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熙削藩,柔道为先

2012-02-11余显斌

百家讲坛 2012年6期
关键词:吴三桂

余显斌

清初所说的“藩镇”,和唐宋时的“藩镇”类似,都是主事者占有地盘,手绾兵符,有精锐兵力的草头王,他们也都掌管辖区的财政权和官吏任免权。一句话,我的地盘我做主,皇帝老子不得干涉。不过,清朝又多了条潜规则:汉人掌兵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因此,汉人清初掌兵者多,但藩镇少,只有三人: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其余的,都是满人。满人掌兵,算不得藩镇。

然而,如此划分,仿佛还有一路藩镇没算上。如果算上的话,康熙年间的叛乱,就应称为四藩之乱,而非三藩之乱了。这第四藩,就是定藩。他们的军事首领孔有德曾被清封为恭顺王、定南王,故其部属有“定藩”之称。

平定三藩,在战场上,战马嘶鸣,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平定定藩,在幕后,机关算尽,步步谋划,步步谨慎。

孔有德在清人眼里可是大功臣。清人评之为“开国三顺王”之首,比尚可喜和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要高出半格。当时,吴三桂那小子,还在山海关外做明朝总兵,整日忙着给陈圆圆写情书,卿卿我我呢。换言之,孔有德投降后金,算得第一名。

投降前,孔有德是明朝参将,接受上级命令,带兵出征,和后金兵一比高低。可是,粮草不济,孔参将很不爽。孔参将不爽,后果很严重,他令旗一挥,举兵造反,点燃内战烽烟。可是,造反有风险,孔参将大败特败,走投无路。好在他叛乱的登州离后金很近,这家伙脚底一滑,去了建州,投奔皇太极。是年,为1631年,即崇祯四年。

孔有德投建州,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成建制的部队去的,这才属投清第一例。他一次带去了8000精锐。8000啊!后金起兵,最缺的就是人,孔参将可算雪中送炭。

皇太极高兴得直抽脖子,立马带着八旗子弟,敲锣打鼓,号角吹得嘟嘟响,出城迎接老孔,奉为座上宾。孔有德很感激,从此,为清朝奔走驰驱,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从关外一直打到关内。

清人入关,坐进紫禁城。按说,老孔该歇着了,享享清福吧。不,人家才不呢,马上写了一本,向福临小屁孩儿请命,愿统部下,荡灭余寇,浑一中原,底定山河,再立新功。

孝庄皇太后乐不可支,同意了他的请求。孔将军号角一吹,金鼓齐鸣,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西南。一路南来,头颅滚滚,尸横遍野:克潼关,斩大顺军守将;攻长沙,擒明荣王世子;下桂林,处死拒不投降的守将。最后,占领靖江王府,杀明靖江王,并延及其十几岁的世子和王室成员473人。

一时,孔大将军饮马漓江,独立象山,拄剑问天,豪情满怀,天下英雄,舍我其谁。

可惜,兴奋劲刚过,就发现情况不对,自己落入了南明李定国的围困中。李定国将军,那是战神啊。李定国的部队,那是铁军啊。遇见李将军,孔大将军的军事生涯,也就走到了尽头。

李将军设置埋伏,一战之下,将孔有德大兵歼灭。孔有德大惊,大慌,又一次脚底抹油,跑了,跑进桂林城,婴城拒守。李定国大军如潮,围住桂林,大炮如冰雹,箭矢如雨点,噼里啪啦,砸向桂林城。孔有德想,咬紧牙,过两天,四周清兵就会来救的。可是,盼星星盼月亮,一个清兵影子也没见到。

清人,早已抛弃了他。他背叛大明,杀人如麻,中原四野,已无立锥之地。现在,他才知道,清人也不希望他强大。可惜,他知道得晚了。在困兽犹斗中,他的额头上中了支箭,跑回府中,抱着自己儿子大哭道:“此子苟脱大难,当度为沙弥,无效乃父一生驰骋南北,下场有今日也。”

这是一种被抛弃后的丧气话。如果没有此事,他会这样想吗?不会的,这样的人,死也不回头。

然后,他让保姆带着自己的一对儿女出去躲藏。他知道,自己不能被活捉,否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所以他举剑自刎。自刎前,他逼死两个妻子,并让士兵焚烧府第。

他的独生儿子,在城破后被李定国俘虏,六年后被杀。孔大将军身后,只有一女,就是孔四贞。

孔有德死后,定藩的下属,除桂林之战的死伤外,還有数万兵将。这些人,仍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清廷需要想办法消化掉他们。

清廷的做法,简单又有实效。

定藩部队,外人管不了,就让孔有德的副手缐(xiàn)国安统领。对于孔大将军,清廷特意召开追悼会,对孔将军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尸体没弄到,就建个衣冠冢,给个“武壮”谥号;还建了纪念馆,春秋季节,祭奠一番。孔大将军,也算是光辉灿烂了。

孔大将军的遗孤—孔四贞小姐,九死一生地回来了。孝庄太后一听,立马派人把她带进宫里,亲自抚养,做了自己的女儿。孔四贞一下子和顺治成了兄妹,封为和硕格格。她是有清一代唯一一个汉人格格。

定藩的管理,文件规定,由缐国安任都统,坐镇一线。但是,他不是总司令。总司令,是孔四贞,司令部设在北京。史书上说是“上念孔后无人,且虑及孔师无主,乃封四贞为和硕格格,掌定南王事,遥制广西军”。这样,就形成兵不知帅帅不知兵的局面。宋太祖的防乱措施,清人用来,青出于蓝胜于蓝。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缐国安让人越来越不放心:这老小子很会治兵,很得军心,很受部下拥护。定藩眼看着坐大了,将和其他三藩并列为四藩。

幸亏,孝庄太后留了一手。她觉得,孔四贞做养女,不如做儿媳好。这样一来,定藩部队就成了嫁妆,陪给皇儿福临。因此,早在命孔四贞掌管定南王事的四年前就下旨道:“定南武壮王女孔氏,忠勋嫡裔,淑顺端庄,堪翊壸范,宜立为东宫皇妃,尔部即照例备办仪物,候旨行册封礼。”

她满以为,做自己儿媳,孔四贞一定会乐得发晕。可事实恰恰相反,不仅顺治迷上了董鄂氏,册妃一事不了了之,孔四贞也拒婚,明明白白告诉养母,自己不愿嫁皇帝哥哥,因为,自己早有了心上人。

孝庄太后心里一冷,忙问,小伙子是谁?

孙延龄,孔四贞道。

原来,孙延龄的老爸是孔有德部下,当年将帅二人一生男一生女,都粉妆玉砌一般,大人一高兴,就定了娃娃亲。

违背圣旨,大概要受责罚的。谁知孝庄太后听了,不但没责罚,反而乐呵呵一笑,允准了婚事。这让孔四贞大惑不解。她以为是自己额娘爱自己,不忍拂了自己的心意。

她忘了,她的额娘是个政治家。政治家,首在利益,其次亲情。

孙延龄这人,孝庄太后知道,绣花枕头,中看,实实在在不中用。

太后许婚,是有一番心事的。

缐国安统帅定藩强大起来,最好的办法是让他退休。退休后,得有人接手,别人去,弄不好会引起哗变;让孔四贞去才行,毕竟她是这些人主帅的后代嘛。可是,女人做大将在当时是不可能的;给她配个女婿去接受军权吧,这女婿如果很厉害,如吴三桂一般,朝廷不是又多了个劲敌?

收孔四贞为皇妃,属无奈之计。孔四贞做了皇妃,也只能待在京城,远水如何解得近渴。缐国安依然在广西,手握重兵,威镇一方,等同藩王。

现在,人选出来了,如果是别的人,孝庄太后或许犹豫。可是,这人竟然是孙延龄,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

孙延龄这小子是个帅哥,如果演电影,绝对是男一号。孔有德看中的,是这点;孔四贞爱的,也是这点。小白脸,到什么时候都吃不了亏。

史书记载,孙帅哥长得面白体健,风流潇洒,洞晓音律,典型的万人迷。但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个特点,他们的能耐和长相成反比。

历史证明一个真理,姜还是老的辣。孝庄太后那眼睛,比孙悟空还厉害。她相信,她这个未来养女女婿,绝对是个没用的人,如果他娶了咱家四贞,得到定藩军权,吓死他,也不敢造反。一个连军队都管不住的人,凭什么反啊?

后来的孙延龄,用事实证明了孝庄太后的英明。

这个小白脸,到了军队,坐着车子,巡阅士兵。身为总司令,胆子小得不行。连写《圆圆曲》的书呆子吴梅村也看不起他,写诗嘲笑道:“昨日校旗初下令,笑君不敢举头看。”瞧瞧这人,小娇娘们儿一个。

后来他克扣军饷,导致哗变,把小帅哥吓得不轻,在老婆保护下,战战兢兢躲了起来。后来,还是孔四贞出面,说服将士取消兵变,接孙将军回府。可大将军依然害怕得要死,对孔四贞说,我不敢坐车,还是你坐车,我推着车子,心里踏实点,免得引起众怒。

这样的人,如果造反的话,只能说他活腻了,想朝死路上去。

但没才干的人,偏偏喜欢认为自己才高八斗。孙延龄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认为自己有才,有帅才。没想到,他娶的老婆,更是个颐指气使的主—皇宫里走出的富二代,都有这个毛病。

此时,已是康熙年间。和老爸相比,康熙把权术玩得风车一样,呜呜地响,比他奶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知道,他那位皇姑的脾气,是不甘居人下的,于是就在这上面大做文章。

他让缐国安退休,让姑父孙延龄上任。当然,孙延龄去,没人买账。他早有准备,下旨让孔四贞陪着,这样一来,交权就会成功。孔四贞夫妻出发时,皇帝还贴心地把孔四贞最信任的宫内仆人戴良臣让她带去。

夫妻二人,高高兴兴把家还。刚到淮安,接到朝廷文件,封孙延龄特进上柱国、光禄大夫、和硕额驸、镇守广西将军,官居一品。耐人寻味的是,紧接着,封孔四贞一品诰命。

和硕格格,品位远远高于一品诰命。

如果说,封孙延龄和硕额驸,是沾了孔四贞的光。那么,封孔四贞诰命夫人,则说明孔四贞沾了孙延龄的光。换言之,孔四贞的地位,低于孙延龄。在孔四贞面前,低头哈腰的孙郎,腰杆子马上硬了,对孔四贞指手画脚起来。

孔四贞什么时候受过气?尤其到了广西,孙延龄要行使大将军威风,孔四贞更要摆公主架子,对定藩的人事安排,指手画脚。两人一时形成了互不相让的对峙情势。

这时,戴良臣冒出水面。他的一个亲戚叫王永年,在定藩任将军。戴良臣问孔四贞,为什么不架空额驸?孔四贞请教方法,他忙举荐王永年,说让此人为都统,统帅三军,只听命于和硕格格,不就得了?

孔四贞很高兴,答应了,请命于朝。康熙皇帝的棋子,终于派上用场,当然高兴,立刻答应。这样一来,王永年为都统,军中一切,自我决断,不但不买孙延龄的账,连孔四贞的账也一并不买。

事情到这儿,削平定藩,几成定局。康熙皇帝的意愿,也终于实现。但是,就在此时,三藩乱起,给了孙延龄翻本的机会。

孔四贞是双重富二代:她是孝庄太后的养女,幼年时,还曾是吴三桂的养女。所以,吴三桂叛乱,马上想到联系养女婿。他派匹快马,送去一封信,说,养女婿,跟老爷子我干革命,怎么样?

孙延龄一直想夺回印把子,现在得了机会,如何不愿意?由此可见,孝庄太后也有点看走了眼:这个孙郎,无能,可爱权。爱权的人,有时也会铤而走险。

孙延龄虽被架空,可毕竟是主帅啊,下个命令,召开例会,这个权力还是有的。王永年还有戴良臣一听,都去了会议室。小白脸也会玩虚的,杯子一扔,埋伏的士兵冲出来,把几个篡权的军人剁了。

孙延龄索性做到底,吴三桂将其封为临江王、大将军,狠狠过了把官瘾。孔四贞呢,也隐隐约约感到自己被皇帝侄儿卖了,心里有点埋怨。对于孙延龄的做法,模棱两可,不置可否。

孙延龄有点小聪明,他倒不是死心塌地跟着某一方,而是脚踏两只船,左右逢源,想大捞好处。他太看好自己的能力了,他不知道,在康熙和吴三桂跟前玩心眼,他是小儿科。

康熙玩权术,是天才,无须后天锻炼;吴三桂是几十年的老江湖,只有他玩人,哪有人玩他。孙帅哥这样做,实在自不量力。

吴三桂开始占上风,攻城略地,半壁江山,已入掌握。孙延龄就跟着吴三桂跑。可时间不长,战局翻转,康熙出奇兵,平定西北王辅臣,再连打带哄,让耿精忠、尚可喜之子乖乖归降。吴三桂一下子成了光杆司令。

孙延龄一看,得赶紧掉头。要掉头,就得请孔四贞出马,给皇帝上折子,说侄儿啊,孙延龄知道错了,想反水,可又怕你反攻倒算,你如果饶了他,他就弃暗投明,否则,一条路走到黑,顽抗到底。

康熙哈哈一笑,说,回来吧,既往不咎。

孙延龄接到圣旨,乐得直蹦高儿,心说,还是裙带关系管用啊。

康熙对孙延龄反水的事,并没保密。当然,本来他就不打算保密。想取孙而代之的定藩部属马雄把这个消息密告吴三桂,建议他“宜急除之以绝后患”。这样一来,只有孙延龄夫妻还不知道消息走漏,其余人都知道了。

吴三桂当然也知道了,心说,这孙白脸怎么能这样啊?我得叫他知道,玩人应当是怎么玩的。当即写了封信,给亲密的战友临江王,说自己的侄孙子吴世琮要来调停孙延龄和马雄的矛盾。

孙延龄的小聪明又犯了,心里嘿嘿直乐,心说,这老头真糊涂,这时候了,还不知道我要反水。就带着警卫排迎出城外,和吴世琮相谈甚欢。结果可想而知,一个警卫排,全军覆没,孙帅哥当场身亡。

孔四贞也没跑掉,被吴世琮活捉后,押到昆明。吴三桂亲切地接见养女,好吃好喝管待着,好房子住着。不为别的,为了给定藩士兵们看,避免他们在自己后院放火。

1681年,即康熙二十年,清军进入云南,吴三桂的周家王朝灰飞烟灭。八年内战,宣告结束。

孔四贞,也终于走出昆明,被清兵送到京城。

三藩已滅,定藩也在一连串的打击中被消灭于无形。孔四贞,失去了最后的利用价值。再次回到京城,再也没有仪仗队欢迎、老太后拥抱的情景,再也没有了前呼后拥、颐指气使的情势,再也没有了飞扬飘逸、挥洒自如的气度。

两次回京,唯一相同的是,她都是孤身一人。她的儿子,也在孙延龄死时,一同罹难。

清人有诗,专门描摹此事:“更筹响尽烛凝灰,报道将军奏凯回。一纸捷书新凑罢,小车还载美人来。”此时的美人,已垂垂老矣,孤寂凄清,真像清史学家孟森说的那样,她“从此为孤豚腐鼠,不过为孙氏一老寡妇,无争相取重者矣”。

她死后,埋在哪儿,至今仍是一个谜,没人知道。不知她临终前会不会后悔,当年真不该生在定藩家。

编 辑/葡萄

猜你喜欢

吴三桂
多尔衮巧降吴三桂
吴三桂杀永历帝
吴三桂杀永历帝
多尔衮巧降吴三桂
吴三桂叛乱并非为了当皇帝
吴梅村书写的晚明边患
吴三桂曾三次被骗
当吴三桂遭遇“飞贼”
吃货康熙定三藩
烦人的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