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公寓建筑工程转换层厚板施工技术

2012-03-23王冲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转换层混凝土建筑工程

王冲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工程实例,就转换层厚板模板支撑、钢筋绑扎与安装、混凝土浇筑及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等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力求为以后的施工技术的应用积累一定的经验, 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转换层;施工

Abstract: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your work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conversion layers of the formwork support plate, the reinforcement assembling and installation, concrete pouring and mass concrete crack control technology measures, makes every effor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fter accumulate some experience,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crete; Conversion layers;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公寓位于市区商业中心繁华地段的交叉路口,由A、B、C座及D座裙房组成。总建筑面积58896m2,地下10222m2,地上48674m2。平面由四横一纵5条后浇带分成4个区域,层高5135m,平时为自行车库、汽车库、设备用房,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及6B级人员掩蔽所;地上共12层,1~2层为商业用房,3~12层为住宅楼,由3层970mm厚板结构转换。转换层内设暗梁,暗梁截面(1500~2750)mm×970mm,多方向交叉,与转换板相接的普通楼板厚度为150mm。

2施工技术措施

转换层特点:厚度大,支撑体系安全性要求高;模板边模吊换压力大,无固定点;钢筋交错密集,节点处绑扎困难;混凝土浇筑量大,按大体积混凝土要求施工。

2.1模板工程

由于转换层厚度较大,模板支撑系统的荷载近40kN/m2,故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施工时,其安全性、稳定性非常重要。施工前对模板的支撑方案进行专项设计验算,并聘请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定稿后实施。

2.1.1搭设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工艺

摆放横向扫地杆→竖立杆(随即与横向扫地杆扣紧)→安纵向扫地杆(随即与立杆扣紧)→安横向、纵向水平杆→加设剪刀撑→初步校正立杆标高→安木方→铺模板→校正标高→预检。

2.1.2构造措施

1)满堂支撑模板

采用扣件式<48mm×315mm无缝钢管,管长412m,不宜用短钢管接长使用。如个别立杆接长时,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2根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1根立杆的2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应≥500mm。各接头中心距节点的距离≤步距的1/3。立杆纵横间距1300mm左右。扫地杆、水平拉接杆与柱模板系统间有可靠拉接。四周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设1道垂直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水平剪刀撑设置在中间1道位置(2100mm)处。顶部设等扣,扣件安装牢固,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

采用18mm厚胶合板做转换层底模,板下铺50mm×100mm(实际43mm×93mm,经验算符合)木方@250mm,板拼缝处铺设100mm×100mm木楞,要求板缝严密,安木楞、铺板时按规定起拱,本工程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

转换层厚板模板系统如图1所示。

图1转换层厚板模板系统示意

2)转换层侧边模板支设

转换层与普通楼层高差820mm,转换层四周侧模无法使用对拉螺栓,只能单面支模。单面支模利用支撑系统的上水平杆外伸≥1200mm,斜杆采用Φ48mm钢管@600mm,外伸的水平杆采用钢管斜撑在2层楼面上,厚板侧模安装采用18mm厚胶合板,43mm×93mm木方和钢管。支设如图2所示。

图2转换层厚板侧模板支模示意

3)转换层边挂梁模板

转换层厚板下内、外走廊部位设有挂梁。外走廊内侧梁1150mm×250mm,外侧梁1150mm×200mm;内走廊两侧梁1150mm×200mm。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43mm×93mm木方和Φ48mm×315mm钢管。走廊挂梁底模板支设如图3所示。

图3走廊挂梁底模支设示意

4)特殊要求

转换层模板支撑立于2层楼面,1层模板钢管支架立杆Φ800mm×800mm;在转换层混凝土未达到能承受自重强度前,不得拆除相应位置的地下室顶板及1层顶板模板。

5)质量验收

安装完成后应检查各部位标高和尺寸的正确性、支撑牢固性、拼缝严密性,如有不当应及时纠正,并弹出混凝土浇筑标准线。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2钢筋工程

转换层板及转换层内暗梁钢筋为Φ25、Φ28,钢筋用量达700t。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节省钢筋用量, Φ25、Φ28钢筋连接采用等强度剥肋滚轧直螺纹Ⅰ级接头连接。其特点:①剥肋后再滚轧螺纹消除了虚假螺纹现象,螺纹精度高;②螺纹成型前进行剥肋处理,使滚轧螺纹前钢筋柱体尺寸达到恒定,滚出的螺纹尺寸一致,连接施工配合精度高;③丝轮寿命长;④节省材料;⑤施工操作简单;⑥采用Ⅰ级接头,具有与母材基本一致的力学性能,故其使用范围基本不受限制,施工方便。

2.2.1钢筋安装、绑扎

转换层内梁、板钢筋密集,规格大,接头数量多。在梁柱交叉处不同规格的钢筋集中在一起(最多处有5个方向梁重叠),对钢筋绑扎的质量、标高的控制增加了难度。绑扎前进行了详细技术交底,列出质量控制点,通过程序试排各道梁先后绑扎的顺序,确定每道梁每根钢筋下料长度,接头位置留设及每道梁的箍筋尺寸。

1)转换层暗梁钢筋安装暗梁纵筋放线定位→搭设钢筋搁架→铺设暗梁下层钢筋→搭设梁上层钢筋搁架→铺设暗梁上层钢筋→套箍筋→梁的上筋与箍筋绑扎固定→拆搁架下橫杆→梁的下筋就位与箍筋绑扎→放暗梁梁底钢筋保护层垫块→绑扎腰筋、拉筋→安放梁中部钢筋并绑扎。

2)转换层板筋安装转换层板下部钢筋先安装东西向底板钢筋,后安装南北向底板钢筋。板的下筋均安装在暗梁下筋的上口,转换层板上部钢筋,先安装东西向板筋,与东西向暗梁上筋平行,再安装南北向板筋。

因设计要求梁端钢筋弯锚于框架柱节点内,钢筋安装绑扎十分困难。为此接头采用正反丝扣直螺纹套筒连接,即将两钢筋端部相互对接,然后拧动套筒在钢筋不转动的情况下实现连接;其它部位钢筋则采用标准型直螺纹套筒连接。

2.2.2水电安装密切配合

钢筋安装过程中,水电预埋、预留工作派专人负责,密切配合,事先与土建取得联系。在转换层底模上放样。特别是在钢筋密集的暗梁处,与监理、设计沟通,在保证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一些预留洞作些调整,使得预留位置尽可能在一条直线上,钢筋从该处绕弯绑扎,不切断钢筋。确实无法调整的洞口处,只能切断1根钢筋,且按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加固。厚板留套筒后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套管下部焊3mm厚钢板(钢板开孔)与转换层模板固定好,套管上部与转换层钢筋焊接固定。

2.3混凝土施工

由于转换层结构鋼筋密集,混凝土工程量大,浇筑困难,因此对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包括坍落度控制、外加剂的掺量)、混凝土振捣、防止裂缝的产生及测温、养护等各方面除按一般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外,还应强调如下几点。

2.3.1原材料的选择

转换层采用C35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根据设计与规范要求,对所用的原材料及设计配合比等资料提前报送项目部,项目部报送现场监理机构,确认后,方可生产。确定的实际配合比(kg/m3):水∶水泥∶黄砂∶石子∶AEA∶YT∶粉煤灰=143∶340∶747∶1099∶27∶517∶40。原材料:P•O4215水泥;中砂,含水量3%;直径5~3115mm连续级配石子,含水量1%。坍落度:(10±30)mm。

2.3.2混凝土浇筑

1)在转换层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成立混凝土浇筑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任小组成员。分班作业(3班轮回,8h/班),每班组振动、整平、收光操作及材料、护筋、护模、测温人员名单现场公示,保证通讯畅通。

2)转换层混凝土浇筑应满足整体连续要求,尽量缩小浇筑端面,避免出现施工冷缝。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筑、自然流淌、连续浇筑到顶”的浇筑工艺,分层厚度为500mm。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继续浇筑,循序渐进。使每车混凝土均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浇筑的坡面上,确保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保温。

3)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口处配置5~6台<50mm插入式振捣器,用2台振捣器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的混凝土振捣,用2台振捣器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用1~2台振捣器负责中部的混凝土振捣,在墙、柱、暗梁相交等钢筋密集层有必要时采用<30mm插入式振捣棒;为确保振捣密实,钢筋密集区可四周下料向内挤压。振捣时做到快插慢拔,以表面水平不再显著下降,不再出现气泡,泛出水泥浆为准。

4)由于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层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处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这种裂缝,在混凝土浇捣密实后,用木抹子抹平搓毛2~3遍,初凝前再用铁板压实。

5)按规范要求,混凝土每200m3取样≥1次,留制标养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视现场情况而定。

2.3.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要求商品混凝土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AEA外加剂,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延缓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

2)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A座转换层混凝土在8月中旬浇筑,正值炎热夏天。对砂石淋水降温,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温度,对混凝土搅拌用水加冰降温,降低混凝土搅拌温度。输送管用湿麻袋包裹,防止日晒,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3)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因浇筑时属盛夏,水散发较快,坍落度变化大。在满足泵送的基础上混凝土坍落度尽量减少,拟定为(15±3)cm。要求搅拌站工作人员把减水剂带入现场,随坍落度的变化由搅拌站技术人员计量掺加,搅拌均匀。严禁随意向罐车内加水,并派专人巡视。

4)加强混凝土二次振捣由于转换层混凝土比较厚,一次性浇捣分层衔接处易形成施工冷缝,故混凝土施工时进行二次复振,提高混凝土界面处粘结力和胶合力,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密实度,提高其抗裂性能。

5)加强膨胀带部位混凝土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转换层厚板处设有1条2m宽、C35混凝土的施工膨胀带。监控混凝土原材料的掺量,尤其是AEA的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2%,不得少掺也不得多掺。膨胀带混凝土与相邻两侧混凝土同时浇筑,加强振捣,不漏振、欠振、过振。

2.3.4混凝土测温

1)转换层混凝土浇筑时设专人配合预埋感温线,感温线沿高度埋置在转换层底部、中部、表面,平面内布置在边缘和中间。

2)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3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3)测温工作连续进行,温度上升阶段,每2h测温1次,温度下降阶段每4h测温1次,5天后每8h测温1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所有测温点均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4)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达到25℃或温度异常时,及时报警,及时加强保温或缓拆除保温材料,使温差得到及时控制。

5)测温采用便携式电子测温仪,做好实测记录,根据温度梯度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养护,针对不利因素调节养护力度,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展,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6)A座转换层共布置了8个测温点,由技术员按时测温,做好记录。通过10d对测温点监测得到的温度结果,所有测温点的混凝土中间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以及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均未超过25℃。

2.3.5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1层塑料薄膜,在薄膜上加盖麻袋,然后再浇水养护。

2)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裂缝。

3)转换层侧模拆除后,应在其侧边挂湿麻袋进行养护。

3结语

经过各方事前、事中控制,并在所有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某公寓A座转换层顺利施工完毕。为B、C座的转换层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从而B、C座转换层同时圆满完成。转换层混凝土表面均未出现胀模、裂缝和渗漏现象,达到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转换层混凝土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混凝土
高层钢结构转换层桁架施工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