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显示新技术——WiGig

2012-03-15刘玲斐

电视技术 2012年14期
关键词:物理层频带无线

刘玲斐,高 静,高 鹏

(1.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90;2.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数字多媒体技术正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演进:显示分辨力从标清发展到高清、全高清,而今又迈向特高清;色深和屏幕刷新率成倍增长;3D显示技术忽如一夜春风来;音频技术也从双声道立体声进展到5.1乃至7.1声道。这些进步在提供更完美的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对音视频接口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随着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蜘蛛网般的线缆已濒临淘汰,越来越多的接口得以无线实现,技术创新的先驱者们将目光落在了短距离线缆的最后堡垒——显示接口上。旨在取代有线显示线缆的诸多无线技术业已提出,标准化工作相继完成,概念方案纷纷亮相,很多产品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用性,可以说,已处于显示接口全面无线化的前夜。本文介绍了其中具备最广泛应用前景的WiGig技术,在说明技术细节和应用场景的同时,也通过与其他竞争者的比较阐明该技术的优势所在。

1 WiGig规范

2009年无线Gigabit(WiGig)联盟成立,它力图制定一个统一的吉比特级无线通信规范,以支持无线显示、无线扩充基座和诸如网络链接等既有应用。

WiGig的MAC和PHY规范可实现最高达7 Gbit/s的数据传输率,此速度较目前最快的IEEE 802.11n的WiFi网络快了10倍以上。WiGig是在免授权的60 GHz频带上运行,较现行WiFi产品使用的2.4 GHz和5 GHz频带拥有更多的可用频谱,因此能提供更宽的通道,以支持更高的传输速度[1-2]。

1.1 规范概要

WiGig规范中充分考虑了性能、实现复杂度和成本,与既有WiFi相容,先进的安全性等要素。其重要特性包括:1)支持最高达7 Gbit/s的数据传输率。2)针对多种应用设计,从手机等低功耗手持设备,到计算机等高性能设备,均能适用,并具备先进的电源管理功能。3)以IEEE 802.11为基础,提供对IP网络和WiFi的原生支持,并可让设备在2.4 GHz,5 GHz和60 GHz各种不同频带运作的IEEE 802.11网络间实现透明切换。4)支持束波成形技术,可提升信号强度,以实现距离超过10 m的通信能力。5)采用Galois/Counter模式的AES加密算法以提供先进的安全性。6)支持 HDMI,Display Port,USB 和PCIe等接口的无线承载。

1.2 架构

WiGig规范是以IEEE 802.11标准为基础,并定义了物理层(PHY)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以提供对IP网络的原生支持。同时,也使得开发可同时在WiGig和现有WiFi网络上通信的三频(2.4 GHz,5 GHz和60 GHz)无线设备成为可能[2]。

WiGig规范也定义了协议适配层(PAL),以支持60 GHz频带上的特定数据和显示标准。如图1所示,PAL允许这些标准接口直接在WiGig MAC和PHY上执行,以实现这些标准的无线承载。目前的PAL涵盖音频/视频(A/V),如WiGig视频扩展(WiGig Display Extension,WDE),以及支持输入/输出(I/O)接口的WiGig串行扩展(WiGig Serial Extension,WSE)和WiGig总线扩展(WiGig Bus Extension,WBE)。

1.3 物理层(PHY)

与WiFi使用的2.4 GHz和5 GHz频带相同,WiGig使用的60 GHz频段是无需授权的,而且全球都可取得。60 GHz频带拥有的可用频谱较2.4 GHz和5 GHz频带为多,一般为7 GHz宽的频谱,而2.4 GHz频带的频宽为83.5 MHz。与2.4 GHz和5 GHz频带相同,该频谱会被分割为多个通道。因为60 GHz的可用频谱较多,因此通道更宽,有助于实现数吉比特级的数据传输率。WiGig规范定义了4个通道,每个都是2.16 GHz,这较IEEE 802.11n的可用通道宽度提升了50倍。这些较宽的通道能让WiGig支持需要非常高速的通信应用。

规范支持两种调制与编码方式,可分别提供不同的效益:1)正交频分复用(OFDM)由于具备较大的延迟扩展,因此可支持长距离传输,在处理障碍和反射信号时可提供更佳的弹性。OFDM可实现最高达7 Gbit/s的传输速度。2)单载波(SC)的功耗较低,因此较适用于小型、低功耗手持式设备。单载波最高可支持4.6 Gbit/s的传输速度。

1.4 媒体接入控制层(MAC)

WiGig规范定义的MAC支持先进的应用模式,与WiFi网络整合,降低功耗和提供健壮的安全性。

1)网络构架

WiGig规范中定义了新的网络架构,可实现两个设备间的直接通信,因此可开创出新的应用模式,例如设备间的快速同步化作业,以及将影音内容传送到投影仪或电视。此外,WiGig规范亦支持现有IEEE 802.11网络架构,比如与WiFi网络相同,可采用共享的接入点(AP)。

2)无缝多频带运作

一个通信进程能在60 GHz通道和2.4 GHz或5 GHz的WiFi通道间快速且无缝地被转送。此创新设计能够在没有60 GHz WiGig网络存在时,无缝地回到2.4 GHz或5 GHz WiFi网络。这种多频带运作可显著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拥有多频带装置的使用者,若其设备从60 GHz切换到较低频的WiFi通道,仍能够不中断地持续访问网络。对使用者来说,他们总是希望至少能拥有与现今WiFi产品一样的性能,若可能的话,还能自动切换到更高速的60 GHz WiGig网络。

3)电源管理

WiGig设备能利用新的计划访问模式来降低电源消耗。两个设备通过方向性连接彼此通信时,可设定它们将会通信的时间,在其他时间,两个设备可设定为休眠或省电模式。该功能可更精密地依照实际的流量负荷设定电源管理模式,这对手机和其他以电池供电的手持设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先进的安全性

WiGig规范以IEEE 802.11中所使用的强大安全性机制为基础,采用Galois/Counter模式,这是专为支持10 Gbit/s以上通信速度所设计的高效操作模式,能提供以AES为基础的强大加密功能,同时支持具更佳性能与效率的硬件实现方式。

1.5 协议适配层(PAL)

PAL可让主要的计算机和消费电子接口通过无线的60 GHz WiGig网络来承载。PAL能使实现更为简易,可开发具备内建支持的设备,将可推动诸如无线基座、高速同步化作业和无线显示器等先进应用。

因为直接定义于WiGig MAC和PHY层之上,而不是更高层的协议层中,再加上能在硬件中实现,因此PAL可实现高效适配,带来最佳性能并降低功耗。

1)音频/视频(A/V)

WiGig视频扩展(WDE)可允许音频/视频数据的无线传输。举例来说,可从计算机或数字相机将影片传送到电视或投影仪。此PAL可支持HDMI和Display Port接口的无线实现,同时也支持用来保护数字内容在这些接口上传输的HDCP标准。WDE PAL可支持压缩过和未压缩的视频传输。

2)输入/输出(I/O)

I/O PAL将计算机接口在60 GHz上的承载,现已完成的定义有WiGig WSE和WBE。

USB是外设或其他设备与主机相连的常用接口,USB PAL可实现USB设备间的吉比特级无线连接性,同时亦有助于开发诸如USB基座的各种产品。

PCIe总线通常被用在计算机中,将CPU和内存、网卡、以及其他I/O控制器相连。它也能被用来与图形处理器相连,以增强图片品质和降低CPU的处理负荷。WBE PAL能实现设备间的吉比特级无线同步化作业,并能与存储器和其他高速外设相连。

3)应用模式

WiGig规范和PAL能为多种创新以及既有的应用模式带来吉比特级的无线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

2 无线显示领域的其他主流解决方案

2.1 WiDi

WiDi,即Wireless Display,是Intel推出的、基于WiFi Direct标准的无线技术,其目的是通过无线局域网来实现笔记本式计算机和电视的无线连接,将笔记本式计算机的画面输出到电视[3]。

WiFi Direct是WiFi点对点网络中的标准,支持所有的WiFi设备。WiFi Direct技术突破了WiFi网络中不可缺少的热点的局限,符合该标准的设备之间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直接连接,从而传输数据或共享应用。IEEE 802.11n理论传输率达到600 Mbit/s,可以轻易达到50 m以上的传输距离,并且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在隔墙的情况下也能使用。对比WiDi当前能提供的性能,可以预计WiDi后续标准中性能还有提升的空间。

WiDi的原理是:将视频和音频数据压缩后通过WiFi进行传送,在接收端进行解压缩,然后通过诸如Display Port、HDMI等有线视频接口将解压缩后的视频和音频传送给显示设备。最新的WiDi 2.0技术可以支持1 080p的全高清视频播放。WiDi优点在于可利用现有的WiFi网络,成本低;缺点是视频需要经过压缩和解压缩过程,有较大的画面延迟,并且无法实现视频的无损传输。

目前,与WiDi原理类似的WiFi Display标准正在制定中,该标准有望在更多的设备间采用现有的WiFi网络实现无线显示,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2.2 WHDI

目前在无线显示传输领域最成熟的方案当属AMIMION公司推出的WHDI技术。WHDI(Wireless Home Digital Interface),即无线家庭数字接口。它提供了一个高品质、无压缩的无线连接方式,WHDI技术在源与目标之间直接交互,而不需要中间路由器或交换机。有消息透露,WHDI2.0将全面支持HDMI 1.4a规格所要求的所有3D格式;支持下一代4 k×2 k高清格式;支持WHDI与WiFi共存。

AMIMION提供的一些资料表明该技术并没有采用通常的视频压缩技术,但是与像素值中的高有效位相比,低有效位在传输中的优先级和给予传输的带宽都更低,因此会有一些损失,所以WHDI是非压缩的但却是有损的。

与WiDi相比较,其优点在于图像信号传输延迟低,独立的传输信号不占用网络带宽,能支持无压缩传送1 080p的全高清视频播放。

2.3 WirelessHD

成立于2006年的WirelessHD联盟,制定了第一个面向下一代的无线数字接口标准,该标准针对消费电子,个人计算和便携设备领域中无线传输高清音视频的应用,最高支持QFHD分辨力,48 bit色深和240 Hz刷新率的未压缩图像传输以及音频传输[4]。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WirelessHD制定了3种物理层:低速物理层(2.5~40 Mbit/s)用于全方向的控制和设备发现;中速物理层(0.5~2 Gbit/s)用于支持低功耗移动应用以及双向数据传输;高速物理层(1~7 Gbit/s)用于高吞吐量的视频传输,结合MIMO和波束成形技术可将带宽进一步增至28 Gbit/s。由于WirelessHD使用免费的60 GHz频段,其传输距离受限于10 m以内。

与之前的诸多视频接口不同,WirelessHD采用了更为通用的IP数据网络,并利用视频编码以提高链路的稳健性。它全方面支持DTCP和HDCP2.0,从而提供安全的内容保护机制。此外,WirelessHD对USB接口提供无线连接,进一步减少设备间的线缆连接。

3 WiGig与其他方案的比较

表1中将上述技术的特性进行了比较。

表1 各种无线显示技术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WiDi具有传输延迟较大和有损视频压缩的缺陷,而WHDI受限于有限的频宽,也存在不能传输无损全高清视频的劣势。随着视频分辨力迈向特高清(Ultra-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UHDTV),以及色深和刷新率的不断增加,若两者不能在后续标准中有进一步技术突破,它们将只能在无线显示的低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很难挑战WiGig和WirelessHD技术。

带宽是60 GHz技术的一张王牌,传送未经压缩的高清视频,且延迟在5~15 ms,正是WiGig和WirelessHD技术所抓住的价值点,这两种技术将有较大机会发展成为主流标准。目前WirelessHD标准提供更宽的传输带宽,这是它相对于WiGig的主要优势。而WiGig标准融合了WirelessHD和传统WiFi技术的诸多优点,相比之下,Wi-Gig的优势在于以下两方面:

第一,可与WiFi无缝融合。在家庭应用中,传送距离尤其是信号穿越墙壁的能力是重要的考虑因素。WirelessHD技术无论是低速、中速、高速,物理层都将传送距离限制在10 m以内,并且不能穿越墙壁。而WiGig技术拥有向下兼容IEEE 802.11a/b/g/n的能力,当设备间距离较近时并没有墙壁阻挡时,系统将使用60 GHz频段进行数据传输,以获得更高的连接速率,而当设备间距离超出60 GHz覆盖范围或者有墙壁阻挡时,其无线连接自动下移到2.4 GHz或5 GHz频段,这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令WirelessHD技术尴尬的传输距离的限制。尽管此时带宽也有所降低,但毕竟还是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第二,瞄准多应用领域。最初WiGig技术瞄准的是家庭内部的无线高清传输市场,但是当标准出台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也许可以将WiGig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除了能满足高分辨力视频信号的传输需求外,WiGig所具有的宽带宽和低延迟特点也是其他几种应用的理想选择,如把笔记本式计算机上的内容传输到台式机上播放和存储,以及无需电缆就能把视频从高清摄像机传输到电视上。支持WiGig标准的网卡功耗和成本和现有IEEE 802.11n产品相当,因此完全可以将它移植到移动领域,比如让手机无线连接到电视、计算机,传输视频、音乐或照片等。

WiGig技术不仅仅只是面向视频和文件的传输,该标准的协议适应层支持丰富的系统接口,HDMI,Display Port,PCIe和USB等都可以适配到WiGig MAC层进行传输。

4 小结

基于上述比较,笔者认为未来家庭无线领域将是主要采用WiGig的无线个域网(WPAN)的天下,WiGig可能作为一个良好的平台来支持包括视频、数据等多种无线应用。同时,如果WirelessHD技术能在传输带宽上持续保持领先,它也将在高端应用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鉴于WiGig联盟和WirelessHD联盟中众多核心成员都横跨两大阵营,未来也可能出现两种标准或设备相互兼容的状况。

荣获CES 2012创新产品大奖的无线扩充基座(wireless docking)以及实际商用化的WiGig无线三频模块,呈现了Ultrabook,HDTV等新颖智能设备间无线传输的崭新应用。这次全球首次公开实演,提供了比WiFi快10倍的吉比特级无线高速传输体验,在CES展场吸引了各大厂家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更低功耗的WirelessHD收发芯片、WiDi2.0技术以及采用WHDI的平板电脑也都闪亮登场。无线显示市场的竞争正式拉开帷幕,正式宣告即将步入高速无线显示的新时代。

[1]Wireless gigabit alliance:WiGig white paper:defining the future of multi-gigab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EB/OL].[2011-12-20].http://wirelessgigabitalliance.org/?getfile=1510.

[2]Paul debeasi:802.11n:enterprise deployment considerations[EB/OL].[2012-01-27].https://www.wi-fi.org/knowledge-center/white-papers/80211n-enterprise-deployment-considerations-2008.

[3]WiFi alliance:Wi-Fi peer-to-peer(P2P)specification v1.1[EB/OL].[2012-01-11].https://www.wi-fi.org/knowledge-center/published-specifications/.

[4]WirelessHD consortium:WirelessHD specification version 1.1 overview[EB/OL].[2012-02-11].http://www.wirelesshd.org/pdfs/WirelessHD-Specification-Overview-v1.1May2010.pdf.

猜你喜欢

物理层频带无线
基于K-ML-MPWFRFT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Wi-Fi网络中5G和2.4G是什么?有何区别?
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物理层自动测试软件研发
单音及部分频带干扰下DSSS系统性能分析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ADF7021-N在无线寻呼发射系统中的应用
多天线物理层安全传输系统性能分析
调谐放大器通频带的计算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