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园林发展简史和常用的艺术手法

2012-03-23汪荣春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构图意境

汪荣春

摘要:本文尝试从中国园林发展简史,构成园林的元素,园林设计常用的艺术手法进行论述从而指导园林设计者从构思到构图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中国园林;发展简史;园林要素;构图;意境

中图分类号:TU-0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brief the Chinese garden, constitute elements of the garde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art commonly used discussed so as to guide garden designer from conception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Key words: the Chinese garden; Brief; Garden factors; Composition; Artistic conception

一、引言

中国园林是世界园林中一朵璀璨的艺术奇葩,北方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其特点规模宏大、大气磅礴、金碧辉煌。江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其特点小巧玲珑、小中见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南方以岭南园林为代表,其特点:中西合璧、灵活多变、雕梁画栋、玲珑剔透。据历史记载,我国自商代开始,园林已处于萌芽状态,经过一代代演变和发展,到清代末年,我国园林水平已达到鼎盛时期,这一时间段人们习惯把它叫做中国古典园林,清代末年有志之士发起洋务运动,其目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开始接触吸收西方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西方的园林也开始进入中国,并与中国园林逐步融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园林体系,即中国现代园林。

二、中国历代园林发展简史图表

朝代 构成园林要素 常用技术方法 功能、特点

商周 自然的山丘、泉水、溪流、树木花草、虫鱼鸟兽 借景、因地制宜。 代表作:灵囿(周武王)。功能:帝王将相狩猎、聚会、游玩的场所。特点:形式简单,自然为主,人工为辅。

春秋战国 土山、水池、台、桥、路、树木花草、虫鱼鸟兽 建筑物开始在园林中出现,开始出现组团的风景,多采用写实手法 功能:帝王将相狩猎、聚会、游玩的场所。特点:建筑物、构筑物的融入,园林元素进一步丰富,观赏性较大提高。

秦汉 大型建筑物如宫、殿,宏大的水体、桥、亭、树木花草、虫鱼鸟兽 大兴土木、筑山挖池,自然山水人工为之,多采用写实手法 代表作:上林苑(秦始皇),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功能:帝王将相狩猎、聚会、游玩的场所。特点:规模宏大,意境高远,象征统治者权力至上,唯我独尊。

北魏南北朝 宫、殿、楼阁、塔、寺庙、池、假山小桥、路、树木、虫鱼鸟兽 私家园林盛行,写意手法开始出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时期。 代表作:金谷园(西晋石崇)。功能:帝王将相聚会、游玩、修心养性之所。特点:深受佛教、道教影响,造园技法大大提高,注重自然意境。著作《小园赋》的诞生,初步建立了园林美学理论。

隋唐 楼、台、亭、枋、寺庙、长廊、树木花草、虫鱼鸟兽 山水诗、山水画被运用到园林中,写意手法日渐成熟。 功能:帝王将相聚会、游玩的场所;高官达人养心修性;黎民百姓观光娱乐场所。总体特点: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

宋元明 楼、台、亭、枋、长廊、瀑布、景石、水池、树木花草、虫鱼鸟兽 同书法、绘画一样已成为能工巧匠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 文人雅士参与造园的行动,一方面寻求清心、静心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托景言志,抒发心中的憾慨。

清 楼、台、亭、枋、长廊、景墙、漏窗、花架、瀑布、景石、石雕、刻字、水池、树木花草、虫鱼鸟兽 艺术手法达到鼎盛时期,开始融入西方园林的造园长处。 造园风格百花齐放,造园技法进入兴盛期。北方、江南、岭南各代表不同地域的园林风格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许多园林专著,如《冶园》,和许多造园家,如李渔、张涟等。

现代 水景、道路、假山、喷泉、雕塑、景墙、花架、长廊、景观亭、景石、园林小品、鱼类 继承中国古典园林主体风格、借签西方园林的优点,声、光、电多种手法综合运用。 功能:1、满足广大民众观光、渡假、休闲旅游的需要。2、营造适宜生活、工作的生态环境。特点:吸收中外造园精华,大量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既注重形式美又注重意境美。

三、园林景观设计常用的艺术手法

(一)常用的构图手法

园林同绘画一样,其作品都涉及到审美观问题,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法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艺术手法。

(1)统一与变化。园林构图的统一变化,具体表现在对比与调和、韵律、主从与重点等方面。①對比与调和。园林景色要在对比中求调和,在调和中求对比,使景观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突出主题,风格协调。对比的手法:形象的对比、曲直的对比、方圆的对比、体量的对比、高矮的对比、方向的对比、开闭的对比、疏密的对比、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动静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②韵律节奏。韵律节奏是园林艺术构图多样统一的重要手法之一,园林绿地构图的韵律节奏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简单韵律、交替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曲折韵律、拟态韵律、交错韵律;③主从与重点。园林布局中的主要部分或主体与从属体,一般都是由功能使用要求决定的,从平面布局上看,主要部分常成为全园的主要布局中心,次要部分成次要的布局中心,次要布局中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要从属主要布局中心,要能互相联系,互相呼应。

(2)均衡与稳定。①对称均衡。对称布局是有明确的轴线,在轴线左右完全对称。对称均衡布局常给人庄重严整的感觉,规则式的园林绿地中采用较多,如纪念性园林,公共建筑的前庭绿化等,有时在某些园林局部也运用;②不对称均衡。在园林绿地的布局中,由于受功能、组成部分、地形等各种复杂条件制约,往往很难也没有必要做到绝对对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常采用不对称均衡的手法。不对称均衡的布置要综合衡量园林绿地构成要素的虚实、色彩、质感、疏密、线条、体形、数量等给人产生的体量感觉,切忌单纯考虑平面构图;③稳定。园林布局中稳定是指园林建筑、山石和园林植物等上下、大小所呈现的轻重感的关系而言。在园林布局上,往往在体量上采用下面大,向上逐渐缩小的方法来取得稳定坚固感,如我国古典园林中塔和阁等。

(二)“景”的处理手法

(1)主景和配景。①主景:园林空间构图的中心(主体),能体现园林绿地的功能与主题的景物。其最富艺术感染力,是全园或局部构图观赏视线集中的焦点; ②配景:起陪衬主景作用的景物,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形成统一的艺术构图整体。主景可以是园林中的主要景区,也可以是一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或一景点处的主要景物。造景时,可通过对比、主从、重点、节奏、韵律、比例尺度、均衡稳定等手法来突出主景。

(2)借景。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

(3)对景。凡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物。其包括两种形式:①正对: 在道路、广场的中轴线端部布置的景点或以轴线作为对称轴布置的景点;②互对:在轴线或风景视线的两端设景,两景相对,互为对景。

(4)障景(抑景)。凡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景物均为障景。障景的设置可达到先抑后扬,增强主景感染力的作用。同时可有意屏挡不美观的物体和区域,在选景和纯化景色中是必不可少的。

(5)隔景(分景)。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空间、不同景区的景物称之隔景。隔景有实隔与虚隔之分。实隔后视线不能透过,造景上便于独创一格。虚隔:视线可以透过。增加联系及风景层次的深远感。

(6)景深的处理。景色就距离远近、空间层次而言,有近、中、远景及前、中、背景之分。一般前景与背景都是衬托、突出中景(主景)的配景。增加景深的方法:①增大前景和透视距离;②增加前景的层次;③色彩及明暗处理;④视觉错觉的应用。

(三)意境的表现手法

意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真情告白,观众因人而异,所接受和感悟的信息也有所不同。

(1)渗透。在景观设计中,景区之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渐而变之。渗透和延伸经常采用草坪、铺地等的延伸、渗透,起到连接空间的作用,给人在不知不觉中景物已发生变化的感觉。在心理感受上不会“嘎然而止”,给人良好的空间体验。

(2)浓缩。大自然的景色(包含人造景观)千差万别,有粗拙朴素型,如英国的巨石阵;有巧夺天工型,如广西的桂林山水,有惟妙惟肖型,如四川的乐山大佛。如把大山名川或受人喜欢的自然美景浓缩在数亩之地,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深圳的锦锈中华民俗文化村。

(3)通感。通感原本是文学上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不同感观之间的错位或移植。园林设计中根据需要往往把园林元素加以重复,如行道树、绿篱墙,这种手法的运用构成了园林中的韵律。

(4)象征。园林的精髓在意境,意境的精髓在文化内涵。建筑形式、风格代表不同的文化内涵,如佛教中的“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就是塔。与人类朝夕相处的植物早已被人性化了,不同的植物代表不同的人格化身,如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国色天香的牡丹等;只有作者与游客人文修养相似,才能引起共鸣,才能体味其中的奥妙即意境所在。

(5)点睛。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配。龙画得好,还需眼睛点得传神。园林的创作过程好比画龙的过程,园林意境的发掘好比点晴之作。置石、楹联结合书法题字往往对园林景观起画龙点睛之作用。

四、结语

园林的构成元素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园林设计者对元素的取舍要根据设计者设计意图和服务功能来决定。园林与诗、画、音乐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园林设计者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达到融会贯通。借签前人积累的经验,遵循其艺术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方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浙江人民出版社)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建筑工业出版社)

[3]孫筱祥.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J].(北京林业大学)

[4]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J].(东南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构图意境
春色满园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