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交桥及其环境因素的研究

2012-03-10丁然

山西建筑 2012年26期
关键词:恐惧感立交桥行人

丁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1 背景

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恐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例如,黑暗的角落会让路人感到恐惧;公园夜晚漆黑的草丛会令人感到恐惧;摩天大楼的顶层平台也会让人感到恐惧。在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环境的今天,消除环境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地研究环境因素与人类产生恐惧心理的关系。

在交通拥堵的城市中,大规模修建立交桥是不可避免的。立交桥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对桥下附属空间的合理设计与利用,使之成为了一个问题诸多的“灰色空间”。这些缺乏设计与管理的空间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晚上也极其容易让行人产生恐惧心理。立交桥下的附属空间成为行人们不愿意走但不得不走的区域。

北京现有500余座立交桥。立交桥的附属空间包涵立交桥桥体所覆盖的空间及桥体和城市建筑物所围合的空间。由于立交桥造型受到交通流量与所在区域环境的影响,桥下形成了多样的附属空间。主要以停车场、绿地、商业店铺、休闲空间和闲置等方式存在。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人的恐惧心理具有普遍存在性。通常情况下,恐惧对人是不利的。产生恐惧心理的内在因素较为感性和抽象,难以控制和消除;而外在的空间物理因素较为理性和具体,可以通过对环境的改善而削弱其影响。如何从空间设计的角度削弱空间物理因素的影响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3 研究步骤

3.1 立交桥基本信息研究

立交桥根据其交通功能和匝道设置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分离式立交。2)喇叭形立交(完全互通式)。3)菱形立交(不完全互通式)。4)全苜蓿叶形立交。5)部分苜蓿叶形立交。6)环形立交。7)定向式立交与部分定向式立交。8)组合式立交。9)互通式立交。10)蝶形立交(喇叭立交变形)。

3.2 前期考察

调研前期,对西直门立交桥、积水潭桥、学院桥、学知桥、蓟门桥进行了实地考察。桥下附属空间的使用情况及现状基本为闲置、改造成停车场、简单绿化等几种形式。通过对其空间的实地考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在结构复杂立交桥下,没有任何的指示,路人极容易迷失方向,产生慌张感。

2)人行道有许多难以利用的锐角空间,人们在此处堆放垃圾,无人管理。

3)桥下的停车场大多灯光昏暗,有废旧汽车长期停放,形成了无人敢靠近的死角。

4)桥下附属空间墙体普遍存在涂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给人造成了不舒适感。

5)桥底下绿化空间的植物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部分基础设施,但同时也遮掩了路人的视线,而人对于未知事物容易产生恐惧感。

6)桥底下存在大量的阴影区域。大多数行人表示走在阴影里给人压抑感。

3.3 初步调查——火器营桥调查

1)制作问卷。

2)现场调查。

火器营桥简介:于4月6日晚7:30~9:30到达火器营桥,围绕立交桥随机对路过的行人发放了26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4份。

3)初步结论。

本次调查24组(含两个人以上回答问题的人),8个女性16个男性。本次调研可见行人在使用立交桥附属空间时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恐惧感的。治安、光线、行人数量、桥洞进深、植物、机动车都可能是行人感到恐惧的因素。初步感受到立交桥的空间是繁复多样的,缺乏统一性,在往后的继续中要抽象出立交桥空间的统一因素,才能够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调研。

3.4 正式调查

1)专家咨询。由于本项目的研究课题涉及本专业的心理学范畴,专门对人的恐惧感受的测量及调查问卷的设计等方面问题咨询了人文学院心理专业雷秀雅老师,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完善调查问卷。

2)确定研究方法。通过前期的实地考察、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我们对美景度评价方法进行类推,应用于本项目的研究,确定本项目的调查研究方法为恐惧度评价方法。

3)选桥。限于人力财力,只能对北京的立交桥进行抽样取照,选桥条件:a.为使照片覆盖较多空间类型,同时保证工作效率,所以尽量选取能涵盖多种空间类型的立交桥。因此剔除互通式和分离式立交桥两种最简单的类型。在剩余的类型中进行选取。b.为保证桥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适合调查研究,且保证所处环境、车流量大小等基本一致,圈定在二三四环进行取桥。c.考虑到调查人员的交通、食宿等事实问题,选取较近的位于二三四五环的西北方向。

由此,选出以下19座立交桥作为调查对象:天宁寺桥、四惠桥、上清桥、学知桥、学院桥、小营桥、蓟门桥、清河桥、联想桥、联想东桥、复兴门桥、火器营桥、苏州桥、四通桥、中关村一桥、中关村二桥、中关村三桥、海淀桥、万泉河桥。

4)选择拍摄角度。根据前期对立交桥基本信息的搜集整理、实地考察后的观察和归纳,把立交桥附属空间分为桥洞、桥下开敞空间、桥旁绿地三种类型(见图1~图3)。根据行人常用的步行视角设定了三种典型的取照角度。

图1 桥旁绿地

图2 桥洞

图3 桥下开敞空间

4 数据分析

1)将50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录入Excel进行整理归纳,得到数据录入汇总表,对每份问卷“桥洞、桥旁绿地、桥下开敞空间”三类照片(每类每份问卷20张)的恐惧度评价数值分别计算平均数并比较,结果见图4。

结论:三类立交桥附属空间中,桥洞最易使人产生恐惧感,桥旁绿地最不易使人产生恐惧感。

2)对每份问卷“白天、晚上”两类照片(每类每份问卷30张)的恐惧度评价数值分别计算平均数并比较,比较结果见图5。

图4 立交桥不同附属空间恐惧度调查结果

图5 不同时段立交桥附属空间恐惧度调查结果

结论:行人在白天和晚上经由立交桥附属空间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感,但晚上较白天更易使人产生恐惧感。

3)对测试对象男23人、女22人的恐惧度评价数值分别计算平均数,再对所得的平均数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见图6,图7。

图6 恐惧度平均数中位数分析结果

图7 恐惧度平均分数分析结果

结论:行人经由立交桥附属空间时,女性相比男性更易产生恐惧感。

5 心得体会

亲身参与调查的全部过程,熟悉科学研究的流程,培养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多次进行现场采访和问卷调查,提高调研能力。

通过对美景度评价方法应用案例的学习和研究,将此方法类推应用于本项目的恐惧度评价。

通过大量查阅资料文献和对此领域已有成果的研究,提高了自学能力。

[1] 林玉莲,胡玉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 骏,刘 琛.城市立交桥下附属空间利用的景观营造原则初探[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5):37-40.

[3] 项秉仁.环境心理研究方法综述[J].建筑学报,1985(15):91-93.

[4] 谢文琪.浅议城市立交桥的附属空间设计——以成都立交桥为例[J].四川建筑,2010(21):55-57.

[5] 宋玉恒,郝雅建,霍东辉,等.基于人性化的立交桥景观评价体系研究[J].物流科技,2010(9):8-13.

[6] 吕 光.环境心理与空间设计的关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11):23-25.

[7] 陈 瑕,刘 媛.人类基本情绪之恐惧情绪的研究综述[J].学术探讨,2010(31):65-68.

猜你喜欢

恐惧感立交桥行人
立交桥下不宜锻炼
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宜毕高速陈贝屯互通立交桥
学会与恐惧感共舞
我是行人
学生经常性迟到的问题研究
北京20座下凹式立交桥汛前可蓄水
行人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