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追求与生存困境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权主义思想

2012-03-19刘金保

外语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莫莉多丽丝莱辛

刘金保 林 琳

(安徽工业大学, 马鞍山 243032;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34)

●文学研究

自由追求与生存困境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权主义思想

刘金保 林 琳

(安徽工业大学, 马鞍山 243032;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34)

《金色笔记》是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小说主要刻画以安娜为代表的现代女性的经历。为了冲破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她们摒弃传统伦理道德,敢于向世俗与传统社会挑战,试图取得与男人平起平坐的权力,但她们的努力却一度陷入危机,其自由追求也陷入困境。本文主要分析现代女性的自由追求和生存困境,指出莱辛在作品中为她们指出的自由之路。

《金色笔记》;现代女性;自由;困境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 (Doris Lessing) 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坛的地位,成为“二战后最重要的英语作家之一”(Michigan Gale 1988:509)。 其代表作《金色笔记》也被誉为20世纪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自面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安娜(Anna)和莫莉(Molly)这两位现代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她们所经历的艰辛与所遭遇的困境。正是由于莱辛在书中细腻地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知识女性的感觉、思维与生存状态、生活困境,并且此书出版时恰逢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风起云涌,因此受到当时很多女权主义者的追捧与青睐,被奉为“女权主义的《圣经》”,堪与西蒙·波伏娃(S. D. Beauvoir)的《第二性》相媲美。瑞典皇家学院在颁奖词中也说道,“对于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女权主义而言,《金色笔记》是一部先锋之作,是少数几部探讨20世纪两性关系的读本”。 诚然,莱辛用她怀疑的眼光、犀利的笔锋刻画了以安娜为代表的知识女性所进行的独立精神追求,同时也冷静地看到她们在生活、工作、政治中受到的歧视和不平等待遇以及遭遇的尴尬和困境。正是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这种矛盾冲突,使得这部小说有了独具魅力的深刻性。所以,无论莱辛如何否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也无法抹杀她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和女权思想。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

1 “自由女性”的独立追求

在莱辛的笔下,安娜和莫莉被塑造成现代自由女性的代表人物。其共同的特点是:她们都能够独立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在经济上不再依附于男人。安娜却“常以女性的眼光作为标准或准绳,衡量和舍弃男人”(莱辛 2000:511)。同时,安娜和莫莉都脱离了婚姻的桎梏和束缚,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独立抚养子女。比如,安娜依靠写作《战争的边缘》所得的版税来支撑她和女儿简纳特(Janet)的生活;莫莉则在一家剧院担任喜剧演员,靠演出费用来维持她和儿子汤姆(Tommy)的生活。正是由于在经济上摆脱了对男人的依赖,女性才可能去探索自我的价值,从过去“他者”的男性文化中走出来,实现自己在职业、情感和政治信仰等方面的自由选择,不受他人牵制。例如,作品中的安娜有着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在职场上可以同男人们平等地竞争,并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她追求自我价值,认为“我是我自己的”(莱辛 2000:523),并为实现这种理念而努力地奋斗,也许有过挣扎,但是依然一次次试图冲出重重困境,用信念和勇气支撑着自己的人生。在政治信仰方面,安娜曾经目睹了非洲人民所受的压迫,痛恨种族歧视。为此,她加入了非洲共产党小组,希望通过政治参与来改变世界。而在婚姻和情感方面,当她发现自己与丈夫之间已经不再有真正的爱情时,便毅然决定结束这段婚姻,并独自抚养女儿,当起了单身母亲。莱辛注重对于女性身体的描述,“写你自己 , 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埃莱娜·西苏 1991:194) 。同时,作为自由女性的安娜,她漠视传统道德和传统性理念,可以同任何男人发生关系,也可以将刚认识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带回家,但是这种性开放并不意味着随意和麻木。安娜不停地更换情人,为的是希望找到一段真正的爱情,寻觅到一个灵与肉真正结合的理想伴侣。莱辛曾用笔记的形式将安娜的活动一一铺展开来。小说由5部分构成,每两部分之间都由安娜笔记本上的日记串连。安娜的笔记本有黑、红、蓝、黄4种颜色。黑色笔记本记载着安娜的作家生活。红色笔记本记载着她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和感想。蓝色笔记本则是记录她的生活,记录着汤姆和母亲以及自己与女儿之间的事情。黄色笔记本则是记录了以安娜经历为素材的小说。4个笔记本将安娜的全部生活与经历分别记录,分类体现了安娜作为现代女性为追求独立自由所经历的种种事情。此外,安娜的全名是安娜·弗里曼·沃尔夫(Anna Freeman Wulf),莱辛将其名字赋予了象征意义:弗里曼(Freeman)意为“自由人”,书中安娜也自称为获得解放的自由女性。可是,当她被同居5年的情人抛弃后,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自由生活。她发现,自己虽然离了婚,实现了自由的生活,但在情感上还是需要男人的,而当被问到为何不能用一本笔记记录生活时,她的回答是感觉混乱,最后她终于明白自己并不自由,她的自由陷入了困境。

2 自由女性的“不自由”

在《金色笔记》中,莱辛真实地展现了追求自由的现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多角度地刻画了她们在寻找自我、寻求自由道路上的迷茫与痛苦。现代女性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一直不断地努力抗争着,试图能够打破男权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格局,摆脱自己的边缘身份和附属地位。所以,她们不仅在经济上要求独立,而且随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认识的提高,她们更希望能在情感上打破对男人的依附性,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异常艰难的。

《金色笔记》中的主人公安娜有着3重身份:生活上她是一位追求自由却反被情感羁绊的单身母亲,工作上她又是一位有着写作障碍症的女作家,政治上她则是一位屡受挫败的共产主义者。她每天在这3种身份之间不停地转换角色,当与情人迈克尔(Michael)相处时,她是一个漂亮又性感的情人;当和女儿珍妮特在一起时,她变成了一个极具责任感而又温柔可亲的母亲;当与出版商洽谈事宜时,她又呈现出了现代女性所具有的独立、有主见、有魄力的性格特点。安娜一直纠结于这3重身份,这使她感到茫然,甚到几近崩溃。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哪一种身份才是真正的自己。这多重身份的存在导致安娜出现了自我分裂的状态。书中几次写到安娜做的一个梦,梦中她在睡觉,另外还有一个安娜在监督、俯视她,“当她躺在‘梦中之水’的水面上,开始慢慢向下潜的时候,这个说,‘安娜,你在背叛你所信仰的一切;你陷入了主观性,陷入了自我当中,陷入了自己的需求之中’。”那个声音还对她说:“去战斗,去战斗,去战斗”(莱辛2000:433)。这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它象征着安娜的自我分裂。俯视的安娜是具有“自由女性”身份的安娜,向下潜的则是固守传统性伦理观念的安娜。表面看来,“自由”的安娜结束了婚姻,获得了自由,拥有了和男人平起平坐的地位,可是,另一个代表传统道德的声音却依然钳制着她。另外,她对女儿、莫莉和迈克尔都怀着一种爱恨交加的态度和情感,因为他们阻碍了她追求自由的理想,但她又无法放弃爱他们,这使她更加困惑、更加痛苦,完全陷入了角色分裂的困境。

此外,还有安娜在其黄色笔记中写到的埃拉(Ella),虽然在经济上已经摆脱了对保罗(Paul)的依赖,但在情感上却无法离开保罗。这时的埃拉已不再具有“自由”的灵魂,不再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个体,而是在情感上始终依附着保罗。甚至为了得到保罗的欣赏,她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处处迁就保罗,按保罗的要求做事,她还极度害怕保罗离开,始终生活在自己编织的童话里。埃拉的“自由”完全被保罗控制,这样沉重的、压抑的爱使她感到自己好像被“分裂成了碎片”,并且感到“孤独”,害怕“没人帮助”,想“逃离喧闹的城市,因为内心缺乏自信力,不想打电话给任何人”(莱辛2000:534)。

西蒙· 波伏娃(Simone Beauvoir)指出,“那些想达到个人解放的女人,往往企图在受局限的处境中寻求生存的意义——也即,企图在内囿生活中追求超越。这种努力,有时是可笑的 , 往往是可悲的……” (莱辛 1986: 413)。以安娜为代表的现代女性是失败的“自由”女性。她们都以为结束了无爱的婚姻就能够获得独立与自由,但实际上,她们依然无法摆脱对异性强烈的情感需求。她们曾试图走出传统道德和传统观念的羁绊,成为独立自由的现代女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抗争后,还是不得不走入了恋爱和婚姻,像莫莉,最终还是嫁了人,而安娜则在经历了政治理想的破灭、自由的困惑、身份迷茫的重重困境后,也向现实妥协了。女性的自由之路究竟在何方?

3 自由女性的未来之路

《金色笔记》记录了现代女性走向自由的曲折与迷茫、尴尬与无奈,同时也指出了女性的未来之路。作品塑造了两类女性形象,一类是以安娜和莫莉为代表的现代自由女性形象,另一类则是以玛莉恩(Marion)为代表的社会边缘群体。两类女性生活境遇不同,未来之路也不尽相同,但都找到了更为和谐和柔和的出路。

安娜明白,“她之所以仍是安娜,就因为有着一定的才智” (莱辛 2000 :632),是通过打破封闭,实现自我与现实社会的沟通来走向新生的。安娜在与传统道德的抗争中,最后选择了妥协。她和索尔(Saul)分了手,走出了情感的羁绊,把4个笔记合在一起,把自己混乱的角色整合了起来,她不想再把幸福寄托在照料男人的事务上,而是要将自己统一起来去体味完整的人生。她唤醒了内在的创造力,找到了真我,明白了自由不是毫无顾忌、不顾一切的盲目自由,而是需要与传统相和谐、达到平衡的自由。安娜终于解救了自己。而莫莉作为现代女性的另一代表,在经历了与安娜相似的迷茫与困境后,她也再次选择了婚姻。虽然安娜与莫莉的结局不同,但她们都选择了妥协。

玛丽恩在作品中是以怨妇的形象出现的。她经历了丈夫的变心与背叛。本想与丈夫离婚,但面对3个年幼的孩子,她又不得不继续忍受这没有爱情的婚姻和已经变了心的丈夫。她每日酗酒,以这样消极的方式来反抗传统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控诉男权社会对女性无情的压迫。后来,在汤姆的帮助下,玛丽恩结束了枯燥的婚姻,走出了封闭的自我,和汤姆满怀激情地参加非洲的解放运动。她逐渐从一个被婚姻桎梏的怨妇变成了一个积极的社会工作者,也从帮助他人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乐趣。

4 结束语

《金色笔记》围绕女性主人公的命运、思想、生存状态展开叙述,主要刻画了以安娜为代表的现代女性的经历。为了冲破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她们通过一次次的对生命冲动的释放,摒弃传统伦理道德,敢于向世俗与传统社会挑战,试图取得与男人平起平坐的权力,但她们的努力却一度陷入危机,她们的自由追求也陷入了困境。可以说,莱辛的女性思维与视野对当代女性命运与前途的反思必然使得它带有一定的女性主义色彩。其中,它对女性自由之路与困境的描写,对女性生活和心理的描写,引发了我们对当代女性生存中“自由”与“困境”的反思,是对当代“自由”女性的问题的一次最为自觉的研究。可以说,莱辛通过《金色笔记》向人们昭示了女性走向自由的艰辛和可能之路。

陈才宇.《金色笔记》阅读提示与背景材料[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Z].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多丽丝·莱辛.女性的危机[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李玉萍.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女主人公情感历程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4).

托马斯·弗里克.多丽丝·莱辛访问记. 巴黎评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译.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

西蒙· 波伏娃. 第二性 · 女人[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

Lessing, D.TheGoldenNotebook[M].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1973.

Michigan, G.ContemporaryAuthor[M]. Research Company, 1988.

【责任编辑郑 丹】

ThePursuitofFreedomandLivingDilemma— Doris Lessing’s Feminist Idea inTheGoldenNotebook

Liu Jin-bao Lin lin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32, China;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TheGoldenNotebookis a representative of Doris Lessing. In this novel, the women, like Anna, who have strong women consciousness,long for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in the male-dominated society. They dare to challenge the secular and traditional society, trying to get the powers on an equal footing with men. This article analyses modern women’s pursuit of freedom and their living dilemma, and points out the road to freedom that Lessing showed in her works for them.

TheGoldenNotebook;modern women;freedom;dilemma

I106.4

A

1000-0100(2012)05-0132-3

2012-07-14

编者按: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文论和文本分析两部分,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都属于后者。作为人生存方式的文学,其使命是展现人性和人生活的世界。作为科学,文学则应该从现有文本的分析中揭示人性和人生活的世界(刘金保、林琳,张宏薇)以及文本本身的结构(李雅波)。

猜你喜欢

莫莉多丽丝莱辛
高贵的“伪证”
失散53年美国姐妹因疫情团聚
高贵的“伪证”
菲菲生气了
菲菲生气了
傻瓜,你不觉得我也很爱你吗
德前总理要求前妻放弃使用他的姓氏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小狗吞胸罩 主人被判禁养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