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应用以及质量控制分析

2012-03-23杨小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内壁套管灌注桩

杨小明

摘要:作为水利工程基础施工中常用的处理形式,钻孔灌注桩技术以其适应性强、承载力大以及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很多基础工程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应用及质量控制问题从缩颈、导管进水、钢筋笼上浮及断桩等几个方面对钻孔灌注桩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并对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Abstract: as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of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form, bored piles with its strong adaptability, technology bearing and advantages of simple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 lot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got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f cast-in-situ piles applied and quality control issues from the neck shrank, tube water, reinforcing cage up-floating and broken pile, and so on aspects of the bored pile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is discussed, and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re analyzed.

Key wor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Bored piles;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水利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由于水利工程施工自身的作业特点,施工环节中的一些质量问题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与工程质量,甚至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因此,加强水利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中就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应用及质量控制问题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钻孔灌注桩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阐述

(一)缩颈问题。作为钻孔灌注桩中见的最多的一个问题,缩颈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桩周土体在浇筑时产生了膨胀造成的。为防止缩颈,要尽量选取优质的泥浆,以降低失水量。在成孔时,加大泵量,提高成孔的速度,这样可以使MI-JTL壁不产生渗水,也不会发生膨胀。此外,还可以上下进行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二)导管进水现象。出现导管进水现象的原因在于导管的连接处密封不够好,初灌量不充足,导致混凝土不能将导管埋住,从而造成泥浆从导管的底部进入;还有就是对导管的提升过大,混凝土的埋深太小,致使泥浆随着浮浆侵入到管内。对于此,要对导管进行检查并重新设置,将灌入的混凝土清除掉,重新实施灌注。如果已经完成灌注的混凝土比较多时,应及时结束灌注并提出导管,用一个小原孔径一级的钻头重新钻到一定深深度后起钻,清孔后将导管下至中间小孔内进行重新灌注。

(三)钢筋笼上浮现象。钢筋笼上浮现象往往会出现在成孔以后浇注混凝土的环节中,钢筋笼上浮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在套管的底部内壁有土粒或砂浆黏附,这使得内壁凹凸不平,在将套管拔出过程中,钢筋笼就会被带上来。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成孔前,要仔细检查套管的内壁,对堆积的粘着物进行及时的清理,确保内壁的干净及孔底的水平。(2) 套管的内壁与钢筋笼外间的间隙太小,或者在箍筋与套管内壁间有粗骨料存在时,就可能会出现钢筋上浮的问题,这时如果使套管内壁与箍筋间的间隙大于粗骨料最大尺寸的2倍,就会避免出现钢筋笼上浮。(3)由于钢筋笼本身出现了弯曲,钢筋笼与钢筋笼之间接触不好,出现弯曲以及套管倾斜、箍筋出现变形脱落等,致使套管内壁与钢筋之间的接触过于紧密,造成钢筋笼出现上浮。此种情况,应适时提高钢筋笼加工与组装的精度,减少或者避免钢筋笼在挪动与运输过程中因碰撞原因引起的变形,在对钢筋笼进行沉放时要确认并保证笼的轴向准确度。(4)混凝土的灌注高过了钢筋笼,同时导管的埋深比较大时,导管上层的混凝土由于浇注的时间比较长,已基本接近初凝,在表面就会形成一定的硬壳,此时钢筋笼与混凝土之间就会有一定的握裹力,这种情况下如果导管的底端不能及时提到钢筋笼的底部以上,则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就会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钢筋笼也就会随着上升。鉴于此,导管的埋深与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到导管以后后再浇注,这种上浮现象就会消失。(5)对于钢筋笼的放置,其初始位置放置过高,加上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就会造成导管在混凝中埋置深度过大从而使钢筋笼被混凝土拖顶上升。对钢筋笼的初始位置要准确进行定位,将其与孔口固定好。同时,混凝土在浇筑前,要将套管往上提一点,以确认钢筋笼有没有出现上浮现象。

(四)断桩问题。在灌注过程中,造成断桩的因素有很多。由于导管的提升过高,致使导管的底部脱离了混凝土层;对于出现的堵管现象不能及时进行处理;混凝土的质量较差或者灌注的时间过长,表层混凝土失去了流动性时,继续进行混凝土的灌注,表层下部的混凝土就会沿导管壁顶破表层混凝土面上升,就会把含有沉渣和浮浆的表层包裹起来,形成断桩。对于断桩现象的处理方法是:对于施工时出现的混凝土卡管和导管提空现象要进行及时果断的处理。如果断桩出现在灌注的初期,要及时采用气举法进行吸渣,在清除干净没有凝结的混凝土以后,再重新开展灌注。如果已经灌注到了一定的高度,混凝土已经出现凝结,则要在割除了部分钢筋笼后用冲击钻将混凝土全部冲碎并进行清除后,重新进行灌注。

二、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一)加强对水利施工工地地质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工作。钻孔灌注桩在水利施工中发生的一些质量事故,除了操作不当原因引起的之外,很多情况是因为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度与特殊性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因此,加强对水利施工工地地质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工作的重视十分的必要。在施工中应充分调查和研究持力层的深度和强度、卵石层粒径的大小、有无砾石层、地下有无障碍物以及持力层以上各土层的特性等地质条件。只有对地质实际状况有了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后,才可以比较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参数与工艺,才能有针对性对易产生质量事故的地层采取防范措施,也才能很好地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对偏差的控制。我们知道,已成桩的钻孔桩在事后是不能够进行纠偏的,因此,在水利施工中要对桩位偏差问题进行嚴格的控制。灌注桩成孔施工允许的偏差要符合设计规范标准与要求。在基础开挖后,一旦发现桩位偏差不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则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桩位偏差,必须做好测量的把控关,对每一个桩位进行仔细复核,避免操作人员采用“十”法对开钻进行定位。最好不采用钢尺或经纬仪等容易发生人为错误的测量工具,尽量选用全站仪进行测放。此外,桩位偏差通常是以钢筋笼的中心作为桩中心来验收的,所以在安放钢筋笼时,应在顶笼四周安放砂浆垫块,以防止出现偏位。

结束语:我们知道,水利工程建设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在水下开展的,施工细节很难进行有效的观察,并且在成桩后也不能开挖验收,这对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要加强基础施工队伍在技术措施上的认识与落实,强化质量管理,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必要的防范,尽量将工程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以有效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赵志鹏.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08(7)

[2]张建红.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9(7)

[3]周惠强.浅谈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

[4]陆继军,王治军.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中的质量问题及控制[J].中国水运.2011(3)

猜你喜欢

内壁套管灌注桩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灌注桩水下扩大桩头施工技术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
500KV变压器套管典型事故及分析
水下浇筑混凝土旋挖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浅析如何控制PCCP内壁裂缝质量缺陷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500kV变压器、电抗器的套管事故分析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