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梧桐泉特大桥跨东干渠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2012-03-23田雪繁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技术施工

田雪繁

摘要: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地基处理、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钢筋绑扎、预应力设置及施工、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控制及压浆

关键词:现浇连续梁 施工 技术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cast-in-situ concrete continuous box, foundation treatment, support build-up, template installation, steel binding, prestressed sett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concrete casting, prestressed tension control and grouting

Keywords: cast-in-situ continuous be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的发展,现浇箱梁技术以得到广泛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其具有可塑性强、受力结构稳定、美观等特点。尤其在跨越地方道路、干渠等方面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二、工程概况

梧桐泉跨G312国道立交特大桥,先后跨越高台至梧桐泉县道、骆驼城干渠和G312国道。有两处连续梁,一处连续梁于DK574+091.95~DK574+205.45处跨越通往梧桐泉的县道和骆驼城东干渠,一处连续梁于DK576+020.65~DK576+134.15处跨越G312国道,设计均以1-(32+48+32)m连续梁通过。

三、现浇连续箱梁施工

1、地基处理

现浇连续箱梁的地基处理根据所需要承受荷载的大小通过计算来确定和选择方案,计算所选用的荷载主要考虑钢筋混凝土梁体自重、支架模板自重和施工过程中得人员荷载及其他偶然荷载。使用路基填筑料将地基填筑到方案设计高度后使用压路机压实,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不小于200KPa,地基宽度比支架设计两边宽出1米。四周另设排水沟。地基面浇筑一层15cm厚C15混凝土做密封防水处理,支架搭设时,底托直接坐落在混凝土面上。

2.支架搭设

2.1支架搭设形式

现浇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采用碗扣脚手架作为支架的主体,钢管作为纵横向剪刀撑、扫地杆。支架总体宽度比现浇梁两边各宽出一米,现浇梁跨中部位横杆采用90x90cm步距,两侧腹板横杆采用90x60cm步距。现浇梁墩柱两侧变截面加厚处,从横隔板中心开始往跨中5米范围内,支架横杆采用60x60步距。支架立杆的横杆的层距为120cm。立杆上部放置可调顶托,顶托上首先纵桥向铺设一层14a工字钢作为承重纵梁,再铺设一层10x10cm方木,间距30cm作为分配横梁。支架搭设从中间往两端或从一段往另一端搭设,严禁从两端往中间搭设,防止搭设到中间时支架无法合拢。

2.2跨既有线过车门洞及跨东干渠支架搭设

跨县道处的过车门洞的搭设时,在门洞两侧浇筑宽1m、长15m、高60cm的混凝土基础作为支撑基础,上部每侧使用6根无缝钢管作为承重支撑,无缝钢管上横桥向放置20a工字钢,3根并列作为承重横梁,然后纵桥向放置32a工字钢作为承重纵梁。上面直接横桥向铺设10x10cm方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无缝钢管顶部的标高。

跨东干渠连续梁处的东干渠与现浇梁交角仅有21°。施工前将连续梁段内的水渠临时改至与现浇梁垂直,水渠两端各设置一道高宽各1米、长度与地基等宽的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用贝雷片跨过。贝雷梁上使用15x15cm的方木横桥向放置,作为支架底部的支撑。

3铺设底模及预压

3.1铺设底模

现浇梁模板全部采用厚1.5cm、长244cm、宽122cm的竹胶板,铺设时,使纵横向的模板接缝在一条线上,保证拆模后底板的美观,在铺设前调整好底模的标高。

3.2预压及沉降观测

底模铺设完成后,开始预压。在底模及翼缘板上每隔5米布设一道沉降观测点。每个断面两侧翼缘板各一个,底模按照左中右布置3个。在观测点布置完成后,对底模标高进行一次精调,并预留2cm的预留沉降量。在底模的标高调整完成后,对观测点的标高进行测量记录,作为基础数据,然后开始上预压袋。加载后每天观测一次,直到72小时累计下沉量小于1.0mm为止,卸载后再次测量标高。沉降观测完成后,根据预压前的观测数据、沉降稳定后的观测数据和卸载后的观测数据进行预留沉降量和预拱度的计算,确定相应的预留沉降量,根据计算处的预留沉降量对底模标高进行最终的精确调整,以致满足施工的标高要求。

3.3安装腹板和翼缘板模板

模板安装时采用底模包侧模、翼缘板模板压腹板模板的方式。模板的竖向背带采用10x10的方木间距30cm,横向背带采用6m钢管上中下个设一道,每道两根并列。钢管的接头错开,用顶托和3米的钢管加固于翼缘板的立杆上。

3.4钢筋绑扎和预应力设置

模板安装完成,底板冲洗干净后再进行钢筋绑扎。

3.4.1钢筋工程

连续梁所有的钢筋提前加工完成,后现场绑扎和焊接。钢筋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绑扎、焊接,施工过程中严禁乱丢杂物,保持底模干净。钢筋绑扎、焊接进行层层报检制,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主筋与模板之间使用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4个/平方米呈梅花形布置,并绑扎牢固。

3.4.2预应力工程

3.4.2.1纵向预应力

纵向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较长,采取在混泥土浇筑之前先穿钢绞线,混泥土浇筑过程中用电动葫芦两端来回抽动钢绞线,保证管道的畅通。波纹管的定位直线段每隔60cm一道,曲线段每隔40cm一道,保证波纹管定位的准确,限制波纹管的位移。

3.4.2.2横、竖向预应力

横、竖向预应力使用φ32精轧螺纹钢,孔道全部采用铁皮波纹管卷制成型,采用单端张拉法。在固定点和张拉端各设置一根排气管,一端注浆,一端出气。混凝土浇筑前全部使用人工对排气管进行吹起检查是否畅通。

3.5内模安装

在底腹板钢筋绑扎完成、预应力穿束完成后进行内模安装。内模使用其他结构物淘汰下来的旧竹胶板,提前加工成型后用塔吊整体吊装。腹板和下倒角内模的加固与腹板外模同时进行,使用对拉杆加固。顶板内模的中间留一条槽口,用于浇筑底板混凝土,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封闭。

3.6 顶板钢筋安装

顶板钢筋同底、腹板钢筋一样,常规施工。

钢筋施工时要注意顶板、底板竖向勾筋及腹板的横向勾筋安装,梁体是一个纵向、横向和竖向三向受力体系结构,这种钢筋容易被忽略,但是是必不可少的。

3.7预埋件

铁路梁预埋件比较复杂,有伸缩缝、竖墙A、B和防撞墙的预埋钢筋,接触网基础的钢板、螺栓及钢筋的预埋,还有接地端子、连接套筒和梁底板和顶板泄水管的预埋,以及腹板上的通气孔预埋。

4、混凝土浇筑

现浇梁施工过程中采取分段浇筑的方法浇筑,第一次同步浇筑两边跨及中支点向内侧10m范围内梁段。待梁体强度达到85%时,凿毛接头混凝土,浇筑中跨剩余28m梁段。浇筑前最后一遍检查支架底座及顶托是否全部受力,上碗扣是否全部拧紧。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在左右腹板及梁中每隔5到10米设置一道标高点,用钢筋头点焊住,比设计标高约高一公分样子。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有至少两个工人呆在支架上跟着混凝土浇筑地点走,照看好模板,发现情况能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多做几组试块,作为张拉和支架拆除的依据。梁面在安装轨道板位置拉毛,其他部位收光。

5、混凝土养护

现浇梁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初凝是即进行养护。在顶板上全部覆盖土工布,保持湿润,箱内储水养护,使混凝土一直浸泡在水中,待混凝土养护期过后,凿穿泄水孔将水放出。在现场储备4个左右的3m³的水桶,用于储水,并准备两台6m³洒水车不间断向连续梁供水。

6、预应力张拉注浆

6.1张拉

待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的100%、龄期不小于10天后对预应力进行张拉。油表和千斤顶标定后在张拉过程中配套使用。纵向预应力使用四台300t千斤顶两端对称同时张拉,以张拉应力为主,伸长量校核,张拉步骤为:0初应力(10%δk,量油缸伸长) 20%δk(量油缸伸长) δk(量油缸终伸长,得伸长值)持荷5分钟校核到δk锚固回零,根据伸长量确定是否超张拉。

橫、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采用单端张拉,在纵向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开始。使用两台千斤顶从一端往另一端、左右两侧同时进行。张拉步骤为:0张拉控制应力δk(量油缸终伸长,得伸长值)持荷5分钟校核到δk锚固回零。

6.2注浆

为防止预应力损失,终张拉完成后,48小时内进行孔道压浆。采用真空压浆,一次压浆工艺,将水泥浆从波纹管道一端压入,至另一端冒出浓浆。采用活塞式压浆泵进行压浆,待孔道另一端流出浓浆后关闭阀门,保持压力0.5MPa两分钟以上,关闭压浆口泄压。孔道压浆顺序先下后上,将集中在一处的孔道一次压完。压浆完成后立即封锚,将张拉槽口级锚具周围凿毛、冲洗干净,然后布置钢筋网片、立模浇筑混凝土,按规定进行养护。

7、支架拆除

待压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40MPa)时,方可拆除支架,拆除的构件应及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保管,支架拆除先从跨中位置开始,向两侧同时进行。

三、结束语

在梧桐泉特大桥连续梁施工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总结施工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是施工质量。目前两处连续梁以全部施工完成,等待铺架工作。其施工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技术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公路隧道施工及其不良地质段施工处理技术要点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关于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分析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