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质书籍设计中的趣味性解析

2012-01-29梁新春

中国出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五感趣味性书籍

文/梁新春

书籍设计体现的不仅是一个有形的实物,更是一种阅读体验、一种情感交流、一种精神追求。当下科技飞速发展,传统的书籍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而个性化、趣味性的书籍设计被广泛重视。书籍设计的趣味性恰从人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要出发,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雅趣、稚趣、情趣、妙趣、意趣等带来的阅读快乐,进一步拉近读者和书籍的情感距离。

一、意趣——书籍设计中的“五感”体验

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功能被称为五感,是我们每个人普遍具有的感知能力,人通过五感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验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认知事物,对事物作出整体评价。日本书籍装帧艺术家杉浦康平认为:书是将信息视、触、听、嗅、味五感活性化的复杂宇宙。当一本书拿在手中,用手翻动着书页,用心体悟着所读内容,“五感”姗然而至。书籍设计的趣味性就是从读者的情感需求出发,力求从封面、书脊、纸张、印刷、色彩等的各个细节进行把握,刺激和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参与,使其享受“五感”之美,体验“五感”之乐。[1]这就突破了书籍装帧审美仅仅来自视觉的局限,开阔书籍装帧的设计思维。

视觉设计主要体现在线条、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的巧妙编排及色彩运用上,书籍设计的视觉美感,就是要抓住这短暂的瞬间,让读者感觉新奇、独特并富有艺术美感,从而使其产生欣赏、爱慕和愉悦之情。当人们逐渐厌倦了漂亮的书籍外观,触觉设计便成了一种近年才备受关注的新刺激。它触动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通过细微的神经来传达信息。听觉设计以不同的材质演奏不同的乐章,带给读者不同的听觉感受。比如一些儿童类读物,为了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可以用特殊材质去表现翻书的声音,让书籍会“说话”。准确、科学地使用色彩,使色彩与书籍特定的内容相结合,就能使读者享受完美的味觉体验。与此同时,书籍所特有的油墨香味,会让人神清气爽、陶醉其中,这就是嗅觉设计带来的美感体验。

二、情趣——书籍设计中的“互动”理念

美国心理学教授诺曼(Norman)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指出:最好的设计不一定是一个物品、空间或者结构,它是一个过程——动态的和可以修改的过程。好的书籍设计就是要给读者设计一个过程,一个让读者参与和书籍互动交流的过程。每一位读者都具有某种潜在的创造才能,而这种创造欲望更多地倾向于喜欢享受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每一本书与读者之间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整个互动过程是惊奇的、有魅力的、有回馈的、有吸引力的,同时也是充满乐趣的。阅读的乐趣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2]

2008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中国设计师朱赢椿的设计作品《蚁呓》获得了特别制作奖。这本书超乎寻常的、大胆的、大面积的使用空白,得到了世界图书界的广泛赞誉和肯定,评委会认为其互动理念令人信服。用朱赢椿自己的话说:“简洁的图像和文字只是想对读者发出一个邀请。我们相信更有趣的内容尽在读者自己心里。”书中大量的空白为读者提供了充足的想象和创作空间,他邀请每一位读者去填空,收集读者的互动信息,期望创造新的书籍。“空白”的邀请,点燃了读者本能的创作热情,他们高高兴兴地、自然而然地作为书籍创作团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书籍新一轮创作之中,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此时,读者和书籍就像是亲密的朋友,相互攀谈、袒露心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情感上的共鸣随之产生,读者在与书籍快乐的互动中与书籍融为一体。

三、稚趣——书籍设计中的“游玩”感受

书籍设计的趣味性还表现为高雅的、积极的、令人愉快的“稚趣”。它源于读者内心的情感需要、感受和倾向。努力捕捉和发现能够吸引人的、有味道、有童趣的兴奋点,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参与,注重书籍与人的交流和互动,根据书籍内容编排设计元素,并以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把纸质书籍特有的实在感、立体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完成书籍与人身体性的、情感性的交流过程,让读者在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我国休闲文化的力倡者于光远先生说:“玩是人的根本需要之一。”书籍设计的趣味性就是要给读者设计一个玩的过程,即读者和书籍做游戏的互动过程,力求让读者玩得有学术、有技术、有艺术。《我想和每个人永永远远在一起,走遍天涯海角》是一本美术专著,同时也是一本“玩”味无穷的书。在这部书里,设计师安装了棍棒、按钮、弹球、弹出窗口等机关。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控制场景和书籍做互动游戏。[3]这部书虽然价格不菲,却保持良好的销售业绩,可见人们对这种可以“玩”的书的喜爱。

四、妙趣——书籍设计中的“形态”创新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书市上适合每个读者的书很多,人们面临如何选择的新问题。鉴于此,设计者应当抓住受众的兴趣点,以构思“妙”取胜,让书籍更有“趣”。传统书籍一般有规整的形态特征,而现在的书籍已不再受六面体形式束缚,开始出现不同形状的新奇样式,有口袋式、正方体、椭圆形、爱心形的书籍。如具有棒球形态的书籍设计,在中间的位置分开来,里面是一张张的文字,如果不把它打开,根本就是一个棒球。有一款书籍设计,外貌方方正正,但是打开封面却看到里面有一个明确的鸟的形态,是把厚厚的内页从中间切割出一个直观的形态,来帮助传达书籍内容的信息,无论你阅读到哪一个页面,都能看到小鸟的造型。[4]

五、雅趣——书籍设计中的“汉字”图式

在繁多复杂的图文信息中,如何让观者没有视觉疲劳,或对某一栏文字信息产生兴趣?将文字编排成新颖有趣的序列,或将文字做一些图形化的创意设计,已越来越受到各国设计者的重视。设计者依主体内容把文字集中,打散、组构,放大或缩小,使图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图文交融、相映成趣的视觉效果。这种视觉图式能增强版面的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它不仅没有失去文字的可读性特征,相反通过有趣的形式和舒适的视觉感受激发人们去解读,去感悟文字和图形的内涵以及设计者的创意。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优秀的汉字趣味设计。常用的方法有“表意随形”,即文字的形体可以随着主题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单个的文字,也可以是成组的文字,随“意”变形后所展现的“意”,让内涵更加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4]表意随形的设计方式尤其适用于中文,这是因为汉字的形体经过漫长的演变,外形通常固定且绝大部分呈方形,这种规范性的外形容易显得平淡。但我们可以经过编排使文字图形展现出千姿百态,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可见,表意随形的编排方式强调的是以图形的可视性取代文字的可读性,也就是将读的符号转换成看的形体,表达其含义,体现其寓意。这种方法能使页面造型丰富多彩,变幻无穷,耐人寻味。

六、结语

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的追求不断提高,纸质书籍设计不仅应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求,还应满足现代消费者求新、求奇和求趣的视觉审美与心理审美的需求。不但要在视觉上具有迅速传达信息的功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还要能与人们的心灵沟通与交流,在高品位的内涵中,让大家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地接受信息。因此,书籍设计的趣味性正是立足于人、社会和书籍本身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以快乐阅读为理念,赋予了书籍新的趣味性功能,给读者带来全身心的快乐体验,不仅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更为书籍设计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1]孙彤辉.书籍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陈以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曲晓艺.基于兴趣为导向的书籍整体设计研究[J].重庆:包装工程, 2011(10)

[4]成凌云.汪浩文.浅谈文字图形的趣味性设计[J].魅力中国2010(1)

猜你喜欢

五感趣味性书籍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鲁迅与“书籍代购”
日日是好日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基于人体五感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的应用研究——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为例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