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等多重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2012-02-01陈剑玲商黔惠赵鸿彦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贵州遵义56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冠脉血脂危险

陈剑玲 商黔惠 赵鸿彦 (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0)

高血压等多重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陈剑玲 商黔惠 赵鸿彦 (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0)

目的 评估高血压等多重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总结965例行冠脉造影者的临床资料,以血压作为主要因素单独分析,按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收缩压(SBP)<120 mmHg和舒张压(DBP)<80 mmHg〕、正常高值组〔SBP 120~129 mmHg和(或)DBP 80~89 mmHg〕、轻度高血压组〔SBP 140~159 mmHg和(或)DBP 90~99 mmHg〕、中度高血压组〔SBP 160~179 mmHg和(或)DBP 100~109 mmHg〕和重度高血压组〔SBP≥180 mmHg和(或)DBP≥110 mmHg〕,按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年龄、吸烟、血脂、高尿酸血症及糖尿病)的个数分为6个亚组:0组(未合并其他危险因素)、1组(合并1个其他危险因素)、2组(合并2个其他危险因素)、3组(合并3个其他危险因素)、4组(合并4个其他危险因素)及5组(合并5个其他危险因素),不同血压水平组合并危险因素情况与冠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结果 在各血压分组中冠脉狭窄与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均有正关联(正常血压组r=0.675,P<0.01;正常高限组r=0.708,P<0.01;轻度高血压组r=0.731,P<0.01;中度高血压组r=0.824,P<0.01;重度高血压组r=0.886,P<0.01)。不同血压级别和合并其他危险因素与冠脉狭窄的r值有线性正相关(rP=0.972,P=0.006)。结论 高血压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及糖尿病等其他危险因素也不可忽视,尤其多重危险因素对冠脉狭窄的协同作用更明显。

高血压;冠状动脉狭窄;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常与其他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并存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不利影响可起协同作用。本研究探讨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多重危险因素与冠脉狭窄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疑诊冠心病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资料965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者。其中男724例,年龄31~89〔平均(62.4±10.73)〕岁,女241例,年龄39~87〔平均(63.4±8.58)〕岁。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狭窄 631例(65.4%),正常 334例(34.6%)。

1.2 方法

1.2.1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病变评定 由心内科心导管专业医生操作,经股动脉或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左冠脉至少投照4个体位,右冠脉至少投照2个体位。采用目测直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处管径比狭窄段近心端的正常冠状动脉管径减少的百分比。

1.2.2 危险因素 患者入院时测血压,次日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及总胆红素(TBIL)。高血压的确诊标准为连续两次在静息状态下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或正在服降压药物。2型糖尿病诊断采用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1〕。吸烟史定义为每天吸烟≥1支,连续吸烟1年以上。高尿酸血症为男性和绝经后女性UA>420μmol/L,绝经前女性UA>350μmol/L。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血脂异常定义为TG≥1.7 mmol/L(150 mg/dl),和(或)TC≥5.2 mmol/L(200 mg/dl),和(或)LDL-C≥ 3.4 mmol/L(140 mg/dl),和 (或)HDL-C <1.04 mmol/L(40 mg/dl)。年龄的高危定义为男性>55岁,女性>65岁。

1.2.3 分组 以血压作为主要因素单独分析,正常血压组(SBP<120 mmHg和DBP<80 mmHg)、正常高值组〔SBP 120~129 mmHg和(或)DBP 80~89 mmHg〕、轻度高血压组〔SBP 140~159 mmHg和(或)DBP 90~99 mmHg〕、中度高血压组〔SBP 160~179 mmHg和(或)DBP 100~109 mmHg〕和重度高血压组〔SBP≥180 mmHg和(或)DBP≥110 mmHg〕,当 SBP和DBP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以合并其他危险因素(高龄、吸烟、血脂、高尿酸血症及糖尿病)的个数分为6个亚组,未合并其他危险因素为0组,合并1个其他危险因素为1组,合并2个其他危险因素为2组,合并3个其他危险因素为3组,合并4个其他危险因素为4组,合并5个其他危险因素为5组。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差异比较进行危险因素初筛,对符合的危险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血压水平合并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χ2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与冠脉正常组比较,冠脉狭窄组男性、吸烟、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比例增大(P<0.001),年龄及血清UA、TG、TC、LDL-C水平升高(P <0.001),血清 HDL-C 水平降低(P<0.001)。两组血清TBI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冠脉正常组与冠脉狭窄组的危险因素比较

2.2 多危险因素与冠脉狭窄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对冠脉狭窄影响最大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其他依次为吸烟、糖尿病、男性、TG、LDL-C、TC、年龄、血 UA 水平;而血清 HDL-C 为冠脉狭窄的保护因素。见表2。

2.3 不同级别血压组冠脉狭窄与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个数相关性分析 不同级别血压和冠脉狭窄与合并其他危险因素个数的r值有线性正关联(rp=0.972,P=0.006)。见表3。

表2 多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的Logitic回归分析

表3 不同级别血压组冠脉狭窄与合并其他危险因素个数的相关性〔n(%)〕

3 讨论

高血压是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者与正常血压者比较,冠心病发病危险至少增加2倍〔2,3〕。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高血压使冠状动脉中层内膜压力增高而受损,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促发其破裂。本组资料结果显示高血压是冠脉狭窄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烟草燃烧释放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多环芳香烃、焦油、一氧化碳等,无论主动或被动吸烟,都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转录、加强炎症反应、促血栓形成等作用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4〕。国外文献报道,吸烟者冠心病发生率可增加2~3倍〔5〕。本研究显示,吸烟是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多数报告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6〕。本研究结果也显示,2型糖尿病可使冠脉狭窄的风险明显增加,其机制可能为糖尿病使内皮衍生的一氧化氮生成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促使斑块稳定性下降而发生心血管事件〔6〕。血清TC、LDL-C升高及血清HDL-C降低已被证实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7〕。TG与冠心病的关系却存在争议。近年来发表的一些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支持TC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8〕。本研究结果显示冠脉狭窄组血清TG、TC、LDL-C水平较冠脉正常组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且血清TG、TC、LDL-C及HDL-C均为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年龄和性别是冠心病不可逆的危险因素。随年龄增加,内皮细胞功能发生障碍〔9〕,高血压、高血脂等许多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冠心病的危险性也增加。男性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女性,因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比男性晚10年,绝经后患病率迅速升,但男女之比仍在2倍左右〔10〕。本研究显示在冠脉狭窄组男性比例明显较冠脉正常组大,年龄也增大。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亦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11〕。本研究也显示高UA血症是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错综复杂,高血压是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年龄增加、吸烟、肥胖、高血糖等其他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害一方面与血压水平相关;另一方面,高血压的危害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据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合并1个、2个及3个危险因素发生心血管病事件及冠心病事件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9倍、3.6倍及6.7倍;冠心病事件增加3.1、5.8及11.6倍〔12〕。本研究显示,不同级别血压和冠脉狭窄与合并其他危险因素个数的γ值有线性正相关,提示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冠脉狭窄增加;且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数目增多,冠脉狭窄危险性也相应增大。

综上所述,高血压、男性、高龄、吸烟、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及糖尿病是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及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增多,冠脉狭窄的危险性递增。多个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更能显著降低冠脉事件的危险性。

1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mellitus〔J〕.Diabetes Care,2003;26(1):5-20.

2 Torpy JM,Burke AE,Glass RM,et al.JAMA patient page.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J〕.JAMA,2009;302(21):2388.

3 王 薇,赵 冬,刘 静,等.中国35~64岁人群血压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0):730-4.

4 魏冯宁,曾玉杰.吸烟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6):452-6.

5 Meyers DG,Neuberger JS,He J,et al.Cardiovascular effect of bans on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J〕.JAm Coll Cardiol,2009;54(14):1249-55.

6 徐 懿,李月华.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及其相关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130-2.

7 夏 天,赵利华,王 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107-8.

8 Nordestgaard BG,Benn M,Schnohr P,et al.Nonfasting triglycerides and risk ofmyocardial infarction,ischemic heartdisease,and death inmen and women〔J〕.JAMA,2007;298(3):299-308.

9 高长征,魏宗德.内皮素-1、一氧化氮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29(6):483-5.

10 张远征.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研究现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3):2888-91.

11 ShortRA,Johnson RJ,Tuttle KR.Uric acid,microalbuminuria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igh-risk patients〔J〕.Am JNephrol,2005;25(1):36-44.

12 徐成斌.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5):531-7.

R544.1

A

1005-9202(2012)16-3374-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6.002

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黔科合SY字(2011)3047号〕;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基金(2006)

商黔惠(1960-),女,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血压研究。

陈剑玲(1971-),女,硕士,主要从事高血压研究。

〔2012-01-09收稿 2012-03-19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冠脉血脂危险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