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2-03-23陈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上课时数轴结论

陈俊

内容提要:相比其它学科,数学内容较多较深,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老师们都在思考这一问题。本文以解不等式組一节的教学为例,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出自己的一些简单思考。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

Abstract: compared with other disciplines, mathematical content are many deep, and class teaching time is limited. In the limited time, complete the teaching mission launched quality, we must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in the teaching how to improve the valid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ll the teachers in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In this paper a quarter of the solution inequality teaching as an example,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make your own some simple thinking.

Keywords: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解不等式组的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学习一部份内容前,应作好相关准备工作。比如在讲解不等式组这节内容之前,应先让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准备:如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等。同时了解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尽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的思考起来,有效的动起来,练起来。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上课时应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适当的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开始上课后,老师要尽快的让学生明确自己应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在引导学生学习解不等组时,我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对新的教学方式不适应,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强,甚至不知道应如何学。故在布置任务前,我先给他们作出相应的示范:先仍以学生习惯的讲授法对例1作出探讨性示范研究。

对此我认为,老师应尽量少讲,不能老用注入式教学。但不是不能讲,适当的讲解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它使学生在后面的自主性学习中,有能够参照、借鉴、模仿的对象,从而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

例1:解不等式组

解: 解不等式(1):

解不等式(2):

在数轴上标出不等式(1)(2)的解,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再让学生观察以下不等式,通过画草图确定他们的解集,

类似的解集是___ 。解集是_____。

由上面问题可归纳出结论:

(a)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b;(同大取大)

(2)上课进程中让学生明确阶段性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动手练习。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就应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任务,让他们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因此接下来我让学生以上例为参照,试各自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一,并并归纳相应结论。归纳出结论后再以两人一组对自己组结论进行对比讨论,将自己思考所得结论写出并同桌看,看两人结论是否一致,不一致讨论一下,一致的同学可让其先看练习二内容(因结论明显易得出,故讨论的小组不必太大,以节约时间)。

练习一

解不等式组:

解:解不等式(1)得:

解不等式(2)得:

在数轴上标出不等式(1)(2)的解集后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画草图确定下面不等式组的解集:

的解集是__________。的解集:__________。

和例1类似,我们有得到什么结论?

(b)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a;(同小取小)

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结论,且学生所得结论一致,故不作讲评只让学生口述结论,教师板书即可。

接下来让学生完成下面练习

练习二

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先完成解不等式(1)和(2)的计算后,同桌交换检查对方完成情况,并思考如何确定下面类型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不等式组

解:解不等式(1)得:

解不等式(2)得:

所以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3)上课时要重视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的及时解决和突破。

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要及时解决,为学生排除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对疑难问题的讲解尽理做到深入浅出,多用演示实验等方法。

在巡视学生对上面练习二完成情况时,我发现:完成这一个练习时,因问题的难度有所增加,部份学生不知道如何确定不等号方向不一致的不等式组的解集,部份学生理解了一些,但不知道应如何书写,还有把解集写成了和的。

而一些自己明白的学生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为不明白的同学讲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叫了三名身高有较大差异的同学到讲台上从左到右以从低到高的顺序排成一排,并向学生解释,这和数轴上的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同学X的身高要小于较高的同学甲的身高(3),同时要大于较矮的同学乙(-2),则同学X的身高应介于甲乙二人之间,那么按从小到高的顺序排列后,同学X的位置应居中,然后再用“<”将他们联接起来!得到不等式的解集为:

然后让学生思考:

如果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用什么符号联接?

答:“”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c)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x<b; (大大小小中间找)

接下来让学生画草图确定以下不等式组的解集:

的解集是__________。 的解集是__________。

(4)上课过程中气氛要尽量的轻松和民主。

尽量让学生有发表意见和表现自身的机会,充许学生有不同意见。比如对于一些重要结论的归纳,只要意思准确,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各组推一名代表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练习二中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时,学生归纳的表述在这儿各不相同,如:“大小小大取中”,“大于小数的小于数大的找中间”,“大大小小中间找”………但他们的表述意思表达的意思是正确的,我就给予了及时肯定,并最后将大家认为最顺口好记的一个表述“大小小大中间找”板书于黑板上!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练习,同时抽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经过前面两个练习,在这儿可以煅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练习三

解不等式组

解:解不等式(1)得:

解不等式(2)得:

所以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为空集。

的解集是__空集______。的解集是__空集____。

类比练习二的处理得结论:

(d)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无解. (大大小小解集为空)。(学生更喜欢他们归纳的大大小小,找不到。)

(5)上课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检测。

一堂课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掌握,能力是否己得到煅炼,要相应的手段进行检测,所以学生课堂定时测验必不可少。将上面四种类型的不等式的解集的确定方法归纳后,要求学生完成教材后面对应部份练习题,作为课堂定时测验。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解決。

(6)上课时针对不同学生学习内容要有相应的弹性,体现出相应的层次性。

对于能力强的学生,要安排相应的选学内容让其余力有用武之地。在本节内容学习中,对于学有余力思维较快提前完成阶段性任务的学生,在相应阶段可以让他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对应练习一有:确定下面不等式组的解集。

(1)(2)

学生回答:(1)依据“同大取大”,学生易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2)依据“同小取小”,学生易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对应练习二,练习三有: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1) (2)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作相应提示 ,以(1)为例:

归为一组,公共解集为(同大取大)

归为一组,公共解集为(同小取小)

原不等组化简为

余下由学生自行完成,旁边给出参考答案,

三.课后要认真的归纳和总结,分别对师生的教与学效果进行相应评价。

首先,参照教学目的,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点,认真总结,以便在后面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上面所介绍的这堂课中,总的来说,学生都动起来了。通过学习,大部份学生都掌握了简单不等式组的解法,学会了确定四种类型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但仍有小部份同学无法跟上学习的进度,对后两种类型的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仍存在问题。对于学生分层教学方面,本节课仅分两个层次,层次较少了一点。然层次分多一些,却又会增加各项任务落实的难度,反过来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

其次,要依据学生的课堂练习、上课发言情况、动手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对于练习认真,作业认真的同学要及时的肯定。对于完成任务流于形式,应付了事的同学要及时了解情况,做好思想工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尽量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停求索。

猜你喜欢

上课时数轴结论
往期答案选登
十二星座上课时最像什么动物
如何学好数轴
结论
康康日记
睡着只需半秒钟
“实数”检测题
数轴上的小数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