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读者来信》专版的作用

2012-01-28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7期
关键词:专版南阳舆论监督

□ 方 超

(南阳日报社,河南 南阳 473014)

笔者已在南阳日报社工作27年了,二十多年的编辑记者生涯目睹了不少地方党报《读者来信》专版由无到有、由有到无或者更名的过程。几年前,《南阳日报》取消《读者来信》专版,由《新闻调查》专版取而代之,这里笔者暂且不去考究《新闻调查》专版与《读者来信》专版有何同异,只是认为地方党报砍掉《读者来信》专版太可惜了。

是传统的舆论监督形式

纵观这些年的省市级党报,其中有不少《读者来信》专版早已难觅踪影。

与很多同仁见解相同,党报没了《读者来信》专版,首先是失去了一个让人民群众说话的平台。老百姓有什么心声,当然可以通过信访等渠道或直接向有关方面反映,但多一个《读者来信》的渠道岂不更好?!而且《读者来信》还有个一般渠道所没有的公开性、监督性的功能,“群众心里话登上报纸,心里舒坦了,追查有劲了,面上宣传教育的作用也大了”,所以更受群众欢迎。你把它砍了,习惯于这个渠道的读者便会觉得“时下老百姓连报纸说话的地方也没有了”,这个损失有多大!

同时,党报没了《读者来信》专版,也失去了党和政府了解人民群众心声的窗口。一份报纸,它的读者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其向报社所反映的问题,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记者虽然可以下基层、为群众代言,但记者的“腿”总没有群众长,“眼”没有群众亮,反映的问题没有群众真切。另外,报社对《读者来信》还有个规定:适合登报的登报,登不出的或出《内参》或送给有关方面阅处,或留着参考。

总之,笔者以为,报纸辟出一个空间,发表读者的来信来稿,其一可以增强广大读者参与办报的意识,进而加强与广大读者的直接联系,增强媒体的感召力和对读者的吸引力;其二是读者来信来稿是读者自己敞开心扉写出来的,字里行间包含着读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见解和呼声,且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亲切可信,也特别受到读者的欢迎;其三这也是建立读者参与机制,拉近报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是报人与读者互动的一种好形式;其四可以提高新闻的针对性、有效性,报纸的版面和内容会更充实和丰富,其可读性、动力、活力和影响力也会大大增强,这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所以说,党报砍了《读者来信》专版,就等于砍掉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途径。

与其他舆论监督形式互补

有人说,现在是网络时代,群众有呼声可以上网、写微博,可以打电话,报纸可能没人再投书了。这是推辞。网络是网络,电话是电话,报纸是报纸,职能部门是职能部门,各司其职。

近年来,《南阳日报》创新方式、方法,形成了报纸监督、网络监督、热线监督、与职能部门联合监督的“四位一体”监督,一般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敢于监督与善于监督、帮忙不添乱的大新闻格局。

譬如,网络监督:在市属第四媒体南阳网上开辟“书记市长留言板”栏目,与南阳市委、政府两办督查室联动,从网络上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接受投诉、举报,并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处理。热线监督:利用《南阳日报》市民呼叫中心热线63160000及市长热线12345,架设了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的新桥梁。一年来,共受理群众有效电话12995件,内容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交通、文化教育、供水供电供气等方方面面。经梳理转递相关部门5980件,转办办结5860件,转办办结满意率95%;经筛选见报498条,见报后部门处理反馈解决460件,反馈满意率达92%。与职能部门联合监督:与南阳市“转、正、提”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办“转、正、提”舆论监督岗,结合与市服务带动办公室联合开展“提高效能推动发展”系列热线活动,全天候受理群众对部门服务效能情况的投诉和建议,由南阳市服务带动办公室督促相关部门处理,《南阳日报》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对于群众反映情节较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典型问题,派出记者和南阳市服务带动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进行明察暗访,并将采访情况公开报道或以内参形式报南阳市领导阅示,加大了“转、正、提”活动媒体监督,收到了较好效果。

这些舆论监督形式都很必要,效果都很好,如果加上《读者来信》专版的舆论监督就更加完美了。因为《读者来信》专版常设,有着固定的栏目和读者群,时效性强了可在任何版面上进行舆论监督,如以上诸方面,而日常监督就由《读者来信》专版“细火慢炖”。

要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

地市级党报的版面改革浪潮,可谓是一浪高于一浪。扩版、增刊、办子报,上彩印设备、印彩报,这种竞争很明显就是争取读者,扩大发行量。笔者认为,重视党报的群工工作,开办《读者来信》专版,有效地为群众服务,将极大地促进办报质量的提高,并通过在读者中树立党报形象,而赢得更多的读者,这也是一种竞争。

《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专版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从1987年1月3日起由一个传统栏目扩展为专版,至今已走过20多年。无论是专栏还是专版,几十年一以贯之的《读者来信》版似乎已成为《人民日报》的标识之一。有读者为党报多年来一直保留这样一块园地而“向《人民日报》敬礼”,这份真诚与信任既令人感动也给媒体动力。近年来,《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专版进行了改版,即由记者来写变为读者来写,在栏目设计上第一次使用了“公民”二字。“公民论坛”作为表达民意的重要窗口,努力提升的不仅仅是数量。每期至少两篇的“公民论坛”,为更多人提供了表达意见的平台,《纸糊的监管是糊弄百姓》、《给政府公祭立个规矩》、《政府听证会 岂能“逗你玩”》、《不能让“黑色 GDP”在乡村蔓延》、《先进名单里领导太多了》等都是直抒胸臆、针砭时弊之作,体现了公民的良知与责任。

1956年1月1日,在《解放军报》创刊号上,《读者来信》专版与这张报纸一起诞生,第一时间和读者见面。岁月长河,奔流不息。无论是之前的《读者来信》,还是更名后的《读者之友》,这个专版与《解放军报》读者的密切联系和深厚情感,从未中断,一直延续。

2007年改版后的《南方周末》评论版设置了“读者来信”、“少年中国说”、“乡村!乡村!”等评论栏目,专门刊登不同民众的信息、观点和意见,以期吻合“一个国家,多种声音”的理想状态。“读者来信”主要是对已经见报的新闻报道、评论和往期读者来信的回应;《南方周末》也会对部分来信进行回应,与读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深圳晚报》与读者同声同气。其以读者为本,重视读者来信,珍惜一张报纸与读者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真正做百姓灯下客;用读者喜爱的语言表达,抱着阳光的心态,本着内心的真情,依据确凿事实阐释观点,给读者提供批评社会不良现象,行使民主权利的空间;能与读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借助读者的关注度和热情办好读者喜爱的报纸,并与更多的读者结缘。

《河南日报》高度关注民声民意民情,每周有《舆论关注》、《民声民情》、《乡情民声》专版,并针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趋势,开办了每周两个专版的《焦点网谈》、《网上民生》专版,充分反映民生民意民情,很受读者欢迎。

党报《读者来信》专版是读者喜欢的板块,《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大报至今一直坚持正常与读者见面,地市级党报就更应该恢复办好《读者来信》专版了。至于说在新形势下《读者来信》专版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俨然是另一话题了。

猜你喜欢

专版南阳舆论监督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海门市五港幼儿园专版
特别专版
“奥运专版”今日推出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