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聚转型“量”“质”并举

2012-01-28周跃荣

浙江经济 2012年3期
关键词:特色企业发展

□文/周跃荣

产业集聚转型“量”“质”并举

□文/周跃荣

加快产业集聚,实现集约发展,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桐乡以传统块状经济为依托,通过对块状经济的规划、引导、提升,培育了像濮院毛衫、崇福皮草、洲泉化纤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然而,从发展现状看,桐乡产业集群还存在集聚规模偏小,集聚效应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偏低;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偏少,辐射带动内力不强等不足。可以说,依然是粗放的、低端的集合,产业融合度、整体竞争力仍有待提高。加快桐乡产业集聚转型步伐可以说刻不容缓,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工作。

——在基本目标上,要坚持传统产业现代化和新兴产业壮大两手并抓。块状经济是桐乡的特色和优势,新兴产业是推进工业经济转型重要内容,但目前块状经济总体上还处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初级阶段,新兴产业也是初具规模。要坚持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并重,从基于廉价原材料和低价劳动力的竞争为基础的低端道路,进入以创新、质量和市场应变能力等为基础的高端竞争轨道,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发展方向上,要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机构是否健全,将直接左右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合理的金融、科技、物流等服务平台建设,高效的会计、审计、法律、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发展,能激活并优化配置各类产业要素,降低非再生性资源的消耗和交易成本,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利润源。

实现产业集聚转型,应该推进产业集聚,做好“量”的文章;促进产业升级,做好“质”的文章

——在基本路径上,要坚持利用内外资和扶持本地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必须坚持依靠内源性经济和外源性经济的双轮驱动,一手抓环境优化,筑巢引凤;一手抓政策扶持,做大做强。既要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优势产业继续保持和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又要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对产业升级的推动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要实现产业集聚转型,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推进产业集聚,做好“量”的文章;二是促进产业升级,做好“质”的文章。具体是要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要注重集聚发展。一是加大平台建设。制定完善各大平台的发展规划,明确各自定位,制定分类引导、重点突出的扶持政策;要在用地指标、资金保障、电力供应上向五大平台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土地利用指标的统筹力度,加强对镇、街道工业用地指标的审核与控制,将有限的土地指标向“五大平台”集中,集中资源主攻重点方面。二是促进企业联合。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构建合理的产业体系,确保大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要从企业“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建立战略发展联盟,提升区域产品竞争力和话语权。三是促进要素集聚。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加快提高企业家素质,增强企业的再次创业能力;要注重内外资的平衡引进,加强银企结对合作,重视引进外地商业银行,加强企业上市工作;要加快集聚先进生产技术,注重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和自主研发有机结合。

要注重特色发展。一是产业求特色。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产业导向目录,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好新能源、新特材料、机械制造、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传统特色产业,使特色产业更具活力、更富魅力。二是企业求特色。要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多角度分析现实基础,明确创建目标和发展重点,落实工作措施和保障体系,形成特色化发展合力,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百年老店”。三是产品求特色。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快开发特色产品,要引领时尚潮流,尤其是毛衫针织等产品更要把握和引领前沿时尚元素;要坚持品牌带动,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实现由产品制造转向品牌创造。

要注重创新发展。一是科技创新。瞄准行业技术前沿,通过提供原始性创新供给,拓宽企业自主创新思路,着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建立区域创新平台,完善市级科技孵化中心,让初创企业经过2至3年的科技孵化都能独立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技术指导中心和服务平台建设,重点解决行业发展共性难题,为整个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制度创新。完善的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契约制度和企业人格化制度等方面内容。作为政府,要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公平竞争、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三是管理创新。着眼培养企业家精神,加强对企业家特别是新生代企业家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增强战略管理能力、经营决策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

要注重集约发展。一是节约集约用地。一方面要从建设项目中“抠”地,严把项目用地“入口”关,从严管严查中“挖”地,挖掘土地利用最大潜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体系,以土地亩产论英雄,追求单位用地的投资密度和产出率,对现有工业企业土地产出率进行考核,以提高单位土地的使用效益。二是推进节能降耗。坚决扭转传统产业对资源的高度依赖,依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严格执行耗能行业准入制度。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实行内外部保障一起建立,软硬件环境一起创设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大力推广中水回用、余热回收、废料回炉、废气回流等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方式,重点建设好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

桐乡市发展和改革局)

猜你喜欢

特色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