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广电系统的应用

2012-03-15诺,孟

电视技术 2012年14期
关键词:媒资转码编目

蒙 诺,孟 放

(中国传媒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24)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资源愈趋重要,媒体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抢救珍贵的历史资料、提高工作效率、对新内容资源进行保护管理,同时深度开发利用现有媒体资产、拓展新型业务模式,人们提出了媒体资产管理的概念。

所谓媒体资产,主要由媒体数据和元数据两部分组成。其中,媒体数据包括数量庞大的视音频、图片、文本等,元数据主要包括媒体的描述信息(如作者、制作日期、编辑信息等)、控制数据、工程文件信息等。而媒体资产管理(Media Asset Management,MAM)是指结合计算机存储、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多项技术,对各种类型的媒体资料数据,如视音频资料、文本文件、图表等进行全面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主要解决多媒体数据资料的存储、编目管理、检索管理、资料发布、素材转码等问题[1]。媒体资产管理的作用主要有:1)对媒体资产进行数字化存储,以便进行统一的管理及控制;2)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3)通过与其他系统如新闻制作系统、播出系统、网络点播系统等其他业务处理系统结合,建立具有拓展性的综合业务平台;4)帮助用户充分利用媒体资产,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媒体资产,近些年来,许多广电媒体机构特别是各省市电视台纷纷搭建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以此来实现对电视节目和素材等媒体资产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并通过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与新闻制作系统、播出系统等进行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建设综合性业务平台。为了更好地理解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本文将首先介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组成,并详细阐述各子系统功能及相关关系,然后分析目前国内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特别是在广电系统的应用),最后对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1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组成

在拥有海量媒体资产的广电行业中,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简称媒资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26家省、市媒体搭建了自身的媒资系统,还有9家也在积极准备搭建媒资系统[2]。一般来说,媒资系统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1)上下载子系统主要负责将节目素材从磁带、光盘等存储介质中采集上载到媒资系统内,同时根据用户的需要实现对相应资源的下载输出。业务管理子系统是系统业务管理的中心,主要实现数据存储、信息加工等各项业务的综合管理[3]。交换机是连接媒资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桥梁,主要用于实现数据的交换,常用的交换机有以太网交换机和FC交换机。

2)编目子系统主要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进入媒资系统的节目素材进行不同层次的编目,以便后期检索和再利用。所谓编目就是对信息资源的形式及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然后将这些描述信息按一定的规则有序化地组织起来[4]。在广电媒资系统中,一般指对视音频资料的题名、主题、创建者、日期、类型、格式等信息进行相关描述。其中,一部分媒体机构选择对节目素材进行“节目、片段、场景、镜头”四层编目,如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深圳广电集团;另一部分媒体机构对节目素材进行“节目、片段、镜头”三层编目,如中国教育电视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新闻和体育类节目);还有一部分媒体机构只对节目素材进行“节目、片段”两层编目,如沈阳电视台、重庆文广集团(总台)[5]。表1为上述单位编目层次分类汇总。

表1 部分传媒机构编目层次汇总

3)检索子系统主要用于帮助用户在媒资系统中查找需要的数据内容。常用的检索方式有:(1)基于文本的检索,如通过题名、主题、创建者等进行检索;(2)基于内容的检索,如对某一段素材中的图像进行逐帧检索,通过分析和描述的方法,对素材信息的颜色、纹理、形状和运动特征进行检索。

4)转码服务器主要完成不同需求的数据转换工作,其工作主要包括媒体数据的编码格式转换、文件格式转换、分辨力转换、码率转换等。在媒资系统中,转码的任务主要有4种:

(1)外网素材进入媒资系统前的转码。将进入媒资系统的素材转换成统一格式或相应格式,便于媒资系统的管理。

(2)产生适合于在线浏览的素材。将原有的MPEG-2格式的素材转成数据量较小的WMV或MPEG-4等格式,同时降低其码率,生成数据量较小的素材用于编目、检索时的在线浏览,减少存储和传输的压力。

(3)素材编辑整理后存入存储系统前的转码。为了统一媒资系统储存体内的数据格式,一些电视台的媒资系统会对进入存储体中的数据进行统一格式的转码,如对于日后可能用于节目的制作的素材,统一转码后按照MPEG-2全I帧的格式进行存储,以保证素材的影像质量。

(4)素材调出存储系统后下载输出前的转码。根据应用情况,对存储系统中取出的素材进行相应格式、码率或分辨力的转化,以此来适应不同的输出应用需求。

5)存储管理子系统由图1中的存储(迁移)管理和存储体部分组成,是媒资系统的核心,主要用于存储海量的媒体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迁移,通常包括有在线存储、近线存储、离线存储三级存储结构[6]。

在线存储主要用来存储经常使用而且对反应和传输速度要求较高的数据,访问速度快且具有较好的反应能力。其设备通常永久性地连接在计算机系统中,多采用硬盘阵列作为存储介质;近线存储主要用来存储经常与在线设备进行交换的数据,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较快的存储速度。其设备通常连接在计算机系统中,多采用自动化的数据流磁带库或者光盘塔作为存储介质;而离线存储主要用来存放不经常使用的冷数据,以实现对在线存储和近线存储的数据备份。离线存储一般具有很大的存储容量,其设备只在使用时临时性的连接到计算机系统中,使用完后即可与系统断开连接。考虑到价格和未来扩展需求,离线存储多采用磁带、软磁盘或光盘等传统的存储介质。表2为上述3种存储模式的简要对比。

2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

目前,国内电视台所建立的媒资系统已实现了对媒体资产的保存和利用,但绝大多数电视台的媒体资源只供自身加工使用,资源利用率低,只有少数电视台实现了媒体资源的对内和对外的双重利用,如中国教育电视台,其媒资系统除了对音视频、图片和课件资源进行存储以及加工外,还为果实网和中国教育手机报提供素材,拓宽了资源应用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此外,还有一些媒体机构,如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其媒资系统对内为中央电视台节目制作播出提供音像资料信息支持与服务,对外为广大媒体和受众提供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的查询检索服务、视听服务和信息服务,具有资料存储、管理,直接或间接地为节目制作和播出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以及开展音像资料的科学研究工作等功能。

在当今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随着平台的扩展,各种形式媒体的出现,市场对媒体资源的需求量必定大增,这对于拥有庞大媒体资源的广电系统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的盈利契机。在三网融合的市场中,广电可以作为内容提供商,将丰富的媒体资源提供给相应的需求单位,提高媒体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创造新的收入渠道。

1)在电视台间进行媒体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各电视台可以通过交流与协商,制定关于资源共享交换的相关规范及准则,并以此为基准在电视台间实现媒体资源的交换与共享,为需求方提供相关节目素材。这不仅有利于节约节目制作成本,还提高了节目素材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浪费。

2)向其他媒体机构有偿提供媒体素材

目前,许多媒体机构如电视制作公司等在生产制作相关节目产品时,缺乏一定的素材资源。而电视台通常拥有海量的媒体资源,电视台可以通过素材销售等方式,向有需求的机构有偿提供相关素材,方便其进行素材的再包装与制作。这不仅有利于资源再利用,还为电视台增加了新的收益。

3)向教育、旅游等机构提供资源供应服务

充分利用广电行业的资源优势,与教育、宣传、旅游等机构合作,为其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用于发布制作与教学、旅游宣传相关的影像作品,如电视教学片、旅游宣传片等。

4)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利用媒资系统资源库中的海量信息资源,通过交互电视、宽带网络技术等手段,根据公众的选择与喜好,向其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并获取相应服务费用。

5)为电信、网络机构提供内容支持

与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合作,为其手机报、手机电视及其他用户终端的资讯、娱乐业务提供素材;与视频网站等网络机构合作,为其提供丰富的视音频素材用于加工与发布。

3 总结

随着媒体资产的日益累积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媒资系统的应用也愈趋广泛。借助媒资系统,不仅可以便捷地对信息数据进行存储和使用,还可以实现将不同业务进行整合管理等多种功能。

表2 在线、近线、离线3种存储模式对比

在三网融合进程日益推进的今天,人们对内容资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更加充分地使用媒体资产,广电可以将媒资系统与其他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实现媒体资源的共享、交换和营销,以此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创造出更多新的收益。

[1]王恒,郑科鹏.现代媒体资产管理的发展和规划探讨[J].电视技术,2010,34(8):4-7.

[2]倪代光.用战略眼光前瞻媒资发展以两个平台促进会员单位互动用智慧和勇气推动内容资产管理实现质变[EB/OL].[2012-03-25].http://www.cctv.com/stxmt/20101115/103074.shtml.

[3]卢英锁.新中心媒资存储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J].有线电视技术,2009(4):102-105.

[4]宋培义.数字媒体资产管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5]韩忠青.媒资建设与编目管理[EB/OL].[2012-03-25].http://cctvenchiridion.cctv.com/special/C22056/20081226/109293.shtml.

[6]邓永红.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综述[J].电视技术,2005,29(3):77-80.

猜你喜欢

媒资转码编目
大数据技术的媒资档案管理方法
天津台新闻云系统外来视频文件转码方案
视频转码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研究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一种智能化媒资检索系统的研究
基于IPTV点播业务的视频分段式转码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浅析媒资系统在电视台业务中的应用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MRG9000媒资卫士在市级电视台全台网的应用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