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2012-03-23张利剑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建筑能耗建筑节能节能减排

张利剑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建筑能耗日益增长,成为我国今后能源消耗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其中,以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而在西方国家,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因此,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与执行力度越来越严,建筑节能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建筑能耗;建筑节能;节能减排;建筑节能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housing system,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to rise, the become China's future energy consumption of a major growth point. Among them, building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consumption is given priority to,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of 50% ~ 70%; But in western countrie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national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general 30% ~ 40%. Therefore, our country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 of more and more severe,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U111.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总的来说就是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发展状况

1、1国外建筑节能的发展

美国由于住房是美国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又是采取分户供暖措施,所以房屋本身的节能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建筑节能甚至成为了一些家庭购房的首要指标。也就是说,建筑节能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指标,虽然这其中政府的标准起了相当的作用,但这并非绝对。在美国,普通住宅的交工是不需要政府验收的,房屋承建商自检验收很重要,住户验收签字更重要,房屋质量主要依靠房屋承建商对信誉的高度负责和重视来保障。

瑞典一直十分重视建筑配件的标准化问题,1967年就制定了《住宅标准法》,并规定使用按照瑞典国家标准制造的材料配件来建造的住宅项目能获得政府的贷款。瑞典的工业化标准和“模数协调基本原则”涉及建筑的各部分,如浴室设备、厨房水槽、窗框、窗扇等等。瑞典三层固定玻璃窗扇中间带百叶,可在关闭的情况下通风。

1、2国内建筑节能的发展

1986年国家颁布了《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在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修订,形成了独立的关于“建筑节能”的章节。国办发[1999]72号文件《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住宅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建设部第81号令:《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已于2000年8月21日经第27次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我国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

我国建设部于2005年6月6日向社会公布《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将研究制定经济激励政策措施,推动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我国建设部从2005年7月开始强制执行《节能标准》,当时对房地产造成很大影响,开发商不节能将受罚。我国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从2005年7月1日开始实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我国建设部第143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10月28日经第76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2、1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从节能的角度講,应提高供暖(制冷)系统的效率,它包括设备本身的效率、管网传送的效率、用户端的计量以及室内环境的控制装置的效率等。这些都要求相应的行业在设计、安装、运行质量、节能系统调节、设备材料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采用高新技术。如目前在供暖系统节能方面就有三种新技术:①利用计算机、平衡阀及其专用智能仪表对管网流量进行合理分配,既改善了供暖质量,又节约了能源;②在用户散热器上安设热量分配表和温度调节阀,用户可根据需要消耗和控制热能,以达到舒适和节能的双重效果;③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包敷送暖管道,以减少管道的热损失。

2、2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主要来自三部分外墙、门窗、屋顶。这三部分的节能技术是各国建筑界都非常关注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开发高效、经济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切实可行的构造技术,以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密闭性能。

1、2、1外墙节能技术

就墙体节能而言,传统的用重质单一材料增加墙体厚度来达到保温的作法已不能适应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而复合墙体越来越成为墙体的主流。复合墙体一般用块体材料或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结构,与保温隔热材料复合,或在框架结构中用薄壁材料加以保温、隔热材料作为墙体。目前建筑用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渣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加气混凝土及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等。

1、2、2门窗节能技术

为了增大采光通风面积或表现现代建筑的性格特征,建筑物的门窗面积越来越大,更有全玻璃的幕墙建筑。这就对外维护结构的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门窗的节能处理主要是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从门窗材料来看,近些年出现了铝合金断热型材、铝木复合型材、钢塑整体挤出型材、塑木复合型材以及UPVC塑料型材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产品。

1、2、3屋顶节能技术

屋顶的保温、隔热是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之一。在寒冷的地区屋顶设保温层,以阻止室内热量散失;在炎热的地区屋顶设置隔热降温层以阻止太阳的辐射热传至室内;而在冬冷夏热地区(黄河至长江流域),建筑节能则要冬、夏兼顾。保温常用的技术措施是在屋顶防水层下设置导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用作保温,如膨胀珍珠岩、玻璃棉等(此为正铺法);也可在屋面防水层以上设置聚苯乙烯泡沫(此为倒铺法)。

2、3系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人类还在寻求开发利用新能源以适应人口增加和能源枯竭的现实,这是历史赋予现代人的使命,而新能源有效地开发利用必定要以高科技为依托。如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力、地热及其他可再生的自然界能源,必须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并且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以达到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能源。如人们在建筑上不仅能利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器还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将光电产品与建筑构件合为一体,如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以及光电玻璃幕墙等,使耗能变成产能。

结束语

建筑节能是一项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节能技术涉及了建筑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仿生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等,也涉及设计、施工、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部门,是一项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为了达到有效的建筑节能只靠建筑师是根本不够的,还需要其他行业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的节能产品,如节能型电梯、节能型空调、节能型灯具等,并开发出新的能源利用技术,使建筑逐渐实现低能耗、零能耗。

参考文献

[1]房志勇.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9.

[2]涂逢祥.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猜你喜欢

建筑能耗建筑节能节能减排
厦门地区公共建筑屋面对建筑耗能耗的影响及模拟分析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论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四步节能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住宅能耗分析
珍爱能源 延续价值
节能建筑现状与发展前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