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12-03-18李晓国

考试周刊 2012年87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初中物理教学新课改

李晓国

摘 要: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堂模式下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备课结果:胸中有书;课堂教学:目中有人;学生情况:心中有数;作业批改:笔下有情;学习常规:训练有素。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物理教学 基本原则

课程改革主要涉及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等。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改革,当然也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校开展“目标教学,高效课堂”改革已经四年了,四年当中我认真实践和探索新课改模式下的物理教学,现将自身实施新课堂模式的基本原则所取得的经验和大家分享,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新课堂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由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转向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各环节都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所变化。

一、备课过程:胸中有书

新课程模式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应做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只有这样才能驾驭好课堂,成为服务学生学习的加油站和指路标。这就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大大提高。

教师在上每节课之前,都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手头的资料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明确教学目标,总领每节课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预设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自己的备课中将知识由薄变厚,做到在课堂上由厚变薄,深入浅出地解决各种问题。例如我在备惯性这一节课时,事先准备了惯性现象的视频资料、小车、木块、棋子和尺子,目的是通过大量的事例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感受和理解较抽象的惯性知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如何,实验没成功该如何处理,以及在45分钟的教学环节中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都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制定好解决的方案,做到在课堂上收放自如。备课不但要备知识,还要备实验。物理教学实验是基础,在惯性知识的引入上,我通过做大量的实验:敲打棋子、拉放了木块的小车、敲打杯子上放了鸡蛋的纸片、动手快速抽动放了橡皮的纸条等,使学生更能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教师备课要细,要全,做到“教材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教学目标和思路在我心中”。

二、课堂教学:目中有人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知识。那么教师如何把握好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呢?关键是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第一,教态要自然、亲切、大方,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课堂上教师要将眼光投向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注他,不让学生有被忽略感;有的学生看似坐得端正,思想却已经开小差,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时时关注,做到及时地发现和提醒。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教师在课堂上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目标的各个环节,通过学生的眼神和情绪发现哪些知识学生可能没听懂,哪些环节设计得不合理,马上在自己的脑海里进行第二次备课,通过改变授课方法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

三、学生情况:心中有数

教学要有预见性,教师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包括每个学生的性格、家庭成长环境、心理和生理成长及以往学习情况等。只有教师对每一个所教的学生都比较了解,才能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即使学生在课上或课下出现和老师不配合的情况,也能够针对每一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以教育的方法也必须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讲究策略,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及难易程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和老师积极地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作业批改:笔下有情

作业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注意题量和难度,可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内作业应以课本上的练习题为主,作业的时间要得到保证,并力求当堂独立完成。对于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要当堂及时反馈,及时给予评价。一定要用激励性的语言,让每一类学生都体验到自己的成功;课下作业教师的批改表面上看是对于错的批改,其实应注意从学生的错误中反思课堂教学的不足,及时在备课本上写出本节课教学的得与失,以利于下节课的教学。教师不应简单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对号和错号及批改日期,还应在学生错题处做一些提示性的标记,给予学生鼓励性的简评或指出要努力的地方,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真和负责,感受到教师对他的认可和关爱。

五、教学常规:训练有素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应当明确: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时间限制,不论是教师讲解,还是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练习等,教师都要引导好学生,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紧张高效地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初中物理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如何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落地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