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八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第五次全国人工听觉技术学术会议纪要

2012-02-14本刊编辑部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嗓音力学言语

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嗓音学组、《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及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主办的“第八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第五次全国人工听觉技术学术会议”于2012年6月21~24日在广西南宁市成功召开。会议同期还召开了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和嗓音学组的工作会议及《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会。会议共收到论文208篇,来自全国27省市自治区的近300名专家及代表出席了会议。本刊主编、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韩德民教授、广西医科大学校长黄光武教授、本刊主编陶泽璋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本刊主编、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韩东一教授在闭幕式上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致词。

在会上,韩德民教授分析报告了国内外听力学研究现状,强调听力学研究不仅要重视基础听力学、临床听力学和康复听力学,还应重视社会听力学及教育听力学,只有从多方面关注听力学发展并深入研究才能促进我国防聋治聋工作的全面发展;韩东一教授从人工听觉装置的改进、听觉植入手术的难点及术后保留残余听力、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近10年来听觉植入技术的进展;专家们还介绍了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沿革及听神经病的鉴别诊断、2012~2015年WHO预防聋和听力减退计划及行动纲领、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研究现状及进展、新致聋基因的发现和临床应用研究、胆红素听神经毒性的相关研究等,呼吁应重视儿童听力障碍诊疗规范化并强调了婴幼儿听力评估及诊断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在人工听觉技术方面,专家们介绍了听觉植入技术的进展、振动声桥植入术、BAHA临床应用及规范植入技术、保留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微创植入手术、影响人工耳蜗植入疗效的因素分析及术后耳蜗电极的影像评估等,介绍了听障儿童干预和康复效果评估过程及评估工具的最新进展;对于助听器验配技术,重点阐述了助听器验配创新——听力康复技术发展的趋势、我国民营助听器机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开放耳选配的真耳测试方法。在嗓音言语医学方面,从如何准确评估发声障碍、有效治疗嗓音疾病、矫正不良发声方式等方面概述了嗓音医学的研究进展,从声带振动功能评价、嗓音质量评价及空气动力学检查等方面介绍了嗓音功能的评估,简介了第九届泛欧嗓音会议概况,介绍了喉支架手术的进展和分类、喉全切除应用假体及呼吸瓣膜器重建发音功能及喉镜内缝合器固定硅胶膜技术、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和对喉CO2激光术后愈合过程的影响、声带任克间隙水肿的研究进展等。报告内容新颖,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信息。

本次会议还围绕小儿主观听觉评估、BPPV的诊断和治疗、痉挛性发声障碍的机制及治疗进展展开了圆桌讨论。“小儿主观听觉评估”圆桌讨论由黄丽辉和黄治物教授主持,参与讨论的专家有刘莎、郗昕、郑芸、曹永茂、陈雪清教授。专家们一致认为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听觉装置的选配、适应症选择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操作人员对技术要点的把握尚不够准确,特别是如何与低龄儿童进行相处和交流,需要重点进行培训;测试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 6~21个月小儿使用VRA(视觉强化测听)可以得到较准确的听力图,24个月左右的小儿可以先尝试使用PA(游戏测听);问卷评估和言语测听的有机结合,可以对听觉及言语能力做出有效评估,目前国内使用的儿童听觉言语发展问卷主要包括IT-MAIS/MAIS、MUSS、CAP、SIR等评估,中文版的儿童言语测听包括闭合项测试词表,主要有MESP、MPSI和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编制的词表,开放项测试词表主要有LNT、MLNT、BKB、BKB-SIN、MHINT-C等,临床上应根据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发展能力的不同及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问卷和词表;听障儿童的家长问卷评估可以作为小龄婴儿干预效果的一种有效评估方法。由于每个问卷评估和言语测试材料都代表不同级别,多有天花板效应,选择问卷和测试材料时应根据儿童的听觉及言语能力选择其能够完成的材料,达到天花板效应时再加大测试难度。

目前,如何结合儿童言语-语言和行为能力,选择适合3个月到6岁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听觉及言语评估工具和方法非常紧迫。国外针对小儿听觉及言语评估的各种测试材料很多,但在国内尚需进一步优化和统一。专家们呼吁,对于国外一些好的评估材料,可以通过多中心的合作研究,将其进行汉语标准化后运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圆桌会议由刘博、吴子明教授主持。参加讨论的专家有余力生、蒋子栋、戴春富和张志坚等教授。BPPV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此次讨论主要以规范BPPV诊断与治疗,避免误诊与漏诊为目的。讨论认为BPPV可能是前庭、嵴帽或半规管的耳石脱落引起,诊断可采用手法检查或机器检查,至少需作两次检查,并且最好双侧评价;复位前应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对症处理,如抗吐治疗,复位需多次进行直至眼震消失,复位后不建议做体位限制;难治性BPPV应详细鉴别,防止漏诊,对迁延症状的干预,应先了解有无并发疾病。各位专家达成了共识:在诊断方面,主要依靠典型症状及体征,发病的诱因、时间体现了病史特点,体征主要依靠眼震的观察,包括裸眼观察、VNG检查或火线技术;同时“主观性BPPV”概念的提出对诊断也是一个挑战,假阳性、假阴性应仔细鉴别;对于难治性BPPV,应防止误诊,应排除占位性病变的可能;症状典型、体征明确的单纯BPPV患者,无需进行其他特殊的检查,可直接进行复位治疗,而对于疑似BPPV,或手法复位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为防止漏诊则需充分发挥其他检查的价值。

“痉挛性发声障碍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圆桌讨论由徐文、徐洁洁教授主持,参与讨论的专家有黄永望、屈季宁、魏春生、王丽萍、陈世彩教授。讨论认为:痉挛性发声障碍是由于喉肌张力障碍致声带运动紊乱引起的发声障碍,分为内收型(ADSD)及外展型(ABSD),以内收型为多见。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观点认为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精神创伤是患者发病的原因,多数报道则认为该病属于神经系统病变,患者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身体其他部位震颤、痉挛等)。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精神创伤、呼吸道感染)、症状(嗓音中断、震颤、挤压、发紧,伴颈面部痉挛、抽搐)、喉镜检查(发声时声带内收痉挛或外展不闭合)、肌电图检查(异常喉肌电活动)等,须注意与肌紧张性发声障碍、心理性发声障碍等鉴别。治疗包括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心理治疗可消除患者精神紧张因素;发声训练的目的是尽量减轻喉部肌肉的紧张,缓解发音时声带的痉挛及语音中断;喉内肌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是近年较受推崇且效果较好的方法,其通过抑制神经-肌肉运动终板乙酰胆碱的释放而使肌肉暂时性麻痹,降低喉肌肉张力;手术治疗包括甲杓肌部分切除术、喉返神经切断术、选择性喉返神经切断术、喉返神经钳夹术、甲状软骨成形术等,因存在一定的并发症近年较少应用。

总之,本次会议学术氛围浓厚,从听力学基础与临床、嗓音言语医学及人工听觉技术三方面反映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报告内容丰富,安排井然有序,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广大专业人士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促进我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猜你喜欢

嗓音力学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黄绮珊:我的嗓音为什么是这样?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力学 等
2016年第七届友谊嗓音疾病诊治高级研讨班暨首期北京友谊医院嗓音检测和嗓音训练学习班通知
八大特色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