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环境中的新景观设计

2012-03-23李悦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文脉景观设计符号

李悦

摘要:城市历史遗留下的空间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记录着城市历史演变的轨迹。现今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日益消失,各城市建设存在趋同现象,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呼声日益迫切。历史环境中的景观设计正是通过挖掘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为城市的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帮助。本文结合国内外这方面的实例和相关景观理论,论述了历史环境中的新景观设计的要素与指导原则。

关键词:城市历史环境,景观设计,文脉,符号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of legacy of space environment, is a special kind of cultural carrier, it records the evolu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of track. Now the outstand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creasingly disappear, the existing urban construction convergenc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increasingly urgent calls. The landscape design is historical environment by mining city culture and history, the material for the c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 help.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 examples and related landscape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the XinJingGuan historical environment factors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

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context and symbols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不断认知与广泛关注,人们在城市古迹修复、历史性建筑恢复,空间再利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理论性研究和实践的探索工作,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尤其是在国际范围内,人类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概念的理解更加广义,由单一的建筑物或文化古迹延伸到街区、景观、城镇、社群结构等多层次范围的保护。在当前城市化急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处理得当,是从事景观设计与理论研究的学者应该关注和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历史环境中的景观设计要素

1.1 文脉

景观建筑学中的“文脉”一词,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要有相互对应关系,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城市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珍贵的且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一些具有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那些能够完整表达城市意象的文脉,例如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等,也被成片成坊地拆除,威胁到城市形态的延续性和相容性。

其实,“立新”不必“破旧”,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拘泥于传统。相反,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文脉,并在这些文脉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景观的更新设计,将使得这个城市更富有地方特色。例如广东中山市的粤中造船厂旧址改造,在旧造船厂改造为公园的过程里,设計师首先保留了多个不同时代的船坞、厂房、铁轨、水塔、烟囱、龙门吊等拥有历史与时间积淀的场景,然后进行修饰和改造,包括做加法或减法的设计,最后创造出新的语言和形式,更艺术地展现作为城市记忆的旧船厂历史沧桑的经历,更充分的满足了作为公园的新的功能要求。

1.2 符号

一种建筑风格或传统就如同一种语言,人们一看到某建筑就会说,这是哥特式的、这是清式的、这是江户时代的,这就是由于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系统(风格)来规定各自的词句构件。功能衍生出符号,而这一符号又被重新转化为功能的展示。现代设计语言,不管是建筑,规划还是景观都是基于建筑设计的理论和建筑材料及手段为基础的空间语言。它的形式语言不是符号,而是建构建筑空间和形体的手段。对新老环境协调而言,首要的任务是剖析历史,因此在历史环境中进行景观创作,必须是再认识历史的过程,重新寻求不和谐因素间的对话媒介,将空间、环境、技术概念等协调起来,以新与旧的统一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开拓共生的理念。共生不仅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旧环境的构成要素,同时利用新设计中现代材料及手段的对比,更大限度地用时空错位感来表现老环境悠久的历史,城市文化的积淀。

2 历史环境中的新景观设计指导原则

2.1 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的原则

要创作与地方文化相适应的景观,首先要认识到景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并研究不同地域文化的人有哪些不同的行为倾向和空间需求,进而深入地方文化传统之中,探索文化的个性,以其作为创作的基点。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新的历史条件和外界文化动态,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进行创新,将新的、外来的文化要素融合进传统中不变的文化因素里,不仅要使人对这个地区产生归属感,还要使人对他所属的这个时代产生归属感。

历史和文化是不停向前发展的,对文脉的理解也不能停滞不前,所以在景观创作中要重视继承和创新的问题。景观的发展与变革,是伴随着对过去的继承与创新,任何一种新的景观形式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在历史阶段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珍视传统的价值,并不是要无视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一味地模仿过去。优秀的设计并不是对传统的浮浅模仿,而是将悠久的地方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需求和美学价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炼提高的作品。特别是中国的风景园林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自成体系,是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

2.2 适应环境,有机融合的原则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环境是指包括建筑本身以及建筑内外空间和其周围自然环境。建筑应成为这个大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其中,与之和谐统一,与之适应共存。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就有“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创造和谐形态。当代的景观建筑创作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自然环境观,大多数居住区的环境中有山有水,格局也吸取传统园林建筑布局的精髓。贝聿铭设计的日本滋贺县美秀美术馆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中国古代桃花源的传说,将美秀美术馆隐藏在地形中,创造出中国山水画似的效果,景观若隐若现,并用仿木色的铝合金格栅与日本传统文化对话,贝聿铭将传统的轮廓与现代的造型结合,并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

2.3 技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景观的可持续性同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建筑材料、建筑技术、景观施工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资源的浪费,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景观与历史环境的对话。目前欧洲的许多景观改造作品对新技术的运用比较明显,例如在节水技术方面,能够通过对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低消耗。伊斯堡北风景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钢铁厂的历史信息,将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将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概,这就是景观与技术一种完美结合。

2.4 城市整体空间设计的原则

城市的整体化发展是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方向。一座建筑物与其他建筑物有着潜在的联系,这一联系必须通过“整体设计”来表现。整体设计或“整体主义”意味着内外空间的设计过程是不可分的。规划的意图必须通过建筑和景观去实现,而建筑和景观的目的也必须通过规划来达到。因而,建筑,规划,景观应该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项完整的工作,由一组人自始至终地去进行设计,并在这一过程中,抓住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去构建有机的人造环境,把建筑,规划,景观统一起来,形成整体设计。这就要求单个构筑物的表现力要有多种形式,必须根据人的需求和爱好来确定,而环境则应有连续统一性,把各个局部有机的整合起来。

结语

城市历史环境,它是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城市的自然地理要素、人文精神要素、物质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反映。在历史环境中进行景观设计的目标,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有关于历史环境保护与设计的相关理论,创造出一种能够延续城市记忆、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有特色城市历史景观环境。作为从事城市景观设计的专业人员,需要高瞻远瞩,立足于更高的文化境界,不断地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将创造与继承有机的协调起来,在历史环境景观的设计上创造和发扬具有民族及地域特色的、适宜现代人生活的、生态与可持续性的城市新景观。

参考文献

[1]仲德昆.城市传统历史地段建筑环境的意义、构成与保护(摘登)[J].建筑学报.1996(9)

[2]李浩年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50例[M].南京:东南人学山版社,2005

[3]杜顺宝.历史胜迹环境的再创造——绍兴柯岩石佛景点设计创作札记[J]

[4]过伟敏 史明编著.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人学出版社,2005

[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6]王向荣 林箐.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J].中国园林,2003(1)

[7]蔡昶.与历史环境对话的建筑创作[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3

[8]邓卓智.当记忆被开启——转河设计画册/河湖生态景观系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文脉景观设计符号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文脉
曹文轩说“文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