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呼唤口语交际教学

2012-01-29张士建

中学语文 2012年4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语文

张士建

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既要重视读写教学,也要关注听说教学。后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改“听说教学”为“口语交际教学”,提法的变化有意突出了言语交际行为的动态性。正在实施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但现实是,高中语文课堂几乎没有口语交际教学。其具体表现在:一是学校不预订、不要求使用专用教材;二是教师教学计划中不安排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三是语文课堂上几乎没有专项指导和训练 (偶尔会根据教学需要随机安排些演讲、辩论等活动);四是对学生没有这方面明确要求,也不设专项评价;五是平时教学研讨几乎不涉及这方面问题;六是管理部门没有专项规范和检查。如此等等,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学生普遍没有掌握倾听和口语的基本要领,课上不能积极而恰当地回答问题和有效地开展讨论;平时不能简明、连贯、得体地进行交流,与同学、与老师、与家长存在着或轻或重的沟通困难,交际素养普遍达不到基本要求。

究其原因,大家也都能说出一二,主要还是应试教育大环境造成的。不考则不教不学,折射出当前基础教育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教育的可悲与无奈可见一斑。这是语文教师的悲剧,也是语文教学的悲剧,更是对许多高举所谓素质教育大旗者的绝妙讽刺。

其实即使从实用性角度看,在现代社会,语文素养更多更常见的恰恰表现在口语交际方面,有国外学者统计出这样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因此我们岂能随意放弃口语交际教学?岂能听任这种不正常现象继续下去?作为有良知的语文教师岂能真的无动于衷?

如何彻底整改这样的怪异现象?我认为必须依靠主管部门的规范督查和语文教师的教育自觉。只有课程标准和要求,没有督查机制跟上,不少弹性大的教学内容到实施时就被人为淡化、忽略、挤掉了。当然也不只是语文的口语交际,诸如像研究性课程的落实、选修课的选择、校本课程的开设等都存在着不少或走样或应付的严重问题。而目前的督查几乎无作为,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推进作用和纠偏作用。

我们还迫切期待着广大语文教师的理性认识和自觉行动。有人说教育是一个良心活,单从能否保质保量的角度讲,这不无道理。不少教育教学工作即使督查再严再细,也未必能完全确保到位,所以这就更有赖于教师的尽心尽力。语文教师有必要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刻认识到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作为合格高中生必须掌握其基本要领,必须具备应有的能力水平;作为语文教师应有责任和义务组织相关教学和训练。

那么怎样有效开展高中口语交际教学呢?

一、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现状,制订好高中三年口语交际教学计划。

要详细解析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了解有关标准和要求。调查分析学生在小学、初中已学了些什么,现在达到了什么水平。据此来系统拟订高中三年的教学计划:可从口语交际形式方面进行系列化分解,如一般陈述、诗文朗诵、话题讨论、专题演讲、即兴发言、命题辩论等;也可从交际心理、交际仪态、交际思维、交际语言的系列进行分解;或者二者结合起来。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宜把小专题形式穿插到读写教学过程中,在内容上尽可能与读写教学实现有机结合。而下列专题则必不可少:

1.积极而充满自信地进行口语交际;

2.落落大方,文明礼貌,相互尊重;

3.简明、连贯地表述,认真、充分地倾听;

4.分清对象、场合和目的,得体地表述;

5.抑扬顿挫地朗读,用好体态语;

6.围绕中心展开讨论,完善结论;

7.追求思维的独创性、广阔性、深刻性和敏捷性;

8.有充分准备,有感染力地演讲;

9.准确辨析对方正误,简练阐述己方理由;

10.突出中心,快速、有序、完整地即兴发言。

二、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当前有必要加强对下列三种课型的研发:

1.案例分解课

“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不是不要传授知识,而是强调要适度,不能以传授知识为主,或只讲有关知识;即使侧重于传授知识,也应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在例说选修课程《演讲与辩论》时提供了这样的设想:“讨论若干典型的演讲、辩论案例,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得启示。观摩演讲、辩论活动,感受在演讲、辩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智与艺术。分析演讲者、辩论者的文化修养、思想深度、应对策略、语言技巧、神态风度等,观察听众的反应,了解演讲者、辩论者表达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思路显然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要领。

如在教学《有感染力地演讲》这一专题时,不必先讲解什么是演讲、演讲时应注意些什么等,而是让学生看几遍如著名演讲家李燕杰先生的演讲视频,然后师生一起探讨总结出使演讲具有感染力的几个特点:(1)演讲主题和内容针对性强,与听众身份和需求密切相关;(2)层次清晰,且具体、生动、形象;(3)非常投入,充满激情,有亲和力而不盛气凌人。

2.单项训练课

训练是形成能力的必要也是重要的路径。即使先天有缺陷,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古希腊有个大辩论家德摩西尼,为了纠正自己的口吃,他竟把鹅卵石放在嘴里艰苦演练,通过痛苦而顽强不懈的训练,他最终成了名闻遐迩的演讲高手。英国乔治六世国王,本来也有很严重的口吃,发表讲话时非常吃力,连几句很简单的话都结结巴巴地讲不出来。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通过一系列的针对性训练,他的口吃大为好转,随后他发表了著名的圣诞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二战中的英国军民。

单项训练既要有针对性,也要有现场感,在有兴趣的仿真模拟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如在训练“有礼貌有风度地交流”这一要点时,既要设计能形成统一认识的交流话题,也要设计难以形成共识的交流话题;既要组织容易沟通的双方进行交流,也要组织不易沟通的双方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会在不同背景的训练中逐步领悟到何谓讲礼貌、有风度,怎样讲礼貌、有风度。

3.综合实践课

走出教室乃至走出校门进行综合性实践,这也是一种训练,但更是一种检验,而且因为是实践,所以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作为组织者,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了解活动程序,掌握活动要求,还要仔细做好有关衔接工作。

如开展 “优化学校周边文化环境”的综合实践活动,可先分组讨论,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再进行一次广泛性的调查,既要摸清现状,也要能找到优化的办法;最后要形成一个优化方案,并能参与活动。

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学会通过交流求同存异,优胜劣汰;在调查中,学生能够学会针对不同的人群组织座谈,倾听对方的意见,宣传自己的思想;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会得体地、有效地说和做。

三、切实加强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管理和质量评估。

1.要同研究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一样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应放在:

如何系列化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

如何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机结合?

如何有机渗透到其它学科教学和校内外有关活动中?

如何加强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如何加强口语交际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如何开展口语交际能力水平测试及质量评估?

2.要通过口语交际教学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其质量提高。既要注重教学流程的管理,如计划制订、课堂教学、活动开展、阶段测试等一着不让,也要认真实施各班级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综合评估,切不可模糊化、随意化。

3.要分阶段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水平的测评,并详细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尽管测评工作难度大,但绝不能因此而放弃这一环节,否则其它环节的工作质量必然大打折扣,何况我们已有中考、高考英语口语测试以及听力考查的一套方法可供参照。

如果能在中考、高考中加进口语交际能力测试,分值可占20%左右,内容上应偏向综合性,形式上应模拟真实情境,评价标准应侧重于学生的礼仪、倾听的态度、反应的速度、表达的效度等方面。

四、为了保证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师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个人素养,熟练掌握口语交际教学技能。

1.坚持用普通话授课、与学生交流。

自觉使用并大力推广普通话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些老师除朗读课文时用普通话外,大多很随意地用方言组织课堂教学,这既给人不协调、欠严肃之感,也必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逐步养成用普通话阅读、表达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提高朗诵、演讲与论辩的能力。

教师的行为是最好的范例,只会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而自己并不精通,既缺乏说服力,也必然弱化基于实践的针对性指导作用。

作为专业素养,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更高层次的朗诵、演讲、论辩水平,并且要当作语言艺术不断来锤炼自己。在日常教学中,能自己朗诵的尽可能自己朗诵,少用录音、多媒体;争取机会在校内外大型活动中锻炼、展示自己的演讲才华;在组织学生辩论赛时,自己既是策划者,也应作为正方或反方一员参与其中。

3.认真设计并组织好三种课型的教学。

案例分解课的重点在于选好有启发性、有指导价值的案例,并能引导学生从中归纳出若干具有规律性的知识要领。

单项训练课的重点在于设计出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能达到训练目的的话题,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地掌握某项技能。

综合实践课的重点在于谋划好一套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并能充分体现从制定计划开始、到全部活动结束,各个阶段既有侧重又有联系的口语交际教学和训练内容。

4.强化“时时处处都有口语交际”的意识并善于有机渗透。

课堂上有口语交际,活动中有口语交际,课后同学间、师生间仍有口语交际,这既说明了这种技能适用面广,也表明这种技能的训练和水平的提高无时无处不在。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每个机遇,还要主动积极地与其它学科教师沟通好,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个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到每堂课、每个活动中。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成效亦将减损。”(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30页。)何况,随着当今时代工作节奏高效率化,生活内容高社交化,科技发展高信息化,从社会期待到个人需求都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必须给予口语交际教学以足够的重视,促进口语交际教学尽快回归并高效实施。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语文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酒中的口语诗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