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装帧设计文化与设计元素研究

2012-01-29张忠平

中国出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装帧版式书籍

文/张忠平

装帧设计是指书稿在印刷之前,对其形态、材料和制作等方面所进行的设计和加工,内容包括开本、封面、护封、版式、插图、材料以及纸张、印刷工艺和装订形式等。

在我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装帧设计在出版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装帧设计就是通过开本、版式、封面、装订等一系列的设计,以渲染情调、气氛、意境,来表现某种门类或某一具体书籍性格以满足读者需求。装帧设计文化和设计元素内容,就是如何进行装帧设计的具体要求。

一、出版装帧设计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这也说明,在不同的领域,由于不同的因素影响,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即是一种内在的、隐藏在深处或长年存积下来,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的“东西”。出版装帧设计文化内涵,既是社会文明与劳动者智慧存积的结晶,也是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

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得装帧设计表现日趋多元化、个性化和数字化,往往通过图形、色彩、文字等元素,通过丰富而新颖的版面,揭示图书的文化内涵。如吕敬人先生设计的《朱熹榜书千字文》、《梅兰芳》等书籍,就非常好地把握了文化内涵这一要点,构思巧妙且新颖,富有感染力,使人爱不释手。其实装帧设计不是为了装帧而装帧,而是强调展现装帧设计的特殊性和传递性。就特殊性而言,每部书籍的内容不同,所采用的形式、元素以及展现方法也各有不同。对于传递性而言,它的目的是直接传递文化信息,这种信息会通过设计元素传递给读者。因此,装帧设计不仅是装饰书籍,它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手段,更是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1]

二、 装帧设计元素

1.图形

装帧设计中的图形作为信息交流媒介,它与其他媒介一样,是为了传播某种概念、思想或观念。但图形的传播比文字更加直观,也是最能抓住读者眼球的视觉元素。在图形的运用上,无论是图形具象形态还是抽象形态,都要与书籍内容密切关联并协调统一,这样才能表现出不同类型书籍的不同特点。如政治性读物要严肃庄重,科技读物要严谨客观,少儿读物要活泼可爱等。图形不仅能够传达记事,也能帮助读者理解和弥补文字上的不足,同时可以丰富版面的层次,赋予书籍信息传达的节奏、韵律,扩大读者想象的空间,给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

2.色彩

书籍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要想在众多图书中脱颖而出,应用好色彩元素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色彩本身是没有灵魂的,但人们能够感受到色彩的生命、情感,并左右人们的情绪。这是因为人类长期生活在这个色彩世界里,积累了很多的视觉经验,当视觉经验一旦受到外来色彩刺激时,便会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因而,它有冷暖、轻重、远近等属性之分,不同的色彩又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因此,在用色上我们不能一味单凭主观去选择,一要从装帧内容考虑,色彩必须与书籍主题思想吻合;二要考虑阅读对象的年龄、地域、民族、审美观念以及文化层次等。设计时,主页上的色彩处理得好,可以锦上添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色的原则应本着“总体协调,局部对比”,也可根据主页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主色调。[2]

3.文字

文字是记录信息的书面符号,是构成页面编排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文字本身具备既能传达信息内容又能启示意念的双重功能,装帧设计首先考虑对字体的选择。文字编排处理,要明确阅读顺序,条理清晰,对于大段文字应合理隔离。无论是秦篆、汉隶、宋体、楷体等字体,还是笔画或粗或细、或重或轻、或拙或巧等字形,都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要注意字体的风格与主题内容以及整体版式风格要协调,尽量为读者创造最佳的阅读舒适度。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形状通过展示自身的本质,能够唤起人类自身心灵感应的力。”如:竖线显示出一股向上的力;横线给人以平展的延伸感;宋体字拉斜之后给人以不稳定的游动感;黑体字的粗壮给人以端庄严正的感觉。因此,设计必须要对内文、标题、旁注、页码等元素秩序化运筹,文字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的细微的运用,横排、竖排的组合变化,文字间的疏密节奏及导向性,都会在读者视觉上产生影响。[3]

4.版式

版式是视觉流程,是一种能够引导读者视线的空间运动,是读者阅读信息的先后秩序过程。亚里士多德从美学观念中提出:“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一个美的事物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美必须具有特定的感性形式,并努力在客观事物中去发现它们。”因此,版式的最终目的是使版面产生清晰的条理性,用精心的组织来更好地突出主题,达到最佳效果。设计家阿·卡帕尔就说过:“白边有助于阅读,它能避免版面紊乱,有利于稳定视线。”将多种信息作整体编排设计,有助于主体形象的建立,在主体形象四周增加空白量,被强调的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内文版式要与外在形态达到和谐统一,装帧的图形、字体、字号、行距、段式、空白、文字群的分解组合,甚至于每一个方格形、小符号、一根线、一个点都很重要。但只要编排得当、合理,就能产生层次清楚、秩序井然、生动活泼的版式效果。[4]

三、设计方法研究

1.想象

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能在原有感性形象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所以说,想象是构思的原点,它能为装帧设计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要想有跳跃式的思维和伸缩的“张力”,就要先学会观察,懂得观察物体之间的关联性。中国的古代画论中“画留三分空”就是对想象运用的精辟解释。在装帧中留出想象的位置,便能为读者提供想象的园地,产生一种神秘感,给人留有回味的空间。[5]

2.舍弃

设计往往“叠加容易,舍弃难”,构思想得很多、堆砌得多,对多余的细节不愿割舍。张光宇先生就说过:“多做减法,少做加法。”对可有可无、不重要的形象与细节,坚决忍痛割爱。传统书籍装帧之所以风格独特,可谓一望可知——几条简单的线,几个随意的点,可就是这草草几笔,却倾注设计者所有的心血,这种精益求精,才能换来简约到极致。对于现代书籍装帧过于花俏的情况,必须要学会舍弃。透过舍弃来明确设计主题,突显设计风格和重点,彰显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实现装帧设计的简洁美。

3.象征

象征性的手法是艺术表现最有力的语言,是把想象转化为对人有启发的形象表现。这种象征性运用,可以把设计家的想象先加以视觉化,可用具象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意境,也可用抽象形象来表达具体的事物。

象征的过程,能够客观地传达设计者的创意理念,在心理感受上建立起与读者之间的媒介。象征手段的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抽象”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传播的方式。因此,象征性的“符号”或喻义,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可以消除文字的阻隔,凭借对“图”——图像、图形、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的视觉共识获得理解与互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赋予书籍以深意。[6]

4.探索创新

探索创新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新课题,也是出版业发展的形势需要,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与发展。装帧设计的创新,就是不断对“美”的追求过程。为了装帧设计的创新,就须对设计内容进行广泛的拓展。如:为更好地通过风格形式来展现书籍内容,可以把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尽量和装帧设计统一起来,通过艺术的“美”来实现对书籍文化内涵的展示。优秀装帧设计本身就是一件 “艺术品”,它融艺术与技术为一体,能够对形状、色彩、质感、比例、大小、光影等综合体现。所以,装帧设计既要简洁有力,又要悦目切题,最重要的就是美感。

就当前装帧设计发展趋势来看,创新领域除了对“美”的追求,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个性化设计;二是形态多样化,避免单一模式;三是新材料的运用,新材料往往会呈现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增添读者兴趣;四是从二维向多维方向的发展,通过多媒体以及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的应用,以满足现代人们视、听、触等多种感觉的需求。

5.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就是从内容到形式,从意象到形象,从印刷装订到市场销售整体化的设计创意,内容包括书本样式、开本、封面、书脊、护封、环衬、扉页、插图、版式、封底、函套以及相关的纸张材料的应用,印刷装订方法的确立和销售策划等。其中封面、书脊、版式、插图、封底这5个方面是装帧的重点,由于装帧设计的内容较多,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整体性原则。

综上所述,出版装帧设计文化要保证统一的书籍风格,重视文化内涵,透过装帧传递书籍要传递的信息,实现书籍与读者的沟通。对于装帧设计元素来讲,应该以布局合理为宗旨;对于色彩设计来讲要突显不同的文化品位;对于文字来讲要透过合理的编排展现舒适的阅读;对于版式设计来讲则要有整合化的设计风格。书籍的装帧设计内涵在于创造性的思维和完备的文化修养。价值在于独创,注重多种艺术风格的运用,从整体到形式才能体现出文化内涵与时代性。

[1]王晓芬. 探索书籍设计的新形态[D].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58

[2] 孟卫东,王玉敏. 书籍装帧[M].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7.7-35

[3] 吕慧娟. 书籍设计的时空艺术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34

[4] 金杭. 书籍设计的定位与设计研究[D]. 中国美术学院, 2010.1-59.-12

[5] 刘艺, 王秀峰. 现代书籍形态中的技术美[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6):21-25

[6] 赵邹娜. 从装帧到设计——探析书籍形态的创意与表现[J]. 大舞台, 2011(5):32-33

猜你喜欢

装帧版式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连环混配现象研究
市州报特刊版式创新刍议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基于线性视觉流程的出版装帧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配色设计研究
澳门早中期样钞版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