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中国政治民主有规模的探索

2012-03-03

环球时报 2012-03-03
关键词:民主政治国家

全国政协大会今天举行,拉开了中国两会的帷幕。两会越开越实,全社会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两会的前进过程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很有规模的探索。

两会的变化是中国全社会共同促成的,它既含有中国顶层政治的与时俱进,也源于社会基层的强大推动。它不是一个大改革方案设计并执行的过程,而更像是两会实践在新环境下的自发性演进,是中国各项改革事业在政治领域水到渠成的汇合。

两会的功能设计大体还是老版本,真正变的是各项功能的活跃度,以及它们的真实功效。这些变化对整个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都有启示意义,为改革和稳定之间很难拿捏的关系,给出了一个样本。

两会仍有许多问题,但这些年两会的进展,给那些问题的未来化解制造了较为乐观的预期。两会至少证明了,政治改革的作为空间很大,中国不是钉死在原地的一块木头疙瘩。

两会代表的人数,较西方议会多得多。之前很多人认为,这是两会只能搞“空谈”,而无法有实效的原因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中国两会的特殊长处,它增加了两会的代表性,对两会展现并整合中国各地各阶层的诉求,提供了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舞台。

昨天舆论热议九三学社针对反腐败提出的议案,这显示了多党合作及对执政党的监督都在发展。最近几年,两会代表的活跃与舆论的活跃相互影响,形成两会期间全社会的参政议政高潮。“民主”在中国出现与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的形式和节奏。

这只是一个开始,中国应当把围绕两会的政治民主表现发展下去,使这些成果逐渐集合成中国在政治上前进的朝天大路。政治改革其实并不神秘,它必然是上下一起推进,人心和现实主客观共同促成的。

改革是一件件事的累积,推一项新政策,也可以看作一件事。改革的事做得多了,就会形成改革的集体信念和跨越代际的思潮。

中国需要真正的思想解放,需要有一大批改革者。他们要敢于突破常规,敢于为了国家和公众利益尝试看似“犯忌”的事,这和出一项改革新规定,对推动改革同等重要。

中国的两会,以及整个中国政治制度,必须进行世界范围内的“原创性”探索。一个基本原因是,人类文明从未面对过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何让社会的各种诉求充分表达,又如何在这个前提下凝聚共识,确保国家的团结,任何国家的经验都只能用来参考。

我们希望,两会一年比一年开得更透明,与中国的核心问题更对接,与老百姓的诉求更一致。中国不需要西方议会里的分裂及装腔作势,我们要的是对问题的解决,对责任的担当,以及区域和阶层利益同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合理协调。

中国在快速发展,两会也不可能很快在细节上固定下来。两会每开一次,都应成为中国改革连续剧新的一集。▲

猜你喜欢

民主政治国家
中国式民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尼日利亚 民主日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政治法律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