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2012-02-01冯亮飞王树庚李志刚王文强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秦皇岛0666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血浆支架冠心病

冯亮飞 王树庚 李 磊 李志刚 王文强 (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 秦皇岛 066600)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冯亮飞 王树庚 李 磊 李志刚 王文强 (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 秦皇岛 066600)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 置入支架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入选本研究,男59例,女24例,年龄(57±9)岁,DES组43例,BMS组40例。另选同期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而未行PCI的冠心病患者35例为对照组,男30例,女5例,年龄(59±11)岁。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8、72 h、2 w和1个月后取静脉血,测定血浆hs-CRP水平,术前三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显示的病变特征相似具有可比性。结果 术后48、72 h DES组和BMS组患者较单纯进行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血浆 hs-CRP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8.34±2.78)、(15.11±3.37)vs(4.51±2.97)mg/L,P<0.01;(8.98±3.56)、(13.63±4.28)vs(3.82±2.65)mg/L,P<0.01〕;同时,DES组血浆 hs-CRP水平较 BMS组显著降低〔分别为(8.34±2.78)vs(15.11±3.37)mg/L,P<0.01;(8.98±3.56)vs(13.63±4.28)mg/L,P<0.01〕。结论 PCI术后可显著升高血浆hs-CRP水平,但DES与BMS相比,可明显降低血浆hs-CRP水平,表明DES可明显抑制PCI术后诱发的急性炎症反应,有降低再狭窄率的可能。

药物涂层支架;金属裸支架;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慢性炎症时相产生的敏感但非特异的标记物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认为,炎症反应在冠心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清中的hs-CRP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同时已有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金属裸支架(BMS)术后hs-CRP水平升高,并与支架术后再狭窄有密切关系〔1〕。近年来药物涂层支架(DES)植入术明显地降低了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再狭窄率,但其机制是否与DES能够减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急性炎症反应尚有争议。本文旨在分析冠状动脉内置入DES与BES后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水平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住院接受置入单个长度>2.5 cm的DES和BMS治疗,并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随访的患者,排除支架失败、位置不理想者、靶血管完全闭塞、再狭窄病变和服用激素、抗炎药物、免疫性疾病患者。DES组43例和BMS 40例,另选取同期本科室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35例为对照组,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三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 DES采用Cypher Select(美国Cordis公司)支架。BMS采用包括:Flexmaster(Abbott Vascular公司)和Driver(美敦力公司)支架。术前3 d均服用阿司匹林0.1~0.3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他汀类药物等。行常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支架术,部分患者置入支架前未予球囊预扩张。支架置入成功标准及再狭窄的判定标准:至少用相互垂直的两个投照体位,肉眼判定残余狭窄<20%和前向血流动脉血栓溶栓试验 (TIMI)3级为手术成功标准;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未见明显升高,术中常规应用肝素10 000 U,术前术中均未用abciximab、抗血小板药物或其他溶栓剂,术后6 h拔除动脉鞘,局部加压包扎。所有的患者术后均接受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75mg等药物规范治疗。

1.3 标本采集及hs-CRP测定 所有病人均于术前及术后48、72 h、2 w及1个月取周围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40℃冰箱保存待测,待标本收集完毕后,使用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2700、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结果均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检验和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2 结果

三组病人冠脉造影病变特征及支架置入情况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见表2。病变支架总长度、支架数量及有无预扩张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3。术后48、72 h各组血浆hs-CRP水平均升高(P<0.01),术后2 w DES组接近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术后48 h hs-CRP水平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72 h,DES组、BMS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w,BMS组、DES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DES组、BMS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比较〔n(%)〕

表2 三组病变血管特征〔n(%)〕

表3 DES组与BMS组比较〔n(%)〕

表4 三组病例hs-CRP水平比较(±s,mg/L)

表4 三组病例hs-CRP水平比较(±s,mg/L)

与对照组比较:1)P<0.01;与同时段BMS组比较:2)P<0.01;与术前比较:3)P<0.05

3.72±1.03 3.34±1.63 BMS组 40 3.26±2.78 15.11±3.371)3) 13.63±4.281)3) 5.26±2.213) 3.66±1.87对照组 35 3.61±2.55 4.51±2.973)个月DES组 43 3.57±2.43 8.34±2.781)2)3) 8.98±3.561)2)3)组别 n 术前 术后48 h 术后72 h 术后2 w 术后1 3.82±2.65 3.33±1.74 3.31±2.03

3 讨论

血中CRP浓度显著增高是非特异性炎性刺激急性期的反应产物,CRP特别是hs-CRP被认为是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最重要的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生化指标,它的存在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壁的动脉硬化的发展直接相关。Cushman等〔2〕研究发现,血清 hs-CRP 1~3 mg/L 为一般危险,>3 mg/L预示着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增加,>10 mg/L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的3倍以上。

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措施,但术后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仍然较高〔3〕。PCI可造成血管中层内膜的损伤,脂核破裂导致急性炎症反应,而PCI后血管再狭窄与血管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相关。多项研究表明DES可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同时大量研究证实,冠状动脉介入术前血中hs-CRP浓度是术后急性并发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预测因子,并独立于其他的危险因子〔4〕。

本实验中手术后患者在48 h和72 h的hs-CRP表达在BMS组与DES组均较术前变化显著,这与支架造成血管中层内膜损伤、脂核破裂导致急性炎症反应有关。同时注意到,在相同时段DES组与BMS组的hs-CRP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本实验应用了Cypher支架,携带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雷帕霉素,释放期为28 d,具有较强的抗增殖和免疫抑制作用,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有丝分裂期〔5〕,明显起到了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术后1 w DES组的hs-CRP水平已接近术前,而BMS组水平相对较高,认为冠状动脉狭窄与非特异性炎性刺激密切相关〔6〕,那么hs-CRP水平变化也就反映了炎性刺激的强弱,术后hs-CRP水平越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远期疗效就会相对较好。DES组的hs-CRP水平变化明显低于BMS组〔7〕,也反映了血管炎症变化水平,应用DES可以明显抑制炎症的发生,降低心血管危险因子的表达水平,提高远期疗效〔9〕。同时,本课题组认为DES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预防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

本研究表明,PCI术后可显著提高血浆 hs-CRP水平,但DES与BMS相比可明显降低血浆hs-CRP升高的幅度。这表明DES可明显抑制PCI术后诱发的急性炎症反应,继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很有可能减轻和预防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这也可能是DES较BMS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低的机制之一,也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 Erdogan O,Altun A,Gul C,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immunoglobulin-E response to coronary artery stenting in patientswith stable angina〔J〕.Jpn Heart J,2003;44(5):593-600.

2 Cushman M,Arnold AM,Psaty BM,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the 10-year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ldermen and women: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Circulation,2005;112(1):25-31.

3 沈青山,刘永胜,朱 锐,等.氟伐他汀干预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4):320.

4 Fournier JA,Delgado-Pecellín C,Cayuela A,et al.The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one month after bare-metal coronary stenting may predict late adverse events〔J〕.Rev Esp Cardiol,2008;61(3):313-6.

5 Minutello RM,Bhagan S,Feldman D,et al.Angiographic pattern of restenosis following implantation of overlapping sirolimus-eluting(Cypher)stents〔J〕.Am JCardiol,2006;97(4):499-501.

6 Karaca I,Aydin K,Yavuzkir M,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l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J〕.J Int Med Res,2005;33(4):389-96.

7 Kim BK,Kim JS,Oh C,et al.Impact of preprocedural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on uncovered stent struts:a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 after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J〕.Clin Cardiol,2011;34(2):97-101.

8 Xu Yi,Li JJ,Xu B,et al.Increased plasma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predicts rapid progression of non-target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patientswith stable angina after stenting〔J〕.Chin Med J,2011;124(19):3022-9.

R541.4

A

1005-9202(2012)16-3376-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6.003

冯亮飞(1960-),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疾病临床研究。

〔2012-01-24收稿 2012-03-12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血浆支架冠心病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