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的鉴别

2012-03-15林丽萍

关键词:变造检材墨迹

林 红, 林丽萍, 张 雷

(1.中国刑警学院,辽宁沈阳 110854;2.长春市检察院,吉林长春 130051;3.上海市公安局,上海 200083)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打印机成为替代手写文字的主要机具。打印文件因字体规范、字形多样、版面整洁美观、内容调整容易等特点而倍受青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都是打印而成,在经济和民事纠纷案件中,涉及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的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迫切地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的研究,以期寻求快捷、简便、准确率高的检验方法,完善打印文件的鉴定工作,揭露犯罪事实,为侦查办案提供依据。

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是指利用真实的印文和签名,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采用添加打印文本内容的一种变造打印文件手段。通常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的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内容,即在原文的空隙处,如段与段之间或原文的结尾部分添加打印伪造的内容而保持其他内容不变的一种伪造方法。二是换页变造打印文件,即利用有双方签字、盖章的合同、协议书的多页打印件,留其有落款一页,而抽取其中一页或多页,变更主要条款后重新打印,并保持前后文连贯的一种伪造方法。本文只对第一种方法进行研究。

1 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的特点

从文件的形成过程分析,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总是在真实的原始基础材料上添加内容伪造而成,两部分的结合很难达到真实文件所具有的有机统一,导致文件系统各要素在文件形成的时空关系上出现有悖常规的现象,构成了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的各种特征。

1.1 排版布局特征

各种排版布局特征在判定添加变造事实中具有不同的价值。一般的排版布局变化,如字体、字号、全角、半角、字间距、行间距、段缩进、页边距等的变化是文字处理软件能够实现的,仅具有使人产生怀疑的意义。而行基线平行度、行位置上下左右偏移等则是一般的文字处理软件难以实现的,均为人工调整来完成,排除打印设备偏差所导致的可能,可直接作为认定添加变造事实的决定性依据。若在同一行上添加,很难达到字行平齐,见图1。

图1 行位置向上偏移

1.2 部分与整体的平行关系

打印文件添加的案件中,会遇到在同一张纸的空白处整段添加的情况。这种添加方法必须重新放置事先打好的纸,使一页纸在打印机上通过两次,如果纸张在纸盒中的位置有偏差(上下左右串位或略有倾斜),会导致添加的一段与原来的文字左右对不齐、段间距不等,甚至会出现两段间不平行的情况。假设我们把添加的一段作为部分,原来的所有内容——标题、称谓、正文、落款、日期等作为整体的话,那么部分与整体的不平行就不是因为走纸倾斜造成的,而是打完所有内容后又添加的一段。

1.3 打印痕迹特征

由于打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受污染、损伤和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其制作的打印文件上会遗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特征则是判断打印文件是否存在添加变造事实的根据。对于不同的设备制作的原始材料部分和添加部分,这些痕迹特征有可能揭示两部分内容在制作设备上存在的矛盾。即使对于同台设备制作的原始材料部分和添加部分,通过遗留痕迹特征的分析,亦有可能发现检材是经过多次的制作,见图2。或检材的形成过程有违正常文件的制作过程,或与变造方声称的制作过程不相符。

图2 添加打印机污染痕迹

如2011年8月某地送检的7张检材中,怀疑每一页上正文是在有落款的纸上裁去上端的内容重新打印的。经检验7张检材均为激光打印机直接打印形成,且每张检材宽度为210 mm,长度均小于A4纸,都从上端裁断;用格线进行测量,除1号检材外,落款与正文的平行程度均为左小右大。在检材2、3、4、5、6、7中距离下缘138 mm 处均有一横向走行、相距44 mm的打印机留下的点痕,但各页深浅不同,检材1无此特征;在检材3、6上该痕迹出现两次,有明显的二次打印特征,见图3。两组痕迹中前边的点为第一次打印形成,后边点为第二次打印形成。

图3 二次打印特征

1.4 字库汉字及标点符号的差异特征

当使用不同字库时,即使使用相同字体在笔画的具体形态及搭配关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字库的标点符号的大小、形态等也存在较大差异。

另外,不同字库相同字体的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形态也有很多差异,如果在文件中出现,也可用以上方法分析利用。

1.5 墨迹形态特征

墨迹形态特征是指打印的文字色料在纸张上的分布形态(露白、多余墨点、小点分辨率等),需要在一定放大倍率的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不同的打印设备其打印文字的墨迹形态特征常有不同的表现,检验中还需注意观察的墨迹形态特征有:激光打印文件笔画边缘的散粉状态、笔画露白特征;喷墨打印文件笔画边缘的溅墨方向、洇散程度;针式打印文件的色料状态和打印压痕、针缺损等。此外,显微镜下墨迹的色泽、反光度的变化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多数情况下,上述打印痕迹特征反映了打印机本身的硒鼓、喷头、打印针的状态,一旦有差别,可作为确认添加打印变造的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打印设备条件不同亦有可能导致其打印文字的墨迹形态特征不同。对于激光打印机而言,除硒鼓的特征会出现随机的,大小、形态、分布不规则的露白外,在打印非全黑图文时,打印系统自动插入露白点;另外,黑白打印机打印彩色图文时也出现细小、形态规则的露白点。检验中,只要认真观察,二者的差别较大。

1.6 墨迹材料特征

添加文字与原始材料文字在墨迹成份上的差别是判断添加变造事实的主要特征。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打印色料其组分、配比不同,可根据条件,选择相应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特种光检验、显微分光光度计检测、激光拉曼光谱检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扫描电镜能谱检验、薄层扫描色谱检验等。

1.7 线条痕迹特征

线条痕迹特征反映的是打印文字笔画的墨迹饱和度、均匀度及边缘平滑度。由于制作方式、制作条件的不同,不同的设备或同一设备在不同的条件下制作的文件,其文字线条的质量常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打印文件时间间隙较长,随着使用中色带的逐渐减淡、墨粉的逐步减少,打印字迹的灰度也会逐渐变淡,从而导致不同打印机添加打印的文件字迹以及在不同时间段形成的同机添加打印文件字迹其线条质量特征都会有所不同。

2 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的检验方法

2.1 文字行列定位检验法

采用检测打印文字行、列定位是否固定、适称,来判断是否存在添加变造的可能,是既方便又直观的方法。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打印内容要受空间限制,添加内容一般位于原文的空隙处,如原文的段与段之间、原文的结尾部分等。因此被检文本前面的大多内容是真实正确的,检验基准容易选取。

打印机一次打印出的一行文字、一页文字其字的字间距和行间距是固定的,在同一份文件中有其稳定性。打印机上的纸经移动后再放回原处,就很难同原来的字行对齐。如果一份文件中的某些内容的文字上下与其他文字不齐,左右位置不适称,尤其是行间距过大或过小,不符合排版规律,就可能是添加的。

2.2 格线测量法

为减小一般方法测量的误差,可采用格线测量方法。用photoshop中的视图——显示——网格,即将各行文字用网格套上,直接观察每行的平行程度,效果直观、准确。根据需要还可调节网格的宽度,使测量效果更精确,见图4。

2.3 显微放大观察法

对检材除了用肉眼观察外,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及其他不同光源辅助观察。对所观察到的痕迹特征除测量、记录外,还可运用拍照记录固定。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色料的浓淡程度,色料的扩散、洇散程度,打印墨粉的形态、黑度,纸张的荧光强度、装订痕迹特征等。具体比对的特征还有很多,应根据具体案件提供的具体情况、条件来选择相应的比对特征。

2.4 仪器分析法

运用仪器分析法检验,是依据打印机墨水(粉)成分差异进行检验。不同打印机对相应使用的墨水(粉)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打印色料其组分、配比也不尽相同。若给打印机灌注非原装墨水(粉),在使用过程中会对机器的相关部件产生损害,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并会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检验时可采用理化手段,对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检测。如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薄层色谱法、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液相色谱法检验墨粉的种类,用光谱法、色谱法检验胶水或浆糊等粘合剂的种类等等。在检验过程中,若发现在打印文件中打印文字的墨迹材料有明显差异,且差异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则是认定添加变造事实的有力证据。

实践中,每一种手段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在检验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鉴定过程中,如有条件,应尽可能地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检材进行分析。

3 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的综合鉴别

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是在特定条件、特定环境下按某种秩序组成的一个整体,检验的目的就是揭示这个整体与案件事实的关系。由于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变化机理不明,形成过程不详,所以,各单项检验的结果不一定都能证明同一个结论。综合鉴别就是将对可疑文件各要素的检验结果放到具体的案件情况中去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判断是否存在添加变造事实的过程。

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的综合鉴别涉及的步骤和要素一般包括案情分析、文件内容和形式的分析、纸张分析、污损情况分析、排版布局关系分析、制作工具分析、遗留痕迹分析、装订痕迹分析、文字线条质量分析、墨迹特征分析、墨迹材料分析等。

4 结语

运用综合鉴别的方法除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发现、揭露添加变造事实外,还有助于为鉴定结论提供多方面的依据,从而增强鉴定结论的说服力,使其更容易被办案单位和当事人理解和采信,这一点在当今重视证据的时代也是十分重要的。

[1]喻彦林.一例易被误判的排版打印特征检验[J].中国司法鉴定,2011(4).

[2]谢维军,程光.应用三维立体显微镜检验激光打印文件添加内容[C]∥第五届全国文检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2006.

[3]王锦生.电脑打印文件变造案件的检验[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8(1).

[4]郑阳.添加法变造文件的特点及常用检验对策[J].刑警与科技,2011(4).

猜你喜欢

变造检材墨迹
浅论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一种新型法医病理检材运输存储桶的设计和制作
套摹笔迹鉴定案例的分析与体会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诉衷情
墨迹天气上市,也许不是什么好消息
接触性生物检材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论票据伪造和变造的立法完善
Elsa Hosk
接触性DNA及其现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