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TN全球化格局初具形态可扩展性有效确保全业务承载

2012-03-06赵光磊

通信世界 2012年26期
关键词:数据业务基站分组

本刊记者 | 赵光磊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运营商之一,拥有最大规模的PTN网络,到目前为止,PTN在中国移动的商用总量也超过45万端,约在全球总量的80%以上。”

受访嘉宾:

阿尔卡特朗讯亚太区光产品市场经理 ...........康志刚

烽火通信网络产出线市场部产品行销部 ..........周泉

华为

目前中国移动新一轮的PTN集采已经开启,相比以往的两次集采,这次的采购规模又进一步扩大,对于PTN设备的性能指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去两年的大规模部署,中国移动的主要业务已陆续完成了向PTN网络的割接,各地方运营商也逐步向全业务运营转型。中国移动目前大力推动TDLTE网络的建设,而PTN设备也必用于承载TD-LTE的相关业务,面对TD-LTE的承载检验,PTN亦迎来新的挑战。

据了解,中国移动自去年以来就加大了对PTN承载TD-LTE的相关测试工作,并陆续在各地的TD-LTE试验局中进行现网测试。中国移动对各设备厂商提出明确要求,PTN在高速传输、更大容量等相关性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今年的这次PTN集采测试中亦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今在中国移动的大力推动下,PTN产业已取得了较长远的发展,上下游产业链亦逐步完善,PTN设备亦在国外的主流运营商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由中国牵头推动的分组承载技术已经逐步走向全球化。

从产业链中的厂商阵营来看,华为、中兴、烽火通信、上海贝尔已经占据了全球PTN产业的主导地位,结合他们对于整个产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判定,可以清晰地看出整个产业发展演进的未来走向。

可扩展PTN方案助力TD-LTE部署

结合已经广泛部署于现网中的PTN设备,该如何进一步提升性能以有效承载TD-LTE?

周泉:

TD-LTE技术,要求基站接入速率大幅提升和基站的覆盖密度增大,这对承载设备的容量和传送速率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具备640G以上系统容量和40GE接口速率的PTN设备正备受关注,各厂家已陆续推出产品解决方案,并已纳入在2012年新一轮的移动PTN集采测试。

就中国移动而言,目前商用网的PTN设备核心层交叉容量160G,最高接口速率为10GE,在LTE和3G基站统一承载的场景下,可以通过核心层容量升级或扩容,OTN网络下沉,接入层升级10GE或扩容等方式利用3G的PTN网络。对于新建的LTE承载网,可在接入层直接部署10GE线路盘,汇聚核心部署40GE线路盘,核心层上640G交叉的设备,以解决容量和传输速率的需求。

华为:

PTN技术在传送网IP化发展中解决了带宽高效利用、QoS、高网络安全性、高精度时钟传送等需求,随着3G网络建设的持续,覆盖逐步完善,PTN传送网也随之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覆盖。伴随着LTE的逐步发展,对于PTN承载LTE的带宽需求也在急剧增加,从网络结构上看,接入层逐步由当前的GE环演进到10GE环,在汇聚,核心策略也由10GE接口开始跨越到40G时代,未来会演进到100G。

面对LTE承载需求,基于PTN传送网技术已经成熟,从运营商到设备商,以及芯片厂家等都持续进行了论证,发展和商用试验。华为也陆续推出了业界最紧凑的LTE基站接入10GE分组传送平台PTN 960设备和容量最大的T级别大容量核心PTN6900系列,可支持40GE和100GE。

康志刚:

从传统的角度看,移动网络的带宽要求是被语音业务主导的,并且一直以来展现了稳定的增长势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业务在整个网络流量中的比重变得愈加重要。

传统的语音业务量与移动用户的数量呈现出一种稳定的线性增长关系。这种持续稳定的带宽增长可以有效的被传统传输网络承载。但是数据业务从本质就是爆发性的,传统的承载网络在带宽可扩张性和持续时间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据估计,现在一个LTE基站的平均带宽要在100M~300Mbit/s之间。为了同时满足对传统数据业务和新型数据业务的要求,运营商可以演进到基于PTN的移动回传网络。这个移动回传网络不但需要能够以低成本高带宽的方式同时支持TDM,ATM和IP/Ethernet业务,而且也要迎合运营商已经适应传统SDH/SONET网络运维的关键需求。

通过独特的通用交换架构,阿尔卡特朗讯(以下简称阿朗)的端到端的PTN移动回传解决方案允许运营商选择以渐进或者激进的方式平滑的演进到分组承载网络,并保证支持各种融合的电信级业务,包括IP,Ethernet,ATM 和TDM。

通过最新的用户侧10GE设备和城域T比特级的交换矩阵,阿朗的PTN移动回传方案不但可以满组当前的2G/3G/4G融合组网带宽要求,还可以让运营商对未来的爆炸数据需求高枕无忧。

PTN综合承载能力已被肯定

贵公司如何看待PTN对于诸多新业务的承载能力?

康志刚:

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看,PTN是传统SDH/SONET的平滑演进技术。它虽然是一种对承载数据业务进行过优化的技术,但是应用场景并不局限于此。它不但可以帮助现有的SDH/SONET网络平滑演进到分组承载网络,而且为传输层和业务路由器层的融合提供了可能。而在所有这一切的基础上,运营商都可以保留他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传统的网络运维、业务备份和高可用性特点。

从技术的应用角度来看,PTN和传统的SDH/ SONET以及现在的IP/MPLS一样,不但可以用于移动回传,也可以用于固网的的企业VPN业务和居民三重播放业务。随着Carrier Ethernet的发展和普及,通过一个PTN承载网络实现对在移动回传、企业用户和居民业务的同时传输是完全可能的。

阿朗业界领先的PTN解决方案已经被包括中国移动,日本电信(NTT docomo), 中华电信(CHT),意大利电信(Telecom Italia),越南电信(VNPT),Nextgen Networks(澳大利亚),英国电信(BT)在内的一级运营商用于各种应用业务上。

周泉:

中国移动是国内分组规模建设最早、需求最迫切的运营商,采用的技术是PTN,这是因为中国移动的运营重点在于移动业务的通信,RAN的IP化是UMTS演进的关键部分,PTN相比于IP RAN具有定向的端到端的特性,适合于TD-SCDMA基站无线业务的回传,端到端的PTN对于移动业务有明显优势。通过核心层增强少量的L3功能不仅能解决 LTE的承载,还可满足部分的L3传输专线业务。

联通和电信则不同,除移动业务外,还有大量的大客户和固网数据业务,核心汇聚要求加强L3功能进行动态调度,因此更青睐于扩展性和灵活性更强的IP RAN,以实现综合业务承载。就目前而言,无论是移动业务还是固网业务,各运营商都建议在接入层采用L2 VPN的业务承载方式,因此在接入层部署PTN对于固网业务也具有明显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全业务运营不仅是技术问题,还要综合考虑网络的管理难度、可容忍的负载率、多业务并行的安全性等问题。

华为:

PTN网络是在传送网的基础上,面向分组化的业务进行优化后的承载技术,PTN技术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可扩展性和兼容性。通过伪线仿真的方式,实现TDM、ATM、ETH等业务承载,参考运营商大客户专线以及WLAN等业务承载诉求进行分析,无论上述何种接入方式,从业务本质上来分无外乎IP以太网和TDM业务,PTN通过其分组交换内核和PWE3伪线仿真技术可以顺利接入各种以太网和TDM业务,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的业务传输。中国移动已经组织PTN承载WLAN,PTN下挂xPON和PTN承载2G/3G、LTE等测试,从现网应用成熟度来看,PTN可完美实现各种接入方式的衔接。

华为PTN也在大客户专线承载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实践,日本KDDI通过PTN建设的高质量的大客户专线网络。同时华为PTN也积极响应中移动分组传输建设策略,在省干和国干传输领域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专线承载方案。

PTN全球化不存标准阻碍

据悉,PTN国际标准尚未最终定稿,仍有一些环节需要完善,这是否影响了该项技术的全球化推广?

华为:

国际标准方面,实际上MPLS-TP的核心标准,包括需求、框架、网管等在2010年就已经完成了。对于存在分析的MPLS-TP OAM部分,中国移动、工信部电信研究根据IETF的G-ACh编码格式,参照ITU-T Y.1731以太网业务的OAM PDU格式定义,结合原G.8113标准架构,提出G-ACh+Y.1731标准。该标准统一了在OAM标准方面存在的分歧和争议。2011年2月5日,ITU-T SG15闭幕全会上,在中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等七国的力推下,投票通过了PTN的OAM标准,即G.8113.1,在ITU-T的框架内,PTN国际标准已经明朗化。

目前为止全球最大的PTN网络是由中国移动建设的,标准化方面中国的运营商也有自己的明确要求并在不断推动中,并且中国移动PTN网络于2011年开始已经进行了全网 MPLS-TP的升级和改造,运营效果良好。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国外运营商的支持。从运营商,到设备商,再到测试、芯片、器件等环节都已经得到了验证和发展,整个产业链也趋于成熟。所以,我们认为标准已经不再是PTN的大规模部署的障碍。

周泉:

MPLS-TP国际标准尚未完善,但并不影响PTN在国内的应用,随着PTN应用场景的更加明朗化都将牵动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革新。目前,针对大客户站点的类ONU式的桌面化PTN设备和针对面向LTE接入的低成本、高集成化的10GE 接入层PTN需求涌现;针对LTE承载和传输二干,Tbit/s级别的大容量PTN呼之欲出。这些都将会拉动产业链芯片、器件、系统设备的持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PTN厂家和支持PTN的运营商也会积极推动MPLS-TP的标准的完善工作。

康志刚:

运营商对PTN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根据Heavy Reading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Executive Council Survey结果,有超过70%的Council会员表示他们目前正在密切关注、评估、测试和部署MPLS-TP,有55%的Council会员认为MPLS-TP合适部署在核心网络。这个Executive Council一共有65家遍布全球的运营商构成。Heavy Reading在最新的Ethernet Backhaul Tracker里估计截止到2013年底,有10%的移动基站会通过MPLS-TP技术承载业务。

全球分组交换市场总量达2.62亿美元

目前全球PTN的市场总量已达到什么程度,贵公司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除国内市场以外,在哪些国家还有覆盖?

康志刚:

根据最新的Dell’Oro市场报告,全球光分组交换领域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场总量达到2.62亿美元,阿朗平均有20%的市场份额。除了中国,阿朗的PTN解决方案还被印度、台湾、日本、韩国、越南、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的客户采用。

周泉: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运营商之一,拥有最大规模的PTN网络,到目前为止,PTN在中国移动的商用总量也超过45万端,约在全球总量的80%以上。自2009年以来,烽火PTN设备累计占中国移动19%左右的市场份额。烽火在韩国、菲律宾、巴基斯坦等的国家有PTN商用,目前,东南亚、中东、南美等的地区的海外运营商对PTN的关注和兴趣呈上升趋势,新一轮的PTN的海外应用将拉开序幕。

PTN所承载的业务已不局限于传统的数据业务。

华为:

PTN已经在多个运营商大规模使用,华为PTN于2008年开始商用,全球排名第一 。服务全球107个运营商,部署89个国家,在海外大国主流运营商如Vodafone、FT等已稳定运行超过3年。产品高质量协助突破日本KDDI、E-Mobile和新加坡电信等分组传送市场,满足运营商严格质量要求

猜你喜欢

数据业务基站分组
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项目评审及交通大数据业务简介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可恶的“伪基站”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高速铁路基站市电接入的设计创新
基于互联网数据业务的电子邮件归档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