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云计算标准难争国际话语权业界强呼政策支持

2012-03-06李璐

通信世界 2012年26期
关键词:标准规范厂商标准化

本刊记者 | 李璐

编者按

云计算产业正在我国快速壮大,而统一技术标准的缺失将影响产业的发展。现在国内多个组织正在进行云计算标准化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仍显缓慢,但顶层标准设计的实施,将对国内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云计算标准的出台并不难,问题在于会不会出现‘纸上谈兵’情况?如何去实践,并将影响力推动到国际上,从目前来看,只能努力去做,而国际话语权的掌握仍需一段时间。”

标准作为云计算产业的顶层设计,将主导行业的游戏规则。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虽然云计算作为新兴信息技术,为软件、服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近年ICT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标准化建设,云计算标准化将推动和促进云计算业务研发、服务创新,是产业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目前国际上以ISO、ITU、NIST等为代表的30多个组织,从2009年起已经开始了云计算标准化研究,国内CCSA、CESI等组织也启动了云计算相关服务标准的调研和规划工作。但一方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云计算标准化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见相关成熟的标准规范出台;另一方面,在全球各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同时,在以企业参与为主的标准化组织中,我国ICT企业因传统软、硬件信息技术根基不稳健、缺少企业在国际组织中登台亮相等因素,使得国内标准化研究成果难以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并且政府组织对标准化研究的支持力度,将影响标准规范的执行力。

国际厂商参与有限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可见做标准规范的企业将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制定着产业的游戏规则。同时中国作为全球市场中快速增长的地区之一,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用户为建设云计算基础架构的投资已经达到2.86亿美元,同比增长42.0%。IDC预计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发展,到2016年其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

一边是前景广阔的云计算市场,一边是产业主导权,在当前国内标准化组织中,可以看见三大运营商、华为、中兴、腾讯、阿里云等企业积极参与的身影,同时IBM、微软等国际IT巨头也纷纷加入进来。然而在企业开始研究、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技术、标准的趋势下,目前云计算领域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

“在硬件方面,服务器芯片和网络技术等产业的核心主导权仍由国外厂商所掌握;在软件方面,当前国内云计算软件架构主要参考国外经验,而云服务的模式也大部分是模仿国外。”IDC中国企业级系统与软件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周震刚表示。

虽然国外厂商也参与到国内云计算标准化研究当中,但就其参与度而言,出于国家法规,国外厂商在云计算标准规范制定过程中不享受投票权,同时国际厂商对国内整体云计算标准化项目的推动,在周震刚看来,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很多国外厂商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主要承担销售和市场职责,而并不对技术架构负责,这使得他们对于国家标准化建设的参与度有限。”

海外发声仍待加强

除了传统ICT设备商以外,运营商作为国内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主力,也在加强云计算标准化方面的研究,记者从电信、移动处了解到,其在推动云计算标准化方面已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国电信现在已加入ITU-T SG13(多协议和IP的网络及其互通研究组)和SG17(数据网和电信软件)小组,并牵头设计了《云计算基础设施功能需求》、《云计算运营安全指导》规范,计划于明年6、7月份完成,并加入MEF(城域以太网论坛)组织的动态资源调配以太网支持跨领域云计算领域的研究。

中国移动致力于《弹性计算接口标准》研究,其主要包括弹性计算服务、标准化弹性计算应用接口、应用系统三大部分。目前中国移动已完成了《弹性计算应用接口用户用例》的工作,梳理了九大类用户用例:虚拟机租赁、虚拟机镜像、虚拟机悲愤、虚拟机模板、块存储、公网IP、负载均衡器、安全组、密钥。并根据九大用户用例初步完成《弹性计算接口》的初稿,计划于年底前完成标准定稿,继而面世。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其不仅仅是云计算的用户,更是服务提供者,云计算的标准化将促成最终用户的标准化应用场景,并有利于云计算中心计算资源的出租、销售。”周震刚说道。

云计算作为一种技术或应用模式,其相关标准化建设也十分注重全球通用性。然而事实上,虽然国内三大运营商、企业或云计算标准组织均参与到了国际标准研究讨论当中,但其国际表现平平。某参与国际组织云计算标准化研究的专家称,目前大部分送审国际组织的研究仍处于提交、送达状态,还未被正式采纳,“云计算标准化国际影响力的薄弱,主要症结在自主研发能力的落后,并且小范围或自主的抱团研究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凝聚力”。

标准执行或成难题

由此可见,云计算标准化在初期阶段问题突出:一方面在国内标准化研究当中,国内组织关系松散,掌握核心技术的国际厂商参与度有限;另一方面在标准的国际化过程中,又面临着话语权缺失的难题。面对这样的尴尬处境,上述专家无奈表示:“结果是未知的,努力去做了也许不成功,但不努力必定失败。”

周震刚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云计算标准的出台并不难,问题在于会不会出现‘纸上谈兵’情况?如何去实践,并将影响力推动到国际上,从目前来看,只能努力去做,而国际话语权的掌握仍需一段时间。”

虽然我国去年11月份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及了要制定一批重要的云计算标准规范,从而提升云计算产业发展格局,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的云计算标准研究组织仍是公益性质,并未受到国家专项基金的支持。多位受访专家希望能有实质性政策出台,并给与项目支持,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云计算标准化研究。

猜你喜欢

标准规范厂商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工业锅炉标准规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
韩国拟修订食品容器和包装标准规范
央行发布两项征信行业标准规范征信机构信息安全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