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房维持器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娩核处理

2012-03-19刘正武

微创医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前房晶状体黄斑

梁 民 刘正武

(1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南宁市 530031)

白内障手术中的娩核处理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我们在小切口白内障术中采用前房维持器灌注下脱核,黏弹剂辅助娩核,植入人工晶体,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住院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5例(210眼),其中男85例(98眼),女100例(112眼),年龄65~94岁,平均(78.51±4.32)岁。术前视力光感至0.1。晶状体核硬度Ⅲ~Ⅴ级(晶状体核硬度分级参照Emery等[1]分级标准)。

1.2 手术方法 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和准备,用1%丁卡因滴眼表麻,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作球周麻醉,开睑器开睑,作以上穹窿为基底结膜瓣,12点为中心,在角膜缘后2 mm作反眉状巩角膜隧道切口,于2点、10点及颞下角膜缘内作前房穿刺口,从颞下穿刺口插入前房维持器,连接复方平衡盐溶液(BSS)。用截囊针作前囊连续环形撕囊,使之形成约6 mm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缺口。作晶状体水分离、水分层,用3.0 mm穿刺刀从巩角膜隧道切口进入前房并扩大切口,用注吸针头压迫巩膜切口后唇并转动晶状体核,使晶状体核在前房持续灌注下脱出囊袋至前房。关闭前房维持器,晶状体核后方及前房注入适量黏弹剂,线圈娩核。再开启前房维持器,分别由2点、10点穿刺口伸入注吸针头吸净残留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抽净囊袋内及人工晶体后方黏弹剂。取出前房维持器,形成前房,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使结膜瓣复位,涂抗生素(碘必殊)眼膏包眼术毕。

2 结果

本组185例(21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均顺利完成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摘除和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无后囊膜破裂及玻璃体脱出。术后角膜上方雾状混浊、后弹力层线性皱褶18眼,经高渗剂和角膜营养剂治疗5 d后消退。角膜上方微囊样水肿13眼,治疗1 d后治愈。本组病例无角膜失代偿情况出现。术后3 d最佳矫正视力≥0.05者203眼,复明率96.67%;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05者204眼,复明率97.14%;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5者6眼,其中视神经萎缩2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4眼。

3 讨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过去又称为老年性白内障,是晶状体老化后的退行性变,是年龄、职业、性别、紫外线辐射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阳性家族史和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2]。手术治疗是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如何娩核、保持后囊膜完整,是顺利植入人工晶体的关键步骤之一。我们在临床中应用前房维持器持续灌注下脱核、黏弹剂辅助娩核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应用中我们体会到该方法有以下优点:①适用于不同硬度的晶状体核;②术中引起后囊膜破裂,晶状体掉入玻璃体的发生率较低,手术安全性高;③手术过程不需要增加另外的器械,手术成本较低;④学习掌握的时间较短[3]。由于术中通过前房灌注液的流出起到脱核的作用,在脱核过程可引起前房起伏波动,使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率提高。本组病例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考虑在前房维持器持续灌注恒定压力下及时补充BSS,使术中切口渗漏保持动态平衡,前房深度、眼内压保持相对恒定不变[4],对视网膜牵拉作用低,未引起黄斑囊样水肿。通过对本组病例观察,我们认为在前房维持器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娩核的方法操作较简单,成功率高,可供临床参考。

[1] Emery JM,Little JH.Phacoemu lsification and aspiration of cataract[M].London Mosby,1993:323.

[2] 葛 坚主编.眼科学(七年制)[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11.

[3] 洪 杉.首创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黏弹剂辅助脱核方法[J].眼科新进展,2011,31(3):246-249.

[4] 黄海涛,赵永旺,易笃友,等.前房维持器在小切口非超声硬核白内障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2):1317-1318.

猜你喜欢

前房晶状体黄斑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裂孔在黄斑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眼前突然一片黑?可能是它出了问题……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有晶状体眼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
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