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012-02-15刘扭霞张文龙

统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金融工程专业

刘扭霞,张文龙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一、引言

金融工程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和信息技术解决金融问题的崭新领域。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在国际上属于紧缺型人才,在我国尤为稀缺。为了适应市场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于2002年开始在不同院校开设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经过10年的发展,到2012年,全国共有36所高校开设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其中,财经院校22所,综合性大学6所,理工院校8所。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都在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中。以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通过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完善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最有效的途径。2007年至2010年的4年里,已有1 008支教学团队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其中,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一共有8支。但是,至今还没有国家级的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及相关的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因此,金融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迫切,任务艰巨。

二、教学团队的关键构成要素

团队的概念最初来源于企业。美国学者卡曾巴赫(J.R.Katzenbach)对团队所做的定义是:“由少数具有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目的、设立业绩目标和工作方法、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团队研究突破了企业管理学的学科领域。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在中小学推行团队教学。70年代,团队被引入大学教学领域。Shower、Joyce和Showers提出了“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的概念,提倡教师共同工作,形成伙伴关系,通过共同研习、示范教学以及系统的教学练习与回馈等方式,互相学习,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2-3]。9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高等学校也开始组建教学团队,进行团队教学的实验。

目前,学术界对教学团队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教育部对教学团队的评审有这样的规定:“高校教学团队是基于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由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效果显著”的团队。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教学团队的终极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其主要内容是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教学改革项目为抓手,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研究项目等为重点,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一个完备的教学团队必须具备四个关键要素。

(一)一致性目标

目标能为团队成员指引方向、提供动力,让成员愿意为它贡献力量。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杰出团队的研究表明,一致性目标是团队最显著的特征。因此,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首先要形成一致性目标,使团队成员愿意为共同目标的实现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工作绩效。教学团队的类型不同,其具体目标也不同。团队建设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即要明确做什么、达到什么结果。目标应是以时间为基础,可以衡量和达到,能够用数据或事实来表达。另外,目标应能以任务的形式分解到个人。

(二)卓越的团队带头人

教学团队本质上是以团队带头人为龙头凝聚起来的有机体,团队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核心与灵魂,是团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带头人的作用主要在于设定团队目标,制定计划,组织人力,建立操作程序和各种制度。因此,团队带头人应该是学科带头人,既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的教育思想,能够敏锐地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同时又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适时地对团队成员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组织团队改革创新[4]。

(三)适度的团队规模

团队规模是影响教学团队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团队成员过少,会影响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而团队成员过多,又难以形成凝聚力和信任感。角色理论和管理幅度理论提出,①5至6人或10到12人是比较合理的团队规模[4]。具体到某一个教学团队的规模,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难易和复杂程度来确定,宜小不宜大。

(四)合理的团队结构

团队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直接决定着团队的整体绩效。团队内部的适度差异有助于教学经验互补,集中团队优势,构造最佳的能力结构。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应以老、中、青相结合的可持续性发展梯队形式为最佳,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组成,学历结构应是越高越好。同时,教学团队成员必须有共同的事业追求,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并热爱教育科研事业[4]。

三、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切入点

教学团队建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涉及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实习、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学科竞赛等[5],也可以围绕某一重大建设项目组建教学团队。根据金融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可以从四个方面切入,构建四种类型的教学团队。

(一)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的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建成一定数量的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等。金融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专业老师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应由金融工程专业学术带头人为团队负责人,全体金融工程专业教师为成员,以提高全体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把金融工程专业建成特色专业作为总目标。其具体目标是: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由于金融工程具有很强的交叉学科特性,综合性较强,各学校应该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与相关院系联合培养金融工程人才,形成有特色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财经类大学一般有着金融经济理论和工商管理的基础和优势,但在工程教学上并无优势;理工院校一般在数学、工程教学上有优势,但在经济金融理论方面没有优势。因此,各高校应积极探索建立院与院、系与系、院与系之间的联合培养模式。例如,对外经贸大学通过探索和结合工商管理学院的管理优势、金融学院的金融优势、信息学院的数理优势及计算机优势,联合培养学生[6];天津财经大学则是将管理学院的管理特色与金融学院的金融优势结合起来,成为培养学生的亮点[7]。地方高校应结合当地的经济金融发展,探求能最大限度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山西财经大学形成了以“课堂和网络教学、实验模拟、基地实训”为平台,以“科研与教学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校与企业互动”为机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333”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围绕着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应不断探索、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二)以专业课程或专业课程群为切入点的课程教学团队

金融工程专业课群主要有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是满足所有金融工程本科生专业知识的共性要求,专业选修课则是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每门专业课既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又与其他课程有知识衔接的逻辑关系。以专业课程或专业课程群为切入点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应由专业课优秀主讲教师为带头人,相关任课教师为团队成员,目标要紧紧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充实、更新课程内容,把握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前沿性,探索先进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改研究。教学团队成员要有共同的知识背景、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通过互相学习、借鉴和交流,共同完成课程及课程群建设,完成教学改革项目,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

一般而言,金融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群包括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分析、金融风险管理、公司金融、投资学、期货理论与实务、基金管理学、固定收益证券、金融数学、金融计量学等。其中,金融工程学、金融计量学、证券投资分析、公司金融、固定收益证券、基金管理学、金融风险管理学是核心课程。应分别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形成年龄、职称等较为合理的师资结构,把核心课建成精品课,团队成员协同研究相应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工程的核心专业知识。

(三)以实践课程为切入点的实验课教学团队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素质的金融工程人才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实践课程群是金融工程专业设置的一大特色。实践课程群一般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践实训两大块,校内实践实训包括专业课程实验、模拟实验,校外实验实训包括实习基地实训、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实践。

金融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均设有相应的实验课程,以保证实验课的效果。实验课教学团队由实验室主任为带头人,专业实验课老师及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为成员组成,目标是在实验室硬件先进齐备的基础上,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不断充实实践实训项目,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先进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研究学生的校外实验实训的方式、内容,切实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以某一教学研究项目为切入点的教学团队

这类教学团队是围绕某一教学研究课题来组建,团队带头人由项目负责人担任,成员是研究项目的成员,目的是完成项目。中国人民大学以陈雨露为带头人的“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团队”,即属于此类。

不同类型的教学团队不是相互孤立,而是既互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都包含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研究等内容。但其各自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金融工程专业建设教学团队注重课程体系的完善和知识的衔接、贯通,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注重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模式的构建,是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金融工程人才为最终目标。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注重每门课内容的完整性、丰富性和前沿性,重视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善于利用适合该门课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实践课教学团队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四类教学团队中,专业建设团队是总领,专业课教学团队、实践课教学团队及研究项目教学团队可以看作是专业建设团队的子团队。四个团队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成员、任务等均有交叉,需要各团队之间建立协作交流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

(五)金融工程虚拟型教学团队

金融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需要数学、统计学、信息技术和金融学等不同学科的有机结合。传统的由金融工程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知识结构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创新教学团队形式,尝试探索一种创新性教学团队——金融工程虚拟型教学团队。

虚拟型教学团队是随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团队形式,是近期教育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是在远距离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地理上、组织上分散的教师组织起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组织形式,团队成员很少面对面地一起工作,主要是借助于远距离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跨空间的教学。虚拟型教学团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学间的教学合作联盟,另一种是大学内部形成的突破地区、时间和院系限制的教学团队。虚拟型教学团队有利于消除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的弊端,从而增强专业学科的“对外交流”能力[8]。

从短期来看,各校可以从课程教学的需要出发,在全校范围内整合教师资源,组建跨部门、跨院系的教学团队。从长期来看,为了促进我国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和金融工程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应该组建跨学校、跨国界的教学团队,这个问题有待于今后的深入研究。

四、金融工程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

为了避免教学团队建设流于形式,有效组织团队活动,保证团队实现目标,必须建立健全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

(一)内部运行机制

1.定期研讨例会制度。教学团队成员应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等相关内容定期进行研讨,每期可以就一个主题展开讨论,通过研讨,实现资源、信息、经验共享,不断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方法和路径,提高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就重大教改项目进行研讨,集思广益,以教学团队为单位申报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项目。

2.定期不定期的教学观摩制度。团队教师可以互相听课,把握对课程内容特别是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吸取经验,共同提高。可以不定期举行教学观摩,教师共同探讨,总结出先进、成熟的教学方法,使重点、难点问题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及时把学科前沿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

3.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通过实施“导师制”,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运用、科研方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形成良好的师风师德。

4.团队教师定期研修和交流制度。每年应选派团队成员到知名院校研修或参加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增加与同行的交流合作,开阔眼界,取长补短,提升团队成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反哺教学。

(二)外部运行机制

教学团队能否有机结合、有序运行,关键在于能否建立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因此,学校要加强政策支持,统一规划,精心组织,科学管理。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要求,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团队内部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有对教学研究成果、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又要有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带头人的影响力等成果的评价;在评价环节上,既要注重团队建设终期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建设过程的阶段性监督和考核。同时,对教学团队建设的进展和成效要进行跟踪管理,保证团队建设的质量与效益[9]。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教学团队的考核与激励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团队建设的系统性、实践性和长期性等因素,考核体系要有利于团队的合作,有利于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团队成员精诚合作,才能实现团队建设目标。为此,要改革传统的团队集体成果只认第一责任人而无视其他合作者的做法[10],由重视个人业绩的绩效考核向重视团队长期价值的绩效考核转变,由重视过程管理向重视目标管理转变,由重视年度考核向重视聘期考核转变,由单纯的数量评价向质量评价转变。对在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中有贡献的教师,要给予精神鼓励和经费支持,对团队教师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要给予奖励。

在金融全球化和我国金融日趋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有助于加快我国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形成适应经济金融发展需要,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化水平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注释:

①从角色的观点出发分析和研究一个人的社会行为活动,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角色理论。管理幅度是指组织的一名上级领导能直接而有效地领导下属的可能人数。一般来说,一个领导越有能力,其可以直接管理的人数就越多。

[1]乔 恩·R·卡曾巴赫.团队的智慧:创建绩优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Showers B.Teachers Coaching Teachers[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5,42(7):43-48.

[3]Joyce B,Showers S.The Coaching of Teach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2,40(1):4-10.

[4]史 烽,蔡 翔,李远远,刘 宏.高校教学团队的概念、特征与组织要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2(8):172-173.

[5]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6]郭 敏,刘立新,余 湄.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财经科学,2004(6):8-11.

[7]张元萍,温博慧.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187-188.

[8]王 挺.高校虚拟型教学团队及其构建策略[J].文史资料,2009(5):168-170.

[9]王正斌,汪 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3):75-86.

[10]史修松,刘 琼.经济管理类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40-241.

猜你喜欢

金融工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子午工程
P2P金融解读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