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天树》教学设计

2012-01-29高俊文

中学语文 2012年4期
关键词:葵花语言教学

高俊文

【教学目标】

1.了解托物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学习用第二人称直接呼告作品主人公的抒情方式。

2.赏析课文洗练隽永、含义深刻的语言,清晰、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望天树坚定不移的生活信念和不畏挫折、勇于挑战命运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

弄清望天树象征着什么,感悟望天树的精神。

【教学难点】

品味课文洗练、隽永的语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图上有什么?(放映ppt)

生:有一架绳索桥。

师:大家走过这种桥吗?走上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生:走过,很多人走在上面时感觉摇摇晃晃,因为没有桥墩。

师:大家分析得很对,不过我要大家关注的不是这座桥,而是支撑桥的那棵树。是什么树如此高大挺拔、苍劲有力,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承载起了几十个人的力量呢?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望天树。望天树一般高达60多米,胸径100厘米左右,最粗的可达300厘米。从它的外观特点大家推测一下,这种树应该生长在哪里?

生:如此高大挺拔的树应该生长在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的地方。

师:不,它其实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峡谷里,可为何它能屹立山谷,直冲云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见证望天树的奇迹。

二、整体感知

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望天树克服重重的困难挫折,从一株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2.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文章运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语言诗意优美,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三、品味理解

本文语言优美凝练。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品析。

指导:圈点符号:字——○词——△ 句——~~~~~

批注:从修辞手法、字词运用和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品析。

要求:先朗读你选择的语段,再挖掘重点字词进行评析,体会作品感情后再次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①“终于,你从野牛的足迹里冒出了生命的嫩芽。——那是多少次践踏之后的萌发啊!”

——这句中的“终于”是副词,表达出这是经过了艰苦努力的结果;“冒出”表达出望天树顽强的生命力;“多少次践踏”说明望天树遭受过无数次的挫折;破折号是对上句的补充说明,感叹句的运用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感情。(此句重读“终于”、“冒出”、“生命”、“践踏”、“萌发”,要读出惊喜、赞扬的语气。)

②“对于这样的‘小不点’来说,一丝阳光,就像一丈棉布似的,足以裹住全身了。”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望天树的嫩芽 “只有松毛尖尖大小”。作者紧紧扣住阳光温暖的特点,化无形为有形,用棉布来比喻它。对于望天树来说,“一丝阳光”竟“像一丈棉布”,用以裹住全身,可见作者完全将其当作人来写,使语句增添了童话色彩,富有想象力。

③“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你。花的家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规:它们决不向比自己低矮的植物致敬。”

——这句话通过野葵花的举动向我们暗示望天树的幼苗多么弱小,多么无助,然而它竟然一点一点生长了起来,尽管周遭的眼光是如此的不屑,它仍不在意,因为它有着更加高远的目标。

④“这样的不幸,完全是一头不负任何责任的马鹿造成的。这家伙后脚一掀,连根带土把你踢下断崖。”

——这句话里,依靠大胆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作者推断从断崖下长起的望天树,是其幼芽被马鹿踢下山崖造成的。作者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了马鹿是罪魁祸首,甚至还有理有据地讲述了当时一瞬的情形,具有童话般的意境和真实的色彩。

⑤“植根在这样的境地,山岩也会痛苦得流泪;像你这样一株依靠阳光喂养的嫩芽,不会窒息而死吗?没有。”

——这是一个设问句。由同情、痛苦的语气转为强烈的肯定,表现了望天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都没有一丝的畏惧、退缩。

⑥“你在最严峻的日子里抽出新枝,你在沉寂的暗影里绽开绿芽;你在砭损肌骨的冷雾中,挺直了细瘦的腰身。”

——好一组排比句!一方面呈现了望天树生长的恶劣环境,另一方面又凸现了望天树不畏艰险的执着顽强。通过强烈的对比,充分体现出望天树在严酷的环境中勇敢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

⑦“磐石一样沉重的山崖的阴影,从此被你摔在脚下……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

——这句话是对望天树终于走出黑暗、接受阳光的抚慰的庆贺。“摔”字尤其富有表现力,因其支配的对象通常都是实物,而且力度大。用在此处一方面表明“阴影”是何等沉重,另一方面表现出望天树行为的果断坚决。望天树的幼芽凭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向上——而与环境搏斗着,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照应了前文 “你要按照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一句;“你要按照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要求望天树将自己的品格塑造得刚直不阿,就像笔直的阳光一样;“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表明在望天树的生命里融进了希望的信念。)

⑧“你长得多么高、多么直啊,望着你昂扬向上的树身,谁都会觉得,你的树冠,一定是瞄着当顶的太阳长成的。”

——这句话重读 “高”“直”“昂扬向上”“一定”“太阳”,读出赞扬的语气。我们从中不难悟得:自身的优秀,往往仰仗客观的开导和明确的目标……

⑨“你深深懂得,心里的委屈郁积得多了,它会绾成疙瘩,扭弯树身呀!这么一来,你挨近蓝天的时间也耽搁了。”

——这句话无疑也是对人类的启迪,成长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要沮丧、哭泣,笑对人生,才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望天树启迪着人类更加坚强。(重读 “深深”“多了”“扭弯”, 发自内心的感叹。)

⑩“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受露珠。”

——采用了拟人手法的美句。突出望天树的高大,形象而又生动。

四、深入探究

1.望天树遇到了哪些困难?遭受了哪些挫折?它又是怎样面对坎坷的?

——望天树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的挫折有:①还没发芽,就被野牛多次践踏;②个子弱小,受到大家的嘲笑和野葵花的轻视;③被一头不负责的马鹿踢下山崖,跌到背阴的山岩上;④受到砭损肌骨的冷雾的伤害。然而,望天树并不自卑,也不屈服,而是牢记大地母亲的嘱托,以信念为粮食,抓住“几星泥土”,扎下根,挺直身,以顽强的精神冲出山涧迎接太阳,“遵照阳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

2.由此可见望天树具有怎样的精神?

——执着坚定、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昂扬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五、拓展延伸

假如有一天野葵花来到望天树面前说:“望天树,真羡慕你能从一棵卑微的小草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可我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像你那样高大,我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是望天树,你会怎么回答?

——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但只要具有执着坚定、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昂扬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都能创造人生的奇迹。虽然你不能长得高大挺拔,但你可以努力将花种播撒山谷,让漫山遍野都长满野葵花,成为大自然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小结:望天树和野葵花能奏响生命的礼赞,我们每个人也能唱响成长的颂歌!只要同学们以理想为坐标,以信念为动力,学习望天树倔强不屈、坚定不移、乐观进取、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走好人生每一步!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长成一棵棵人人为之仰慕的参天大树的!

后记:本文是一篇美文,且语言精练、节奏明快,适合用批注的方式进行解读。在批注的过程中训练朗读技巧和字词品析,本课力求有效利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品味若干重要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达到阅读训练目标的同时,也感受到课文的美。

评课:

抓住生成资源 推动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新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个要求打破以往教师“一言堂”的传统形式,让学生唱主角,主动从作品中受到语言的熏陶和思想的教育。故而,有效地抓住生成资源,可以推动课堂的高效。在《望天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操作中,授课老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首先,在导入部分,授课老师故意设置了两个“圈套”,一个是用绳索桥引出望天树,一个是颠覆学生的常规思维来引出望天树恶劣的生长环境。这两个问题都是以学生的回答来推动教学的进程,既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又引出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其次,在品味理解中,授课老师一改传统的烦琐分析与肢解文本的阅读法,而强调并突出了整体感知文本,特别将圈点批注这种书面理解方式与朗读这种口头感悟方式结合起来,在批注中学会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批注,营造了读写融合的自主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去感受作品中的形象,体会作品的内涵,进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认识。这不仅弱化了老师主观意识对学生的影响,更让学生走进作品与作者对话,成为文本的解读者和课堂的推动者。

最后,在拓展环节,设置了葵花和望天树的对话,意在调动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放意识,理解望天树的精神。而学生饶有趣味的回答又蕴含着课文的重难点,用另一种方式回答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和宗旨。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要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 《望天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操作,正是对这个明确要求的具体诠释。

猜你喜欢

葵花语言教学
葵花王冠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葵花之门
语言是刀
葵花 外一首
葵花点穴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