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级市”未尝不可

2012-01-30卓勇良

浙江经济 2012年10期
关键词:调整机制玉环行政区划

“村级市”未尝不可

卓勇良,1955年生,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现任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0年进入浙江省政府调研室工作,历任省发展研究中心副处长、新疆自治区体改委主任助理以及省体改办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1996-1997年在日本进修。长期从事浙江经济研究,主持和执笔省内多个重大课题研究,多次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优秀社科成果,以及省委省政府党政系统调研奖等奖项。

“村级市”不能因为是“村”就不能按照市的要求实施管理和服务,而应以实事求是展开相应建设和发展

一些专家对于河南西辛庄提出的“村级市”进行了批评,媒体也紧紧跟上,看来“村级市”确应有些问题。不过,这倒使我再一次强烈感觉到,当前我国行政区划管理调整机制大大滞后的无奈。

浙江的浙西南山区有个龙泉市,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区人口,指标都不能算高,却在十多年前由县改市。浙江的台州有个玉环县,人均GDP列浙江各县市第四位,城乡居民收入居全省前列,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全岛城市化”的县,以人口和国土面积比例看,城市化水平大概可居浙江县市前位,却长期戴着“县”的帽子。

原因并不复杂。可能当年龙泉撤县建市工作启动较早,应该也做得较好,而玉环大概不是太积极。于是,龙泉被有关部门批准为市,玉环错失“县改市”末班车。到了今天,尽管玉环发展水平又大大往前推进,但仍只能无奈地牢牢留在“县”的队伍里。从这里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当下我国行政区划管理调整机制,的确有很大的改革必要。

市在汉语里面,按照百度上的第一条解释,只是一个做买卖的地方。《说文》上说,“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宁波以前有个小镇叫“三七市”,大概取的就是逢三七进行集市贸易的意思。至今以市定名的地方,可大可小。大的如上海,小的如前面说的龙泉。

日本《地方自治法》对于市有4条规定。一是人口5万以上;二是中心市街的居民户数占全市6成以上;三是具有在本市或其它市从事工商活动的人口的家庭,占全市户数6成以上;四是都道府县根据本地实际依法作出的其他规定。不知道西辛庄是不是有符合上述规定的地方。如果符合,至少以日本人的标准看,就可以称之为市了。当然,这里是中国,日本规定是行不通的。

说到这里,想到了台湾的一个案例。台北附近的桃园县中坜市,1945年设立为镇,1967年改为县辖市,当时人口10.6万,目前中坜市人口达到30余万。这就是说,对于市这种区划设置,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而及时调整。这也表明,在创新行政区划管理调整机制方面,就是连台湾也是走得比较前面的。

河南西辛庄在自己的“市”的前面,又冠以“村”,实在也是一种无奈。因为他们知道以今天中国这样僵硬的行政区划管理调整机制,即使他们的“市”具备各方面条件,也是不可能被批准的。因此,也只能是他们自己想象中的“村级市”而已。我对此的理解,如果真的具备了人均GDP、非农产业规模,建成区人口等等方面的条件,批不批得下来也就随他去了,但干不干就是自己的事了。

这就像当前浙江正在实施的小城市培育一样。浙江去年确定了27个中心镇,实施小城市试点培育。这些镇最大的镇区人口约30万,小的也有三四万。按现行做法,这些镇不可能成为市,但这些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确已具备或接近于市的规模和水平。因此,浙江这项试点的一个内容,就是县市尽可能向这些镇下放行政管理权限,这些镇也按照市的要求展开各项管理和建设发展,目前已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写到这里,我又上网查了西辛庄资料。这个村只有172户村民,720人口。但这个村的产值10多亿元,吸纳外来劳动力8000多人。这样,再加上外来劳动力家属、以及由此而兴旺的服务业就业人员,这个村自身人口规模已1万左右。如果再加上他们集聚周围15个村子的人口,并依托自身所在的庆祖镇,总人口就有二三万了,可见还是有一些市的雏形的。

当然,如果西辛庄所谓的“市”只是一个幌子,目的是大拆大建,兼并别人,那就是动机不纯,坚决不应允许,有关方面应坚决把好关。如果确如网上资料那样,有关方面可能也得为其创造一些条件,不能因为是“村”就不能按照市的要求实施管理和服务,而应以实事求是展开相应建设和发展。

书评

猜你喜欢

调整机制玉环行政区划
以“玉环文旦”为题 征集诗词等作品的启事
欧盟理事会就碳边界调整机制达成协议
9778天与2234万元
聚焦张玉环冤案
参透并购交易价格调整机制
中国行政区划的前世今生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论近现代大庆地区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
国外工资制定机制对我国公务员工资调整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关爱农村准失独家庭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