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探索和选择中寻找精神救赎——试析犹太信仰对马拉默德主人公的启迪作用

2012-03-20

外国语文 2012年1期
关键词:犹太民族东欧犹太

陶 续

(大连外国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文坛涌现出一大批犹太作家,其中伯纳德·马拉默德被誉为最具“犹太性”的作家。马拉默德极善勾描美国犹太社区贫寒百姓的众生画像,创造出令人难忘的小店员、杂役、鞋匠、裁缝等形象。虽历尽磨难,地位低下,但这些小人物拥有坚忍的生活毅力,善良的道德品质,并最终获得精神救赎。失败中不放弃希望,苦难中保持信念,宽恕中得到救赎。始终贯穿马拉默德作品的是他对犹太民族艰辛沧桑的铭记和对犹太民族所笃信的道德良知的歌颂。

一、犹太信仰在犹太美国文学中的地位

宗教对于笃信者是一剂良药,可以减轻痛苦,给予希望,平息混乱。它能够抚慰贫穷,也能引领迷失。因此在很多关注受压迫者的文学作品中,宗教不失为重要的主题,其中以犹太美国文学最具代表性。尽管20世纪初,以玛丽·安汀(Antin,Mary)为代表的少数犹太美国作家主张放弃犹太教义,但是绝大多数作家如亚伯拉罕·卡恩(Cahan,Abraham)、路德维格 (Lewisohn,Ludwig)等多数犹太作家坚定地捍卫他们的宗教遗产,并使之成为二战之后犹太文学的主要特点。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和以色列建国之后,犹太美国作家重新审视他们的文化渊源,并高度赞扬犹太传统和犹太信仰的美好和高贵,并认为犹太教是一种有尊严的、令人振奋的宗教和文化。犹太美国文学中,宗教加强了犹太人的文化认同感。

当代犹太作家大都认可并维护他们的民族起源,因为在他们眼中,对犹太教的摒弃即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抛弃,是一种自我否定。索尔·贝娄在《赫索格》中将老一代犹太移民对祖先智慧的坚守与融入美国社会的新一代移民的几近崩溃进行了恰当的比较。查尔斯·安戈夫(Charles Angoff)也在其作品中歌颂了犹太宗教传统的丰富内涵。他高度赞扬了睿智人道的犹太传统,以及将散居各地的犹太民族紧密相连的古老犹太历史。

犹太美国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则擅于将犹太民族的英雄摩西在西奈山领受神诫,古老的东欧犹太村落以及它所恪守的犹太传统等犹太元素融入到作品中,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犹太传统以及犹太信仰的博大和魅力,并赞叹与犹太民族在磨难中进行的不断探索和自我剖析的精神救赎。

二、东欧犹太村落是犹太信仰的载体和象征

马拉默德作为犹太移民的后代,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接受犹太传统的教育,深谙传承自东欧犹太村落的《旧约》原则以及意第绪语言和民风,因此,古老的犹太村落在其诸多作品中极具象征意义。

犹太民族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严苛的自我约束使他们疏离于非犹太教的社会,并且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团体属性——理性、缜密而且理想化。古老的意第绪村落既令人绝望又给人以希望;既是一种维系,也是一种压制。身处其中的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他们崇尚摩西戒律,笃信善有善报。但他们同时也是受迫害的群体,戏称自己为被挑选承受苦难的人。宗教和世俗生活的交织赋予犹太村落以更深刻的意义:它是犹太历史的再现,其中既有神的赐福,又有世俗的重负。为此,犹太村落在种族灭绝的杀戮中得以幸存,作为犹太人苦难与牺牲的代名词出现在诸多犹太作品中。

尽管犹太村落作为故事情节的发生地仅出现在《装修工》一书中,但读者能够在马拉默德的其他作品中也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影响。在《魔桶》、《房客》、《店员》《呆头呆脑的人》等作品中,马拉默德将古老东欧的旧世界移植到新世界中。破旧凌乱的贫民窟;断壁残垣搭起的棚户;摇摇欲坠、墙皮脱落的公寓;阴暗寒冷,坟墓般的杂货店;惨淡经营、勉强维生的老店主……

马拉默德刻画的犹太人物或生于东欧犹太村落,对犹太根源十分熟知,如老莫里斯,雅科夫博克;或与犹太难民有过直接接触,如费德尔曼。这些人物的犹太经历使他们能够在自我探索和自我分析的成长过程中做出选择:老莫里斯选择逃离反闪族的东欧,但不放弃自己的犹太信仰;博克选择既放弃自己的犹太身份,也放弃自己的犹太信仰。马拉默德的主人公就是在不断选择中寻求精神归宿。

三、对犹太信念由动摇到笃信的升华

《装修工》中的“犹太村落”古老,拥挤,一成不变,并不时遭受抢掠杀戮。主人公博克为摆脱身为犹太人所承受的苦难和重负,不惜放弃友谊、工作甚至宗教信仰。但他最终意识到“作为犹太人,无论到哪儿都一样,他背负着一个难以忘记的行囊”。博克为放弃信仰和身份付出了失去自由的代价。但他也终于认识到这是一种错误,并感到悔恨。“一个人掩饰的越多,越不得不掩盖更多。”

《魔桶》中的亨利·莱文因背叛自己的身世和上帝的神约而失去了伊莎贝拉的爱情,《最后一个马希坎人》中试图放弃自己犹太背景的费德尔曼因赶走犹太流浪汉萨斯坎德而无法逃避自责。然而,同博克一样,他们都最终明白了“一个人掩饰的越多,越不得不掩盖更多”的道理。

在这些故事中,马拉默德将犹太性定义为坚守神约。善良的犹太人肩负并履行唤醒他人践行责任。博克的岳父,一位希伯来先知,提醒他不要忘记犹太身份:“这个村落就是我们的世界——这里的人们,他们的苦难,他们的忧虑。”而犹太流浪汉萨斯坎德也使试图掩盖自己犹太身份的费德尔曼不断受到良心的谴责。

马拉默德笔下的犹太教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代代相传的厚重的历史。尽管作品中涉及犹太拉比、集会、仪式等文化符号,但作家更看重个人对上帝神约的坚守。传说中上帝选择犹太人来传承他的旨意,犹太民族也承诺信守上帝的指令。没有任何的奖赏或惩罚能够改变他们的信仰。为此,马拉默德的主人公们践行善举,因为他们坚信那是正确的生活方式。老莫里斯告诉弗兰克:“我的父亲过去常说,做犹太人需要的就是善心。”

马拉默德的作品中不断提及主人公对宗教信仰的自由选择,以及对主人公善良本性的呼唤。老莫里斯坚信店员的仁爱本性:“我为你受苦……你为我受苦,”流浪汉萨斯坎德告诉费德尔曼,“作为一个人,一个犹太人,你有责任……”

善良正义的犹太人帮助和劝导迷途的主人公们的场景反复出现在马拉默德的小说中,而这也正是犹太民族在经历一场场磨难后依然能够繁衍生息的原因之一。犹太传统的熏陶和现实世界的残酷令马拉默德的主人公感到迷茫,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幸运的是,他们总能在自我良知、宗教信仰和道德导师的引领下,明白生活的真正意义,明白为什么要做好人,为什么要为他人负责,并实现对犹太传统和信条的由动摇到笃信的精神升华,进而实现精神救赎。

[1]Avery.Evelyn Gross Rebels and Victims[M].National University Publications,Kennikat Press,1979.

[2]Bernard,Sherman.The Invention of the Jew-Jewish-American Education Novels(1916-1964)[M].New York:Thomas Yoseloff,1966:62.

[3]Hershinow,Sheldon J.Bernard Malamud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M].New York,1980.

[4]Richman,Sydney.Bernard Malamud[M].Twayne’s U-nited States Authors Series,NY:Twayne Publishers,Inc.,1966.

[5]魏啸飞.失落的精神家园[J]外国文学,2005(3):85-90.

猜你喜欢

犹太民族东欧犹太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
犹太文学中的“施勒密尔”形象与中国“阿Q”式人物之比较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东欧挂车第一品牌 Wielton策马加鞭瞄准更大市场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
从波兰看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改变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