的教授,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体育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课程的教学中应严密组织安排,做好准备活动及服装的检查,教师的讲解要清楚明确,动作示范要规范到位,教学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并做好各方面的安全预防工作。

再次,学校应场地器材实行安全监管、责任到人制度,定期组织人员对场地、器材、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排除、维修或更换,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

[1] 陈至立.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12月23日)[J].中国学校体育,2007,(1):4-7.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EB/OL]. http://tv.people.com.cn/GB/14645/25059/5654903.html.

[3] 叶舜祺.广播记者现场播报能力初探[J].东南传播,2010,74(10):136-137.

[4] 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81-83.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scussed of College Sports under Sunshine Sports Background——Taking Colleges in South Fujian Region as Examples

ZHU Hai-hua

(Public Teaching Department,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gzhou,Fujian,363000,China)

Using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the university sports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or empirical research,Discuss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ascension of sunlight sport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The conclusion is that,Sunshine sports movement to our country college PE education quality ascension has certain positive meaning,and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sunshine sports movement has to respond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alled on and improve the youngster health level ha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eference.

Sunshine sports;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G807.01

A

1673-1417(2012)03-0096-06

2012-08-10

朱海华(1979一),男,河南淮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季平)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阳光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走,出发!
影响因子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走在阳光路上
呆呆和朵朵(13)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